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临华人诗社~ 摘要: *这里没有耳熟能详的名篇,这里有的是被时间淡忘、偶而才会听过的佳句,但已记不起是出自哪里。现在用心呈现出来,来一起感受、体会。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作品足够优秀,也可投稿。但须附带作品赏析。 *投稿邮箱:windmillxj@163.com 兰陵王·柳 北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解析:随风巽 “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首见于周邦彦词。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京华倦客:作者自谓。京华,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师,有厌倦之感,故云。 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梨花”句: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 寒食: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以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 凄恻:悲伤。 津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 作品赏析: 古人有折柳送别之意,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与《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而在此词中“应折柔条过千尺”,更是道出了折柳相赠的习俗。 统观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题虽为柳,实则为对友人无限之情怀。全词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华夏文人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