分享

按摩疗方法——之六感冒

 zltzltzlt 2017-05-21
  1. 感冒
    【诊断】感冒是由内外二因结合而成。内因为正气不足,外因主要为伤于风邪及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常表现为喷嚏、流涕、鼻塞、怕风、发热、头痛、咳嗽、高热、身酸痛、咽痛、乏力。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苔薄白润,脉浮紧有力。
    【开方】风寒感冒,治宜散寒祛风解表,风热感冒,治宜祛风清热解表,风寒夹湿,治宜祛风散寒。治愈为止。
    1、针刺液门穴法:取穴时应避开可见的浅静脉,用1寸毫针顺掌骨间隙刺入0.5~1寸左右,捻转数次,一般取单侧,10分钟后效果不好加刺双侧。留针15~30分钟。按液门穴具有清热、解表、调和表理的作用。
    2、大椎穴刺血拨罐法: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局部2~3下,立即在刺针部位拨火罐,以患者自觉症状消除,决定治疗次数。按大椎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的作用,可治在表之热邪。
    3、按摩:
    (1)开天门,即术者立其前,两手扶住其头部两侧,并用两拇指脂腹从印堂穴处交替向上推入际,力量稍重,但不影响推动,时间约半分钟。
    (2)上法完毕后,紧接着又用两拇指交错地在前额横向作往返推抹,力量要求同上,时间1分钟左右。完毕再用两拇指腹分别按揉左右两侧太阳穴,以有轻微的酸胀感为度,约半分钟。
    (3)术者立其后,用屈指点法点按其两肺俞穴,以有较强的酸胀感并能耐受为宜,每穴半分钟。
    (4)术者在其后用两手分别拿住其双肩,并用两手的食中指并拢,按揉其双侧胸部的中府穴,使轻微的酸胀感保持1分钟左右。
    (5)用一手掌在其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作往返摩擦,擦时从上往下,并以皮肤微红且有热感深透为度。
    取穴:(1)液门穴,位于手背部第四、五指之间,当握拳时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即为本穴。
    (2)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病人正坐低头,项后脊背最上方有一突起椎骨,即第七颈椎,该椎骨棘突下凹陷处即上本穴。

    附件文件:

    中医四诊辨证仪问世!辅助诊脉开方成为现实!
  2. 临时

    临时声名远扬

    大椎穴刺血拨罐法: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局部2~3下,立即在刺针部位拨火罐,以患者自觉症状消除,决定治疗次数。按大椎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的作用,可治在表之热邪。

    风寒感冒这一方法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