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金华市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督查情况报告 一、晚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基本情况 据植保部门的监测,当前杭州地区褐飞虱为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穗颈瘟在老病区感病品种上有流行可能;白背飞虱、纹枯病中偏重发生;穗期灰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中偏轻发生,单双混栽区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等发生。 二、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情况 面对晚稻病虫害发生加重的形势,各级农业局和植保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加强田间调查,做好监测预警,及时开展指导防治。其中杭州地区,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435万元,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统防统治和植保服务组织建设等工作列入2010年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对各区、县(市)农业局农业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8月3-5日,在建德组织召开全市单季稻中后期病虫防控暨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会议,主要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942.36万亩次。 金华地区,8月3日,在兰溪召开了全市植保站站长会议,对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进行了分析会商,明确了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对下一步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8月9日,转发了叶新才副厅长在全省水稻“两迁”害虫和稻瘟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执行。8月16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晚稻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强调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晚稻中后期病虫监测和防控工作,确保晚稻丰收。8月19日市农业局局长对省政府内部明电《关于切实抓好晚稻生产的紧急通知》作了批示,要求植保部门“拿出措施,深入基层,指导到位”。8月24-25日,金华市植保站派出技术指导小组,到兰溪、浦江、义乌、婺城等地检查病虫发生与指导病虫防控工作。各县(市、区)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开展防控工作。 三、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建设情况 杭州地区的余杭、萧山、富阳、西湖和金华地区的兰溪、义乌、武义、婺城、永康是农业部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1000个示范区创建县之一,建德是农业部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100个示范县之一。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能显著提高对水稻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力。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的积极运作,通过培育典型、发展组织、规范服务等举措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进程得到稳步推进,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增加,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金华市统防统治面积21万亩,其中婺城3.5万亩、金东1.2万亩、兰溪4.5万亩、义乌3.5万亩、东阳2.8万亩、永康2.5万亩、武义1.8万亩、浦江0.6万亩、磐安0.6万亩。其中兰溪在赤溪、云山街道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分别建立了3000亩和1000亩2个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同时在其它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了14个100亩以上的统防统治示范方,全市统防统治示范方面积达7000余亩。 杭州市至2010年8月底,全市已成立统防统治服务组织148家,建立不同组织形式的植保机防队280个,拥有专业机防队员2238人,服务范围遍及全市8个县(市、区)97个乡镇,服务农户数达37214户,服务面积达到21.18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6.3%,比2009年增加29.2%,其中萧山区水稻统一防治面积达到5.16万亩,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17.9%。在义桥镇和新湾街道建立部级统防统治千亩示范区2个,示范面积2168亩;在党山镇等建立市区两级统防统治示范方6个,示范面积4486亩,示范方统一树立水稻病虫统防统治示范标牌,每个示范区设立不防治对照区,面积1~2亩。富阳市水稻病虫统防统治面积3.7万亩,确立了渔山乡五一畈(1180亩)和渌渚镇董湾畈(1850亩)2个粮食千亩专业化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和渔山乡渔山村的1个茶叶千亩专业化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1160亩)。建立参与统防统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建立村级植保服务队52个,配置了担架式喷雾器127台,背负式弥雾喷雾器136台,机手人数500人。 四、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建设情况 杭州地区,今年推广“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103.1万亩,建立市级示范方10个,示范面积9.76万亩。推广“水稻农药减量控害技术”100.5万亩,建立市级示范方19个,示范面积3.84万亩。金华地区在统防统治示范方都实行病虫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义乌2010年全市共建立水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示范畈41个,示范面积16100亩。金东建立1个市级、2个区级和9个镇(乡、街道)水稻防控示范方,面积20250亩,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综合防控等植保新技术。 在示范区,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把病、虫、草、鼠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提倡一药多治和合理混配兼治,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试验并推广了一批高效低残留环保型新农药和高效新型植保器械。并抓好关键病虫害、关键时期病虫防治。坚持“狠抓苗期、穗期,重视生长期”的防治策略,积极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等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农药减量控害明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问题 1、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从督查情况看,褐飞虱在金华局部地区虫量很高,如果回迁虫不断迁入,再加上天气因素,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部分地区防控工作经费困难,给病虫监测、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2、植保队伍体制上的问题。基层植保技术队伍力量薄弱。一般县级农业局植保站只有几名在岗人员,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全市乡镇(街道)农技站现在没有专职植保人员;村级农技或植保人员因报酬没有或难以落实而有名无实,植保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网破线断。 六、下一步工作 1、进一步加强水稻防控工作的领导。面对晚稻后期严峻的防控形势,要加强对水稻防控工作的领导,继续对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再督导。 2、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宣传培训。各级植保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广大农户的水稻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尤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使防控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3、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监测。各级植保部门对晚稻的病虫害尤其是褐飞虱的发生动态要加强监测,一旦病虫害发生异动,要立即汇报,组织一切力量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为晚稻丰收作出应有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