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法之研究 | 领读笔记《中国书学浅说》(3)

 用口叟 2017-05-21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局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帮主按:

这本书,目前领读至此,很不乐观,阅读量创了历史的新低。我扶着墙哭完后思考了为什么,可能的原因大致如下:

1.枯燥,没有趣味性

2.太基础,太常识

3.没什么用处

4.看不到独特的见解

5.老生常谈的话题,听都听腻了

6.以上都有

鉴于此,我决定调整一下领读方式,将客观的解读结合主观的感受,这样或许不浪费每天只有一次的推送权限。



笔法之研究


这一章,作者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执笔法,笔法如何传授,以及古人对用笔的一些比喻的解释。


对于执笔法来说,前几天,本帮转载了一些当代名家论述执笔的言论,一些读者反馈其实没那么严重,好写就行,没必要纠结“筷子怎么拿”。从实操的角度来讲,似乎是很有道理的,但奇怪的是古人对如何执笔一直在探讨。


比如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说,学书法就得先学执笔,并且对不同的书体执笔多高具体到了几寸几分,曰:“真书去笔头定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定三寸一分。”假如古人写楷书前,用尺子量一下二寸一分的距离,然后再执笔,那么很有可能现在是文房五宝,而不是四宝,因为尺子成了必需品。(难道镇尺的真实作用是辅助执笔?)


清代铜尺


古人说的数字,不见得要泥于其言,我认为这句话大致的意思就是,写正书执笔要低一些,便于稳当控制,写行书要再高一些,需要一些灵活性;写草书就再高一些,方便转运。事实上也是有道理的。


在此基础上,卫老师还总结出七种运笔的情况,各有优劣,比如说,有人心里是着急的,但运笔缓慢;也有人心里不着急但行笔很急躁;还有一种人执笔很低,但指上无力;有一种人心和手总是不能达到统一,心里想的手上写不出来;再有一种人运笔不对,就是意后笔先,都开始写了,脑子里面还没概念;最后一种就是笔先意后,是很不错的。


这几种情况,诸位估计或多或少有过体验,比如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写不好,比如心里想着遇到的窝心事儿,往往也写不好。这两种最典型,前者是训练的问题,后者是心境的问题。


大量的书写,会让手上的肌肉产生记忆,于是对毛笔的控制力会逐步增强,心中所想必然能够表现出来,所以我们缺失的是日常性毛笔书写的环境;对于心境的问题,似乎孙过庭讲过“五合五乖”,心情不好,就别写咯。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讲,心里最平静的时候,写的效果最好。



卫夫人对执笔的论断也成了后人讲执笔的基础,这本书中引用了元代的陈绎曾所讲述的执笔法,包括了手法,腕法和指法。(给陈绎曾赞一个——搞理论,会结构化分析还是很容易出成绩的。)


其中手法主要是讲手掌要虚,手指要实的道理,腕法就是描述了枕腕,提腕和悬腕的动作要领,枕腕要以左手枕右手腕,提腕要悬肘虚提手腕,悬腕要悬在空中才最有力。其实核心都是两个——灵活和稳定。


陈绎曾对于指法的描述,非常详细,曰:“擫,捺,钩,揭,抵,拒,导,送”八法。这个其实就是后来的拨镫法(书中讲,拨镫法是后主李煜总结出来的,可见李煜的才华以及涉猎的广度深度,一点都没有给徽宗丢脸!)



这八法我看了半天,觉得还是后来人总结成五指执笔法的“擫、押、钩、格、抵”更直观简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之前发过的文章《书法高手都怎么执笔,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或《书法高手都怎么执笔,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二)》都有详细讲述。


说实话,指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初学阶段懂得用指,会比别人的控笔能力高一个段位。就拿“擫”法来说,大拇指第一关键与笔杆贴住,在行笔的过程中,很多的点画是通过大拇指的来回摆动实现控制(比如竖),因为这时候,手腕是固定的支撑点,大拇指是灵活的摆动点,这样写出来的线条,不会飘,且能写出来速度,不信你可以试试。


唐代韩方明《授笔要诀》中讲述了徐璹对执笔的看法,认为执笔在于方便和稳固,用笔在于轻快稳健。但轻需要沉稳,便捷需要涩势,也就是所说的藏锋。如果不涩,险劲就不合理,太流动就易浮滑,浮滑就是俗笔。执笔会影响用笔,学书法不可不知。



高明的书法家不是很喜欢直白的描述笔法是什么,对于笔法,他会有两种方式教你,一是让你看他怎么写,二是告诉你多写就行。这样是老师我也经历过几位,而且这样的方法确实有效果。多写,你对毛笔的控制能力提高,提高到能写出想要的任何形状的线条,然后你要看高手怎么写,再去纠正自己。


因此,在古代,笔法成了不传之秘,没有录像,且名师就那么几位,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看到名家挥翰的场面,就像现在我们看到《兰亭序》也只能推断出其如何用笔,而王羲之到底怎么写的,谁也不知道。所谓掌握笔法的人只有二十三位:


汉代的蔡邕将笔法传授给了崔瑗(yuan)和他女儿崔琰,崔琰传授给了钟繇,钟繇传给了卫夫人,卫夫人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传给了王献之,王献之传给其外甥羊欣,羊欣传给了王僧虔,王僧虔传给了萧子云,萧子云传给了智永,智永传给了虞世南,虞世南传给了欧阳询,欧阳询传给了陆柬之,陆柬之传给了侄子张彦远,张彦远传给了张旭,张旭传给了李阳冰,李阳冰传给了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


唐以后,古法无存,人们开始了千年的误读和推理。慢慢的,绞转的笔法,后来让提按代替了。


关于笔法,这一章的内容确实对执笔论述很多,而对笔法本身没有多少具体的讲解,比如说到“使转”,作者推荐了让看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而已,最后讲解了“折钗股,屋漏痕,锥划沙,壁坼(che)”是怎么回事:


  • 折钗股的指的就是曲折的线条自然,圆浑而有力;

  • 屋漏痕值得是横直相倚,均匀藏锋的线条;

  • 锥划沙说的是起收笔没有痕迹;

  • 壁坼说的是没有刻意安排的技巧。


诸宗元认为善书者自然能够领会这些意喻,不必泥于古人所说。在我看来,过去传统的书家多对笔法认为没什么可讲的,会执笔运腕运指,天天提笔写字,终究会掌握毛笔如何使用。因而他们对于结字的研究更多一些,最典型的比如启功先生认为结字比用笔重要的多。



我在想,高级一点段位的书法是应该在结字上思考的多一些。用笔千古不易,写多了自然会掌握,比如如何写一横,毛笔无非起行收那几种方式,而如何组织这些横竖撇捺,似乎除了熟,还得新。所以,几千年的书法史,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部结字风格变化史。


同样的,《中国书学浅说》这本书里面,对结字技巧也是大篇幅的详细讲解,下期,我们开始领读结字的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