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一千年:一水冲三都

 轻风无意 2017-05-23

喜怒无常的河水往往是不驯服的。堰洛通槽使阳渠(谷水)成为主水道,最终冲决成了现在的洛河。这一人工改道对当时人来说也是一利一弊,虽有通航之便,但河水在泛滥时极具破坏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以后的岁月中,它不但冲毁了汉魏洛阳城的南垣,也破坏了偃师商城西南城垣的外角。另一方面,它使得原洛河河道水流量减少,流速减慢,逐渐淤塞,以致最终废弃。

说到现洛河之于二里头,则令人扼腕叹息。如果说肆虐的河水仅“刮蹭”了偃师商城的一角,那么它对二里头遗址的破坏则是巨大的。600多米宽的洛河河道横扫遗址北部,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是劫后余生,推测至少有100万平方米的遗址被彻底切割破坏。

中原一千年:一水冲三都

(所二里头队 2005。图中“韩旗城址”为汉魏洛阳城下的周代城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貌特征是,上述“堰洛通漕”工程居然兴建于一条东西向的隆起地带上,学者们认为它应当就是古文献所称的“亳坂” (段鹏琦 1999,王学荣 1996)。

说到“亳坂”得稍作解释。这地名最早见于晋《太康地记》,说的是“尸乡南有亳坂,东有城,太甲所放处”。这段话在夏商分界讨论中引用频率极高,“尸乡”、“亳”、“太甲”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引人遐思,同时也无从验证。“亳坂”是坂,一处有缓坡的高地没有问题,是否就是商都亳邑之所在,不知道。至少,先秦文献中没提。

这片被称为“亳坂”的微高地绵延约20公里有余,西逾汉魏洛阳城,东达偃师商城。汉魏洛阳城和偃师商城的地势都是南北高、中间低,向北均随邙山地势逐渐抬升,向南的抬升则是因为古“亳坂”的存在。东汉洛阳城南宫及灵台、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和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太学都位于这“亳坂”之上,偃师商城的宫殿区及若干重要建筑也位于城的南部,都应与这一带地势较高有关(段鹏琦 1999,王学荣 1996)。

前已述及阳渠就建在“亳坂”上,洛河更肆无忌惮地把这一条状高地撕成两半。位于高地北坡的偃师商城似乎“伤势”不重,但其南垣南门外是否有重要遗存已无从知晓。汉魏故城南垣被彻底破坏,城南重要礼制建筑和太学,已与城内宫室及永宁寺、白马寺等隔河相望。

如果在汉魏洛阳城和偃师商城中间划一直线,你会发现位于二者中间的二里头遗址明显偏南,整个遗址正坐落在坂上,因而其北部遭受重创。

“亳坂”北有一条蜿蜒东行的凹地槽,横贯偃师商城中部的所谓“尸乡沟”就是它的东段。这一凹地槽应为古河渠遗迹(所二里头队 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