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视眼能否治愈

 云中公子 2017-05-23

很多饱受近视困扰的人会问:近视眼能否治愈?回答是否定的,但近视眼是可以矫正的。

  201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45.71%,中学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为什么近视发生率还在逐年增加?根本原因是其发病机制不清楚。近视主要的改变是眼球屈光力过强和眼轴太长,针对此改变进行的治疗可有效矫正近视。目前主要方法包括: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

  眼镜和隐形眼镜:二者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入射光线角度,从而获得清晰视觉。眼镜和隐形眼镜验配、使用简便,虽然眼镜可能影响外观和部分视野,隐形眼镜通过泪膜接触角膜可能影响眼表健康,但目前它们依然是近视患者最主要的选择。

  

  角膜屈光手术:分为表层和基质两种。表层手术从最早的机械刮除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到用酒精分离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K),再到经角膜上皮的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过程。它主要适合度数较低的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可能的并发症为角膜混浊。

  

  基质手术的最初方式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用角膜板层刀制作一个110~130微米的角膜瓣,掀开瓣后在角膜基质面用准分子激光消融形成透镜,然后复瓣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快。由于瓣的精确性和制瓣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目前机械刀LASIK手术很少运用。利用飞秒激光来制作更精确角膜瓣的飞秒激光制瓣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FS-SBK)是目前开展较多的基质屈光手术,但其依然存在角膜瓣,影响角膜生物力学和生理特点。目前可利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制作一个微型透镜,再通过2毫米的切口将其取出,叫作“全飞秒”。此法无角膜瓣,角膜生物力学更安全,神经损害更少,视力和屈光度更稳定,因此全飞秒已逐渐占据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

  眼内屈光手术: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在后房植入屈光性晶体,其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正有明显优势。由于其是内眼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可能出现白内障、青光眼,矫正程序也相对复杂,病人体验不如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虽然不能被治愈,但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眼睛情况选不同方式矫正,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血压计哪种准?值不同取哪个?

血压测量的四大疑惑

5月17日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但好多人在测量血压时存在误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期就临床中常见的血压测量疑惑进行解答。

  

  为什么每次测的血压不同,以哪次为准?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压呈现规律波动,表现为白天血压高,早、晚6~8点则出现一天中的两个血压高峰。夜间血压逐渐降低,凌晨1~2点达到最低点,随着清晨的到来再次升高,即昼夜血压节律的“双峰一谷”现象。不仅如此,在紧张、剧烈活动或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下,血压可出现短暂的升高。因此,在不同时间、状态、体位下测量的血压本身就可能存在差别。由于解剖结构的差异,双上肢血压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目前认为,双上肢的收缩或舒张压差异在10~20毫米汞柱内属于正常范围。正确测量方法是:1.选择早晚两个血压高峰时段测量,测量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2.选择舒适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3.首次应测量双上臂肘部血压(不建议用腕式血压计),选择较高的一侧作为标准,以后均测量这一侧;4.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相近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并记录。

  

  电子血压计测得准不准?电子血压计操作简单、方便,是家庭自测血压的常用工具。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血压计有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经过校验的电子血压计与传统水银血压计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家庭血压测量。由于水银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测量原理不同,两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加之在不同时间和状态下以及连续测量时血压本身就会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并不一定是血压计准确性不够。市场上正规的电子血压计说明书内会注明其测量结果与水银血压计的差值范围,如校正结果与说明书相符,说明该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否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检验和修理。常用的校验方法是:在相同状态下先后使用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同侧血压,两次间隔1~2分钟,然后对比测量结果,若偏差较大,可适当休息后重复测量几次,若仍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收缩压应在10毫米汞柱内,具体可根据设备说明书提供标准判断),则应与售后联系进行检修。建议每3个月对电子血压计进行一次校验,经校验后的血压计可作为家庭评价血压的工具。

  

  血压多少为正常,为什么很多说法不一样?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没有使用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3次诊室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其中,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为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为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10毫米汞柱为3级高血压(重度)。家庭自测血压如果收缩压大于135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85毫米汞柱,可能患有高血压,需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治。而对于有不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人,由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程度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存在差异,一般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而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收缩压可控制在150毫米汞柱以下。

  

  脉压差大算不算有问题?目前控制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否达到目标水平,而不是脉压差大小。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常常是舒张压较低而收缩压升高,脉压差较大;而年轻人常常表现为舒张压升高但收缩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脉压差较小。这是由于不同年龄人群血管弹性情况和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差异所致,不能以脉压差多少判断是否正常,而是要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具体数值作为评价血压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