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牛养殖业应从粗放型转向规模化

 九歌珍藏阁 2017-05-23

  近期国内奶农“卖奶难”问题,有乳品专家认为,这应该是中国乳业在提挡升级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凸显了国内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奶农唯有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粗放型养殖应转向规模化


  广东一位乳制品进口商说,“中国整体农业技术比较落后,奶牛的养殖仍属于粗放型的,规模都很小,以散户为主,而其他牧草种植、兽医、养殖技术等方面和国外相差了三五十年,导致整体成本高。”


  据悉,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气推动奶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散养户仍占有一定的比重。散养户由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生产出的原料奶常常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养殖效益明显偏低,很难消化近些年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有乳业专家表示,“奶农唯有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国内大型乳企也在积极带动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的方向转变,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植,使不少奶牛养殖户发展成为标准化的家庭牧场,建立一种乳企和奶农的新型关系。


  国内奶业产业链仍待完善


  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牛奶滞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完全市场化操作后,自我市场调节能力很强。相比之下,国内的产业链不完善,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比较单一,缺乏奶酪生产加工,一旦乳企不能处理,就只能倒掉。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乳企重常温奶轻巴氏鲜奶,过多过量使用还原奶,无法拉动生鲜奶源和养殖业的扩大发展。


  但也有人认为,从食品安全性来说,常温奶反而比巴氏奶更有优势。因为巴氏奶对冷链保鲜有着极高要求,一旦冷链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牛奶变质。但常温奶由于采用UHT (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在运输上没有冷链要求,呈现更为稳定的食品安全性。从世界乳品消费格局来看,一直是巴氏奶和常温奶并存的局面。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利国表示,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常温奶占据市场主流的局面。牛奶主产区位于北方,而大量消费市场在南方,只能通过发展运输半径大的常温奶进行“北奶南运”,才能解决全民饮奶的问题。(中国畜牧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