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化用苗新变化,这些“潮流”你跟上了吗?...

 W平静心 2017-05-21

来源:苗木宝资讯

众所周知,苗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下游产业,始终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变化而变化。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环境下,我国园林绿化也逐渐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绿化空间不断扩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从“基础绿化”到“见缝插绿”,再到现在的“空中借绿”。既从侧面反映了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绿化饱和度,也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绿化方向的一种可能性。

现阶段,城市绿化建设趋向于扩展绿化空间。空间绿化形式包括阳台美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主要形式,还有其他如立体花架、立体花墙等新型绿化。这些扩展空间的绿化用苗为抵御市场风险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园艺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大花市场低迷小盆栽兴起,不少大花商户转战小盆栽市场,填补了花市转型断档。

生态修复逐步加速

无论是城市绿化、湿地建设还是山体绿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近几十年来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得人们更为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自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众,坚决抗污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普遍共识。

由于人们在追求更好的生活空间时,往往会不经意间对其他空间造成新的影响。因此,如何将人类需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成为生态修复的最佳途径,而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正好开辟了这一道路,是“旅游+保护”的双赢。

苗木选择更具弹性

受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未来可能受欢迎的苗木品种都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要扩展城市绿化空间,选择上就会倾向于更具“弹性应用”的植物,它们具有以下几种特性:株型较小、易于造型、养护简单;其次,湿地公园主要是以水为主题的公园,这类植物必须具有亲水性,一些能净化水质防治水污染的水生植物无疑成为上选;再次,森林公园、生态屏障的建设离不开大批量的常规植物,会需要不少当地乡土树种。

功能性树种不乏市场

耐旱节水

由于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苗木的耐旱性在造林绿化中一直是倍受重视的。随着“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的提出,苗木是否可以少浇水,甚至不浇水更成了用苗方考虑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面积大,苗木能否节水、耐旱是第一要求。选择耐旱性强的绿化苗木品种来发展,方向不会错。

耐盐碱

我国有9913万公顷的盐碱地,约有100个城镇有盐碱地分布,在盐碱地治理开发的热点地区,耐盐碱苗木在苗木市场上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份额。利用这些盐碱地进行绿化种植,不仅能够扩大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还可以改良土壤、扩大耕地面积、消除盐害,促进农业生产。因此,推广使用耐盐碱花木产品是一个永恒的大市场。如果苗木在耐盐碱的同时,还能耐干旱贫瘠、耐水湿、耐粗放管理,将更能赢得用苗方的青睐。

抗污染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空气质量不断恶化,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现象频频出现。而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滞尘等功能的植物对抵抗雾霾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大力培植抗污染苗木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这些功能树种中,乡土树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也从侧面印证了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应该是苗木生产的一个不变法则。

免责申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