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仕女造型:手姿指式

 禅艺惜霜 2017-05-22

文章转载自国画艺术


古代仕女画造型,极重视手姿指式的塑造与刻画,古代仕女画中许多情节与寓意常借其手姿指式来隐示,是体现仕女心灵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仕女画很重视手姿之刻画,特别强调情韵与贯气,使所塑造的手姿充满着情感与美感,从敦煌壁画及古代仕女画名作分析,历代仕女手姿造型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与特点。
一、魏晋、南北朝阶段:这阶段特点是手造型不够严谨,掌不画肌,指不画节,一线贯通,因其强调顺气相贯,仍不失优美之情韵。

二、唐宋阶段:这阶段特点是强调神韵与圆厚,其造型强调手腕圆润,手掌温厚,手指饱足,形成丰肌而有弹性之情韵。宋代手姿结构更严谨而舒美,手掌手指之伸、合、曲、翘变化多而优美,更体现仕女手姿之柔曲、纤长灵动之神韵。可说唐宋手姿是传统之精华。

三、元代阶段:这时期手姿强调丰匀刚健,虽有力度但较板拙,缺乏仕女柔美神韵。

四、明清阶段:这时期手姿较纤长瘦弱,尖长指甲及细平肌线,显得手姿干瘦生硬。

塑造古代仕女画的手姿,要继承与汲取传统的造型特点,着力刻画其细腻丰润与韵感。通过掌与指之伸、合、曲、翘等造型,来体现仕女的心灵意向和娇柔风韵,按传统“起、承、展、蓄、收”之手型亮相,加以夸张,强调常化,达到“柔曲圆浑、静中见动、不温不火、含情示意”之传神效果,才能达到“手授意,指能语”的艺术效果。

(一)历代手式演变与特点

历代手式造型特点:历代手式造型演变,可供塑造古代仕女手姿借鉴,特别是唐、宋两代手式造型,是传统仕女手式之精华。要默识于心,造型时才能潜移默化。


宋代手式特点:宋代手姿结构严谨,掌指变化多而舒美,掌与指之伸、合、曲、翘皆含韵示意,是学习传统仕女手式造型之基础。多临摹默识,就能触类旁通,塑造传统仕女舒美之手式。

(二)掌式八型

  • 穿掌:这类掌式如执物穿执之意,造型时手腕要柔曲竖曲,掌宜平舒缓动,指要曲翘相应,要体现动势,要强调节奏韵感。

  • 扬掌:这类掌式如挥指言志之意,造型时手腕要斜竖柔回,掌宜挺直分曲,指要伸摆抒扬,要体现动中寓静之意,要有节奏韵美。

  • 分掌:这类掌式如分抒示意,造型时手腕平舒自然,掌宜圈弧相应,指要伸曲有节律。要动中有韵,才能耐味。

  • 立掌:这类掌式如持意示语,造型时手腕宜竖立回动,掌宜向背分立,指要参差曲合,形成节奏与律感。


  • 盖掌:这类掌式如托物相盖之意,造型时手腕宜柔和弯曲,掌宜平伸舒展,指要回动翘合,体现欲盖欲展之韵,才能耐味。

  • 抱掌:这类掌式如回抱示意,造型时手腕宜弧曲相持,掌宜回抱相应,指要拢合曲翘,体现自持自问之势。

  • 切掌:这类掌式如挥切决断之意,造型时手腕宜平伸回合,掌宜肯定回合,指要波曲并合,体现断然生意之韵。

  • 撩掌:这类掌式如撩物分述之意,造型时手腕要柔和平伸,掌宜舒缓分立,指要点按示意,要动中寓静,求取韵味。


(三)指式九态

  • 摆指:有并合摆动之意,并合宜有分有合,摆动宜婀娜自然。

  • 轮指:有圆合拢集之意,圆合宜回曲相应,拢集宜展合自如。

  • 玉兰指:有如玉兰分瓣之形,有持抒伸曲之意,伸曲要翘展相应。

  • 抖指:有抖动摇曳之意,抖动宜参差相应,摇曳宜盈动含蓄。

  • 撩指:有撩起分述之意,撩起宜轻抒柔动,分述宜蟠曲自然。

  • 荷苞指:有思而待述之意,欲言欲止之态,指如含苞待放之式。

  • 展指:有展伸抒言之意,展伸要曲合有致,抒言要静中寓动。

  • 并指:有并合示心之意,并合要平舒雅致,示心宜轻柔含蓄。

  • 握指:有羞怩含情之意,羞怩常两指相抵回应,含情多握指回掌。


(四)传统手姿型式

手姿造型运用:传统仕女画手式,不能仅停于实形模写,要汲取传统造型特点,强调细腻丰润、抒美含韵,要与体姿动势回应,体现持物与动作的意向,求其抒美、节奏与韵感,才能生动耐味。





关注工笔画底稿商城:

工笔花鸟、人物、山水等底稿齐全并有小彩图考

并且定期更新

原打印好的白描可直接過稿

适合练习勾线或者节省起稿的画友。



微信:工笔画底稿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