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贴:冬病夏治话敷贴

 张大夫zz 2017-05-22
  “冬病夏治,伏天敷贴”是一项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并经数代名医的继承与发展下日趋成熟,以其简、便、易、捷、廉的特点受到患者的热烈追捧。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程度的以阳治寒,调整人体阴阳,使一些宿疾得以缓解和恢复,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同时,临床实践证实,有些冬病非常顽固,冬天治疗效果甚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伏天敷贴的最佳时间是7月-8月的中上旬。三伏天是以农历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十天后)为中伏,第五个庚日(再十天后)为末伏,均为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伏天敷贴使用辛温的外用中药材,如生姜、细辛、白芥子等敷贴于特定穴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腹泻等秋冬易发作的疾病。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以下三种人群最适宜伏天敷贴:1、呼吸系统疾病,如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咳嗽等。2、骨伤科类疾病,如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3、虚汗体质者,如怕冷、怕风、胃痛、腹泻、痛经及免疫力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但同时也有不适宜进行伏天敷贴的人群,如恶性肿瘤患者、患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者、糖尿病者、孕妇、带心脏起搏器者、严重高血压及严重皮肤过敏者等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伏天敷贴的流程及方法:1、针对不同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配方,加工调制成药饼2、儿童采用俯卧在治疗床上,成人坐卧在治疗床上3、将药饼敷贴于医生选中的特定穴位上4、启动敷贴治疗将药物中的有效成份从皮肤渗透入体内,治疗过程持续30分钟到2小时、不同体质的成人、儿童分别选用不同的方剂敷贴。那么我们疗程上的安排是:在每年的三伏天过程中,一般一周一次或两次,共治疗6周,三年为一个疗程。其中成人及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可延续数个疗程。

  伏天敷贴后的注意事项:敷贴后2小时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地吸干敷贴部位的水珠;一般做完敷贴后会感到局部发热或轻度发痒属正常现象;少数人贴敷后会感觉局部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也有些人会局部起水疱,如果水疱小,不需特别处理,但是不能揭皮也不要包扎,只在日常中尽量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即可,一般3-5天就会痊愈/如果水疱大,要到医院请医生给予适当的治疗,以免引起感染。在整个贴药的三伏天期间最好不要去空调房,不要吃冷饮及冰镇的食品,以防寒邪再次入侵体内,妨碍治疗效果。尽量不要进食辛辣海鲜牛羊肉等食物以免伤阴,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伤津耗气。

  2017年三伏的具体时间

  (中伏为20天)

  初伏: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