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医话》经方小方

 快乐export 2017-05-22

《经方》杂志

    第20170522期


黄煌经方医话

49


作者/黄煌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灵验小方偶记

医话(一)

  某区委书记,有糖尿病,频发口腔溃疡,开会间隙索方,嘱用黄连、肉桂,等量为丸,日吞服3~5克。月余后电话我,药后口腔溃疡即控制,且血糖值稳定。问可否常服?答曰:可。其人面黄唇红。

    老同学之兄,食道癌术后突发胃坏死,复手术,虽挽回一命,但吻合口难愈,卧病榻三月,邀往诊。其人有糖尿病,精神尚可,面黄,舌质暗,胃内引流管漏液甚多。嘱咐用生黄芪20克、肉桂10克,水煎胃管注入,5日后电告药后漏液明显变少,嘱原方续服。

    某老翁,脑梗半身不遂多年,苦便秘。其儿问方于我。嘱咐用制大黄、肉桂,按3:1比例研粉,冲服5克。三日后微信喜告,药后畅便,老人甚舒。嘱隔日服用。

    黄连肉桂,取自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的黄连汤和蛔厥专方乌梅丸,能除烦热、通阳气,能治失眠、腹痛、心悸、宿醉,且能止渴疗饥。面黄人瘦,有内热者宜之。

    黄芪肉桂,取自血痹专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专方黄芪建中汤以及治疗自汗的芪芍桂酒汤,能固表生肌,能通阳活血,创口久不愈合,非此配伍不可。

    大黄肉桂,取自治疗“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和解郁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药能通便泄浊,也能通阳活血,老人便秘、积食常用之,当今多见的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糖等见头昏头晕、面暗红腹胀满者亦宜之。

    方不在大,有证则名;药不在贵,适体则灵。此说诚然!

2015/3/12

牙周脓肿与甘草麻黄汤

医话(二)

 上周,我的牙周脓肿又发作了,连续两天服用附子理中丸。上周三开始,右边的下磨牙龈漫肿无头,疼痛绵绵遍及左侧头部,牙齿浮出,说话不小心咬到便痛得钻心,右腮肿,本来不白的脸皮变得暗红。周四天晚上又逢喜事,喝了点酒,回家便更觉疲惫。我冲了点葛根汤颗粒便上床睡觉,但右侧面部无法着枕,两小时后身上依然滴汗全无。我想这不行,必须发汗!便起身,抓生麻黄一把,生甘草一撮,放铁锅内,嘱咐家人翻炒几下,然后放水煎煮数沸后递我。药液麻、涩嘴,我只喝两口。因牙痛齿浮,晚饭没吃啥,又进食热粥一碗,便盖被躺下。不久,心率加快,心搏颇强,脉约近百,迷迷糊糊睡去。至半夜,浑身出汗如水,衣被尽湿,但让我高兴的是,牙痛也大好,只是无睡意,直到凌晨方小谁片刻。晨起精神好,但见右腮肿依然,不过讲话和吃饭已经无大碍。去北京开会和在海口讲课均顺利。

我用的是中医外科的温散法,方是经方甘草麻黄汤。甘草麻黄汤方载《金匮要略》,药仅麻黄、甘草两味,治疗浮肿无汗者。后世用麻黄甘草,炒至微黄,研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盅半,锅内滚一大沸,温服后盖被,不使透风,汗出为度。可治疗诸风寒感冒头痛,疔疮初起,风痹不仁,手足麻木,皮肤癣等。因起效甚捷,方名走马通圣汤。牙周脓肿,在我身上是属于阴疽之类,用清热泻火往往无效。我服用过黄连上清丸,腹痛便溏,人反而不舒服,用附子理中丸则腹内温暖,全身舒服。不过,牙周脓肿光温中不够,还需要温散,麻黄不可少。甘草麻黄汤发汗甚灵,我的亲身试验可以见得。发汗是现象,温散是实质。发汗的背后,有全身机能的振奋,有头面部血液循环的加速,这些都有利于深部感染的控制和吸收。外科著名的治疗阴疽的阳和汤,就是这种思路。

2010/12/13

小方芍药甘草汤

医话(三)

上周门诊上,有糖尿病的老Z高兴地告诉我,他烦人的夜间小腿抽筋消失了,方子很简单,就是芍药甘草汤:白芍药50克、生甘草5克。他说当天晚上服药后,这么近月来再没有发过。他连连说:这方真是神了!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抽筋是张仲景的经验。《伤寒论》上就说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而且起效快,说服药后“其脚即伸”。后世沿用,屡有验证。所以《朱氏集验方》竟改芍药甘草汤方名为“去杖汤”!

  脚抽筋是俗称,医学术语为腓肠肌痉挛。这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我曾发现一些肝病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脚抽筋,用芍药甘草汤及其加味方后,脚抽筋好转,肝病也得到控制。此外,有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急性发作、肺动脉高压、高粘血症等患者,也有类似情况。患者不仅有脚抽筋,还有下肢发凉、走路疼痛、局部皮肤发暗浮肿、脚底开裂等。所以,我在临床上也将脚抽筋及其附带下肢的症状作为使用芍药的一个指证。

  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其实也不仅是下肢肌肉的拘急痉挛,患者的腹肌也会表现的紧张。用手按压腹部,常常感到肌肉发硬。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挛急按之不弛”。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如《建殊录》记载:“云州医生祝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以为当有脓,刀辟之,亦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腹皮挛急,是指腹肌比较紧张。而腹肌的紧张,也往往提示其他肌肉也容易紧张甚至痉挛。含有芍药甘草汤的小建中汤,就专治腹中痛,《苏沈良方》说此方“治腹痛如神”。这种腹痛有何特点?仲景说的“腹时痛”“急痛”,也就是那种痉挛性的腹痛。所以,许多不明原因的脐腹部的腹痛,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或小建中汤。我治疗过敏性紫癜,常常用小建中汤,原因就是患者常有腹痛,而且是痉挛性腹痛。

    芍药甘草汤原方的用量是芍药甘草各四两,后世医家则常根据临床调整比例,如《朱氏集验方》调整为6:1,《伤寒论方解》调整为5:2至2:1,我常用3:1或6:1,老Z有糖尿病,顾虑甜食,所以甘草仅用5克,居然也有效。

   芍药甘草汤方小,但效果非常好,当然,前提是方证相应。可惜的是,此方在医院处方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原因就是方小。真是当今怪事!

2013/03/06

喜人的芍药甘草汤

医话(四)

   当她走进诊室的时候,我差点没有认出她来。她脸色红润,丰满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与一年半前相比判若两人。她,71岁,名x小妹,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2010年4月,因为肝硬化反复呕血、贫血来门诊。我根据她消瘦、大便干结、下肢经常挛急的特点,给予芍药甘草汤:白芍30克、赤芍15克、炙甘草5克。水煎,每日一剂。服用四月以后复诊,病情稳定,呕血未出现,贫血好转。以后,便仍守原方,加生麦芽30克。嘱其如果大便不成形,可以改为一剂药吃2~3天。如此一年多,她几次来门诊,都是此方。据她的相邻告诉我,这位老人本已做好寿衣,没有想到如此便宜的中药救了她的命,在当地传为美谈。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方,原治疗脚挛急,我则用于治疗有脚痛、腓肠肌痉挛、大便秘结的肝病患者。最初是治疗老同学的母亲,肝硬化腹水,每天晚上均脚抽筋,必须由老伴搀扶走路方能缓解入睡,十分痛苦。据此,我用芍药甘草汤加上鳖甲、北沙参、枸杞子等,居然脚痛缓解的同时,腹水也渐渐消退,患者存活了很多年。后来就试用于肝硬化,效果不错,主要表现为食欲增加、黄疸减轻、体重上升等。  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必须是有脚挛急、大便干结如栗的。这是使用本方的临床抓手。芍药是解痉药,特别是配上甘草后效果更好,张仲景不仅用于脚挛急,还用于腹痛,特别是那种阵发性的腹痛,所谓“腹时痛”。患者有以抽筋为主诉的,也有表现为腰腿牵扯疼痛,走路困难者,还有下肢酸麻不适的。同时,大便要干结,如栗状的更好。这是一种痉挛性的便秘。大剂量的芍药有通便效果,俗称“小大黄”。凭此指征,用芍药甘草汤就比较安全有效。

   我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肝硬化,往往白芍赤芍同用。白芍,传统经验有柔肝功效,对于痉挛性疼痛者为佳,比如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创有柔肝饮一方,即生白芍、生甘草、生麦芽。治疗胃痛。肝硬化患者多伴有胃痛腹痛者,此用白芍。赤芍药用于瘀血黄疸。据2002年3月7日《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北京302医院的汪承柏教授重用赤芍60克,治疗慢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病人见大量腹水高血清胆红素者,取得较好效果,并开发了赤丹退黄颗粒,成为国家三类新药。陕西中医药研究院郭教礼老中医也重用赤芍60克以上治疗原发性硬化型胆管炎。

    芍药甘草汤安全无毒,但大量服用,往往导致腹泻,可采用减量或饭后服用的方法。如X小妹一度服用芍药甘草汤后有轻度腹泻,减为一剂药服用3天后,大便就成形了。    我国肝病患者很多,转化为肝硬化者也不少,此时虽花费巨资,仍然难收佳效。中医治疗肝病经验丰富,良方许多,只要对症下药,不少患者是能够控制病情发展的。芍药甘草汤安全无毒,服用方便,而且药味少,价格低廉,是普通老百姓吃得起好方,特此推荐。

2011/11/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