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末侯景之乱时,来护儿的世父为乡人陶武子所杀,吴氏常流着泪对来护儿提及此事。当时陶武子的宗族有数百家,厚自封植。来护儿经常想为世父报仇,正值陶武子家办婚事,来护儿遂找几个帮手,直入其家,将陶武子杀死,所有宾客皆被他的举动所震慑,不敢妄动。来护儿用陶武子的首级祭奠了世父。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九月,北周行军元帅韦孝宽等攻陈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隐姓埋名躲藏一年多的来护儿才得以回归乡里。 来护儿家住在长江北岸的白土村,地处北周和陈朝交界处,连年战事不断,也因此影响到了来护儿,来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大丞相杨坚受禅登基,是为隋文帝。为击灭陈朝,统一南北,隋文帝杨坚在开皇元年三月,即派宇文忻、贺若弼等镇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由于白土村紧靠江边,与陈朝隔江相望,所以贺若弼常派来护儿渡江侦察,并被授大都督,领本乡兵。又因破陈将曾永,授仪同三司。 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隋发起灭陈之战(参见隋灭陈之战),来护儿因功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江南自东晋以来,世家士族一直欺压寒门庶族。隋灭陈统一中国后,南方士族豪强因对隋实行的限制政策不满,便利用民间对隋欲移民关中流言的惊恐心理,乘机煽动叛乱。开皇十年(590年)十一月,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高智慧、苏州沈玄侩等均举兵反隋,自称天子,署置百官。蒋山(今南京钟山)李忮、乐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王国庆等,都自称大都督,起兵攻陷州县,反乱大抵遍及原陈属地。其规模大者数万人,小者数千人,互相呼应,残杀隋朝官吏。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隋文帝遂命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平叛(参见隋平江南之战),来护儿以子总管统兵隋杨素讨之。时高智慧(自称东扬州刺史)率部据守浙江(今钱塘江)东岸营垒,屯据要害,周围百余里,船舰千艘,遮盖江面,鼓噪而进。来护儿建议道:“吴人累锐,利在舟楫。必死之贼,难与争锋。公且严阵以待之,勿与接刃,请假奇兵数千,潜度江,掩破其壁,使退无所归,进不得战,此韩信破赵之策也”(《北史·来护儿列传》)。杨素纳其言,并命其率轻型战船数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袭,并焚烧高智慧后方营垒,使其恐惧不安;杨素则乘机率军从正面突击,大败高智慧军,高智慧逃于海中。来护儿率军追至闽中,平定余党。高智慧逃往闽、越。来护儿因功进位大将军,除泉州刺史,封襄阳县公,食邑一千户,赐物二千段、奴婢百人。来护儿招怀初附,恩威并施。玺书劳问,前后相属。时高智慧余党盛道延兴兵做乱,侵扰州境,来护儿连续作战,打败盛道延,迁建州总管。随后又与蒲山公李宽讨平黟、歙叛党汪文进,进位柱国,封永宁郡公。隋文帝嘉其功,派画工图其像。 开皇十八年(598年),来护儿奉诏入朝,赐以宫女、宝刀、骏马、锦彩等物,留留长子来楷为千牛备身,使来护儿还职。 仁寿三年(603年),来护儿除瀛州刺史,赐爵黄县公,邑三千户。不久加上柱国,除右御卫将军。在位其间,来护儿政绩出众,频见劳勉。 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再次被诏入朝,百姓闻后,依依不舍,致使来护儿多日未能境,前后上书挽留的人达数百人。隋炀帝对其说:“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北史·来护儿列传》)。除右骁卫大将军,不久迁左骁卫大将军。又改上柱国为光禄大夫,迁右翊卫大将军,进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 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至江都,对来护儿说:“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北史·来护儿列传》)。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还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