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在长期的中医临床中总结和发现“习惯养成体质,体质形成性格,性格影响体质,体质和性格决定健康与疾病;体质和性格决定疾病的转归”。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疾病,在治疗中仅靠药物而不改变生活习惯,是绝难治愈的。因此,不少良医常叹道:“治了病,治不了命!” “命”即命运。命运是由性格所决定的,性格来源于先天禀赋和后天所养。先天禀赋是父母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所养形成的;后天所养即日常的生活习惯。日常的生活习惯养成了体质、形成了性格、决定了一生的健康和命运。由此可以看到父母和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多么重要,“习惯决定命运,习惯主宰一生”。父母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不是金山银山,而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医生给病人的财富不是解除病痛,而是帮助病人找到产生病痛的原因,指导病人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让病人学会防病,养成健康的体质,受益终身。 有关“习惯与性格”、“性格与疾病”的研究报道很多。我在网络中搜集了几篇转载如下,相信您读后会受到启发,同时也感谢文章的作者。 一、性格与疾病的关系 既然世界上没有重样的人,也就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就连表面上长得差不多的双胞胎,性格也往往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性格来自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生活经历,由复杂的心理构成,是一个人心理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 也正由于人类性格的太多样和太复杂,人们出于研究、交往和表述的需要,常把各种人的性格合并同类项,加以典型化和类型化。 比如经典作家就喜欢将人物性格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智多星型、猛张飞型、奸曹操型、水性杨花的潘金莲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型……心理学家则把人类性格划分成几大类,有的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有的分成“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有的根据社交素质分成“优越外倾型、失意外倾型、进取内倾型和自卑内倾型”。还有人将现代人的性格分为“管理型——感情外向,开朗活跃,人际关系好,情绪稳定。行为型——富有进取心,容易急躁,人缘差。平均型——不善交际,但适应性强,遇事想得开,心宽体胖。安定消极型——稳定,孤僻,内向,反应迟钝,耽于幻想,常处于被动状态”。 最厉害的就是医学家,他们将人的性格跟疾病联系起来,如美国的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总结出一种“冠心病性格”。其特点是:性情暴躁,争强好胜,心绪波动大,常怀戒心和敌意。这种人醉心于工作,总觉时间紧迫,行动快,效率高,却又缺乏耐心。中国的癌症治疗专家谢东泽指出:“癌性格”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癌基因从“癌”到“症”的催化剂,不良情绪是癌细胞最有效的培养液。“癌症的发生80%与环境因素、个人经历的内心冲突以及性格特征有关,性格癌症有可能引发身体癌症,身体癌症反过来又加重性格癌症。” 什么是“癌性格”呢?谢东泽归结为:孤僻、抑郁、多愁善感、好生闷气,自我体验深刻却不愿意表露;沉默寡言,处世冷淡;心胸狭窄,常钻牛角尖,容易记仇;易躁易怒,忍耐力差;看什么都不顺眼,有外人就跟外人闹别扭,没有别的人就跟自己闹别扭。这就是典型的“癌性格”。再具体点说,抑郁好生闷气,并常常带气吃饭或酗酒就易患胃癌;长期处于失望自卑中的女性易患宫颈癌;压抑不得释放、经受克己情绪折磨者易患肺癌;怒气难以自制,又常常压抑愤怒,易患乳腺癌…… 很少会有人把“癌性格”的诸多特征都占全了,顶多就是占上一两项或几项。再说谁愿意生来就有一副“癌性格”呢?有时一个人对环境是无能为力的,而长期生活在“癌环境”里,性格又怎么能保证不生癌呢?癌症本来就是近几十年才发现的,好像现代社会就容易培养“癌性格”。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不难,想改变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本性难移”嘛!但,“难移”并不等于绝对不能移,有人受强刺激会发疯,发疯就是改变。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遭受了重大的事变之后,性格会发生突变。这就看是不是轮到了那一步。据北京“抗癌乐园”的调查,检查出癌症后加重了“癌性格”的患者,早早地都死了,可谓越怕死,死得就越快。知道自己得了癌症,试着改变自己的“癌性格”的,相当多的“老癌”存活下来。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性格即命运。” 现代人时兴逼着孩子自小就学绘画,学弹琴,学外语……能有条件多学一点东西未必不是好事。但,学什么都不如让孩子养成一个优秀的性格。爱因斯坦有言: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性格的优秀,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来源:天津日报) 二、性格与疾病 人体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叫性格。从70年代开始,许多医学心理学家开展了性格与疾病的研究,并通过性格测量与疾病对照,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数据。例如:好胜心强、性格急躁的人易患冠心病、高血压。一味自怜、性格内向的人易患癌症等等。科学家为了便了对性格进行分类和研究,把性格分为五种类型: A型:具有这种性格的人,雄心很大,有进取心。但易急躁,对周围环境适应性较差,人际关系不甚融洽,他们的行为常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议论。 B型:具有这种性格的人,能力一般。但社交适应性较好,遇事丢得下、想得开,不耿耿于怀。 C型: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感情内向、好生闷气、反应慢、较孤僻、好幻想、情绪焦虑,极小生活事件便可引起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 D型: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感情外向、为人活跃开朗、善于交际、周围人际关系较好、有组织领导才能,所以又叫管理者型。 E型:这类性格的人,多具消极情绪,常逃避现实。 在这5类性格中,A型性格者最容易得冠心病。这已得到医学家们的公认。目前认为,A型性格不仅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预后也有很大影响。A型性格的人紧迫感和好胜心过强,当他们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时,容易发生恼火、激动、发怒、没耐心等所谓的AIAI情绪反应,此时通过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增多,使血压升高,进而加大心脏耗氧量,故极易诱使心肌梗死,导致病人发生淬死。 另外,A型性格和胆石症也有密切关系。最近国内学者研究后认为,约有80.5%的胆石症患者属A型性格。A型性格具有紧迫感可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脂、胆汁成分等发中异常改变,促使胆石的形成和发展。此外,A型性格特点所伴随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反应,可通过大脑皮质、皮质下中枢、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影响内分泌系统,造成胆汁各成分之间比例异常,这有利于胆石的形成。 在所有的性格类型中,属于C型和E型性格的人,具有患癌症的倾向。科学家研究后认为,不愿宽大待人,容易积怨饰非;一味自怜,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易与别人发展深厚友谊;自我意向甚差,总嫌自己不好;沉默寡言,不愿泄露愤怒,过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容易患癌症。例如:美国科研人员观察和分析了1300名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和健康状况后发现,凡同他人较疏远或易惹是非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患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如胃、胰腺、直肠、大肠、淋巴结癌等。上述调查结果还表明,那些性格抑郁感情不外露的学生患癌症的可能性比那些不强抑制自己感情的学生高15倍。联邦德国的一位心理学专家从1965年开始,对1300名居民进行了一项与上述内容类似的10年调查研究,结果也与美国科研人员的报道相仿。 另外,国外一些研究性格和疾病关系的专家还发现,某些疾病的发生常常同病人的具体个性有着密切联系,例如: 1、哮喘病人的个性:依赖、顺从、胆小、内向、自我中心、好幻想、缺乏信心、难以忍受挫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2、偏头痛病人的个性:工作总是要尽善尽美、死板、好争、嫉妒。 3、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个性:大多是被动、依赖、顺从、缺乏创造性、不好与人交往、情绪不稳,常有内心矛盾情绪涌现,害怕失去依靠,力求取得某种成就而又害怕受到挫折等等。
4、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个性:好整洁、办事有秩序、拘泥于形式、刻板、严守时刻、谨慎小心、服从、不易激怒、处理问题较理智、缺乏雄心、缺乏自信心等。病人的这些个性特点与其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这可能是对孩子苛刻严厉,或是对孩子溺爱、 5、慢性腰痛病人的个性:疑虑、精神抑郁的比例高于正常人。 6、关节炎病人的个性:过分自我小心,好自我牺牲,不敢流露反抗情绪,疑虑、癔病、抑郁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 7、过敏性皮炎病人的个性:常过分焦虑、被动、压抑愤怒,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能力,被怜爱、被同情的欲望强烈。 8、荨麻疹病人的个性:渴望得到情感,有罪恶感,自我惩罚等。 9、红斑狼疮病人的个性。多属施舍型人格,通常给予家庭的要比从家庭得到的多。当生活不如意时,常责怪自己。 上述列举的各种病人的个性不是绝对的,另外也很难明确地将他们划为那一种性格类型,但总的来说还是属于C型和E型性格的范畴(或是C、E两种类型性格特征的某一方面明显或是两方面兼而有之)。 从上面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分析中,可以看出,具有A型、C型和E型性格的人,容易患病,而其平均寿命也往往要比B型、D型性格人短。例如: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部门对上海长寿老人(大于或等于90岁)做了一系列性格调查,发现长寿老人B型倾向的性格占83%,其中倾向显著的占56%;A型倾向为主的占14%;而C型、E型性格则与长寿无缘。 为什么不良个性性格会导致疾病,有的甚至是十分严重的疾病呢?这是因为具有不良个性的人大多惯于压制情绪,不承认内心的冲突和焦虑,长期的情绪压力,会直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或间接经由内分泌激素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因而增加发生严重疾病的可能件。统计资料表明,93%的癌症和内科疾病患者的病因与病人的内向性格有关。 由此可见,改变不良个性,对预防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性格与疾病 如今,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人们在注意病原微生物致病的同时,不要忘记人自身的气质、情绪与个性的影响。不然,为什么在同一环境中,有人生病、有人健康,或甲患此病而乙却患彼病呢? 医学专家已经发现,不少病患者都有某些共同的不良个性。以心脏病为例,此类患者大多有较强的好胜心与竞争意识,急躁、易发火、爱冲动、人际关系紧张,被专家命名为A型性格(此型性格人尚易遭受糖尿病之害)。癌症患者呢?大多孤僻抑郁,好生闷气,朋友少,常尽其所能以取悦于周围的人,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精神濒于崩溃,癌症便降临其身,被专家以癌的英文名(Cancer)第一个字母C命名为C型性格,又称为癌性格。 继上述三种疾病之后,专家们又发现了不少与不良脾性有关的疾病。 高血压 哮喘 溃疡病 结肠炎 关节炎 湿疹 不良性格是如何引起疾病的呢?当然不是像细菌或病毒那样侵入体内,很快出现症状,而是通过间接途径,经过长时间的作用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以A型性格为例,人在激动时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物质升高,这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既能导致血管痉挛,使血液凝固性增加,加速动脉硬化与血栓形成;也可升高血糖,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影响胰岛素分泌而诱发糖尿病。医学上称之为“应激反应”。不良性格造成人体“应激反应”的频繁发生,引起内分泌紊乱,招致内分泌器官功能下降或病理变化,终致疾病发生。 生活中也不乏健康长寿者,其性格虽非十全十美。但比较起来要优越得多,美国科学家归纳为以下特征;愉快、安定、自信、进取、谨慎、坦白、满足、庄重、热心、乐观、豁达,既不像A型性格人那样过分争强好胜,也不像C型性格人那样低沉抑郁,谓之B型性格,最易与长寿结缘。调查资料显示,长寿者80%以上属于B型性格入,A型性格人只占11%,C型性格者更少。 说到这里,不难明白求取健康长寿的又一个秘诀,那就是修身养性,调整自己的性格,摒弃消极成分,增加积极成分,重塑一个我,使之与社会及环境充分适应,则长寿梦不难变成现实。 如何改变不良脾性呢?从心理学角度看,先天的遗传素质固然是性格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但其发展的趋向和结果则更多地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训练或环境影响,主要赖于社会实践。特别是有意识地对某些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有助于改善性格特征。举个例子,假如你较内向,发生内心矛盾或情绪紧张时习惯于独处闷坐,进而陷入压抑和焦虑,现在你已意识到这种个性对健康有害,不妨到朋友那里去把心里的话对信赖的人讲出来,及时发泄掉,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开朗起来,积极的个性成分逐渐占据优势,你的心理便“旧貌换新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