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大起大落危害多 李阿姨是个糖尿病的老病号。刚患病那会吃点药就能控制得很好,现在每天三种口服药,打四针胰岛素,血糖还是忽上忽下,像坐“过山车”。血糖成了李阿姨的心病,在亲友的介绍下,她找到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内分泌科刘煜主任医师。 刘煜主任医师介绍,普通糖尿病用药物加上饮食干预一般都能控制得很好,但随着患者的胰岛功能走向衰竭,就会进入“脆性糖尿病”阶段。 “脆性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一些1型糖尿病以及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血糖昼夜波动很大,忽高忽低,极不稳定,患者交替有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风险。“发生在夜间的低血糖尤其危险,患者可能好好入睡,一觉就醒不过来了。”刘煜主任医师说。 治理肠道能稳住血糖 针对李阿姨的情况,刘煜主任建议李阿姨尝试粪菌移植。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建立有“中华粪菌库”。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 以往粪菌移植的报道多见治疗棘手的肠道疾病,而用“治理肠道”来治疗脆性糖尿病,南京的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以往肠道只是被认为是个消化器官,但现在大家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肠道其实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刘煜主任告诉记者,肠道内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身体的各个部分,其中就包括血糖的调节;肠道内的细菌,对身体的代谢和免疫也有重要影响。通过粪菌移植来治疗糖尿病,国内外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 对李阿姨来说,治疗也很简单,住院一周进行3-4次移植,通过内镜将粪菌移植到肠道,治疗就宣告结束。效果也很快显现出来,李阿姨的药物和胰岛素用量大幅下降,血糖却比治疗前平稳很多。 研究粪菌南京世界领先 像李阿姨这样的患者,南医大逸夫医院已经治疗了好几位。“根据临床观察,一次治疗的效果大约可以维持半年左右甚至更久,患者在半年内需要定时随访,半年后也可根据情况选择再次移植。” “现阶段我们研究的是粪菌移植治疗脆性糖尿病,这是个起步,随着更多原理被揭示,更多有效的病例被证实,也将有更多的患者受益。”刘煜主任医师说,比如,处在将要打胰岛素临界点的患者,也可能因为粪菌移植不用打胰岛素了。 另外,粪菌移植的治疗范围远不止糖尿病一种。多种肠道和肠道外疾病,如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便秘、代谢综合征、免疫系统疾病、过敏、自闭症等等均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理论上,粪菌移植对这些疾病均应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粪菌的研究南医大二附院、南医大附属逸夫医院、南京总医院等都有开展,南京的研究在世界都属于前列。 董玲 杨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