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湘西传统民俗文化教学视频

 步行d天涯 2017-05-22
揭秘湘西传统民俗文化教学视频
揭秘湘西传统民俗文化教学视频视频简介: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投资开发潜力极大。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有三大邪,其一为“湘西赶尸”,其二为“放蛊”,其三为“落花洞女”。

风土人情:

建筑特色

土家族住房多依山建筑,一般是长方形,三间,中为堂屋。房屋建筑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顶盖瓦;有的编竹为墙,茅草为顶。

湘西苗家房屋,前后出檐较大,堂屋门前有意留下一片空地,使堂屋门处两侧,檐柱与金柱之间,形成一个凹形“吞口”,大门退至金柱,左右两侧板壁装齐檐柱,从而,大门地面与阶沿连成一片,呈凸字形,苗家人称之为“籽蹬屋”。

饮食特色

土家族饮食以玉米、小米、荞子为主,喜吃酸菜和辣椒。

苗族的食物普遍采用腌制法,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喜饮酒,有着丰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饮酒风俗。

服饰特色

土家族男子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头,喜穿对襟短衫,多纽扣;妇女穿无领开左襟大褂,袖子短肥,下着八幅罗裙,裙上绣有花纹、图案,有的穿裤,裤脚有两三条花边;老人着大襟衣。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银饰最为普遍。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裤子较短,裤脚较大。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婚俗特色

土家族婚俗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哭的时间长,在离开娘家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哭嫁,《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

苗族走婚,客家叫私奔,但苗家的走婚却与客家的私奔不同,它既风趣别致,而又纯洁古朴,表现苗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反对包办的婚姻制度。苗族男女青年,是比较开朗的,他们通过走亲串友、赶边边场等活动,互相逐渐认识了,通过多次相交,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产生了爱慕之情,这叫“初交”。再通过一段的接触交往,二人的情意加深,于是就互相交心,私自订下了终身,这种私自订终身,是没有经过说媒的,也没有经过双方父母的同意。

民族节日

土家族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礼仪与禁忌

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23] 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苗族禁忌: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苗寨里尽量不要和已婚妇女套近乎;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招鬼)。

揭秘湘西传统民俗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