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燃冰可能带来能源革命

 lccdclzw 2017-05-22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海底与冻土带中的固态天然气。形成条件有三:一、0—10度气温,二、大气压强30帕以上,三、有甲烷产生气源(远古动物尸体活海中鱼类尸体被甲烷菌分解也可产生气源)。综合以上三个成因,全球可燃冰储存量大概相当于空气中甲烷气体的3000倍。仅中国国土内估算的可燃冰存储量就可供现有需求使用200年。全球储量更是达到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史现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等三十多个国家都处于发掘可燃冰技术的领先国家。此次我国实现的是长时间开采可燃冰技术,这种长时间开采技术是全球首次实现的技术,是具有改写人类能源历史的划时代意义。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谁能引领新的产业革命与谁能开发出新能源具有同样的战略意义。谁能引领新能源的使用,代表着谁能引领新的世界经济,改变新的世界格局。如果可燃冰这种新能源改变了世界格局,那么中东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世界战略资源目光会从中东移开,转而注意南北极与各个大洋。由于可燃冰分布的比较散,定然会换来相当长时间的世界和平。因为现代战争打的其实就是资源战争,如果资源分布不再那么集中,那么也就不会有热点地区争夺能源的集中摩擦,多会转向国与国之间的边境摩擦。

    俄媒称可燃冰成中国王牌: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2017-05-20 00:30:0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俄媒称,5月18日中国宣布了一场新革命——碳氢化合物革命。

    据《俄罗斯报》网站5月18日报道,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信息,中国石油专家在全球首次从南海海底开采出“可燃冰”。这种天然气水合物本身不是“革命性的”,其丰富的储量遍布全球。但迄今为止没人下决心开采它。原因很多,包括技术和经济因素。

    我们开采成功,其实本身已经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已经成熟。通过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我们可以逆推可燃冰的开采过程:一、加温,使可燃冰气化,抽取天然气。二、控制气压,使可燃冰气化,抽取天然气。三、开采出可燃冰,使取出的可燃冰气化。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求开采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必须相当高,这样才具备开采可燃冰的技术条件。陆上开采可燃冰还算相对容易,可海上开采需要应对复杂的海上气候和海低水文条件。可燃冰并不是沉积在海床上,而是要向海床下继续开采。我们的钻井平台不止要深探入海底,还要向海床以下继续下探,才能探测到可燃冰的存在并进行开采。就整个南海海域而言,只有中国具备这种工业科技能力,也意着南海地区还是需要共同开发,才符合各方利益。

    “有专家认为,从科学到技术创新要经历知其然(发现现象)、知其所以然(理论理解)、造其然(技术上可行)、利其然(经济上可行)的4个阶段。中国这次突破的意义,就是让利用可燃冰达到了 造其然 的阶段。”袁岚峰(中科大副研究员)说。

    我国已经有了成规模的的天然气市场,又有了开采可燃冰的技术,现在需要做的只剩如何压低成本和如何规范可燃冰开采程序。将可燃冰开采的风险控制住才叫真正的能源革命。

    可燃冰是主要成为为甲烷,因此开采可燃冰还是具有一定风险,如何将这一风险降到可控,如何降低开采成本,需要开采技术的升级。而我们今天既然已经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之后的路会更好走一些。

    因此,中国预计2030年才开始投入可燃冰的商业开采。十几年的时间除了提升科研技术的提升与管控风险的研究,同时也是为了整合南海周边国家,创造一个和平开采环境。

    可燃冰的持续开采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对于我国的民族复兴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不止意味着中国在外部阻挠势力的时候是否还有底牌,更意味着是否会引领世界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人类历史发展经过了火的文明、畜力文明、蒸汽机文明、电力文明、用核聚变的文明。每次人类使用能源的提升都带来文明的提升。可燃冰会否引领新的文明诞生?我充满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