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節 三性

 空谷天籁 2017-05-23
第六節 三性     性是萬物的本,所以佛說,昆蟲草木皆含佛性。不過我們人得天獨厚。要以天性作事,能聚萬靈,為天地人三界的主宰。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話是不錯的。
    性有天性、稟性、習性之分。以天性為主的,性情溫柔,對人和藹,愛人以德,看人都好,領人為善。用稟性當人的,總是哭喪著臉,滿懷怨恨,看誰都不順眼,窮兇極惡。有習性的人,見著所好的(如酒、色、煙),就流連忘返,遇見誰,拉誰下水。
    有人問我:「孟子講性善,荀子說性惡,告子說性可善可惡,到底誰講的對呢?」
    我說:全對。孟子講性善,是指天性說的。荀子講性惡,是指稟性說的。告子講性可善可惡,是指習性說的。天性是純善的,稟性是萬惡的,習性是習染的,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天性流露出來的,是仁義禮智信。稟性表現出來的,是怒恨怨惱煩。習性指的是,吃喝嫖賭吸。習性越多,稟性越大,天性越被蒙蔽。習性累心,增長稟性,遮障天性,失去本性,喧賓奪主,倒行逆施。
    習性是孽,稟性是罪,天性是德。習性要善,先去嗜好。稟性要化,先去我見。天性要明,先去私慾。去了習性,化了稟性,圓滿了天性,才能行道做德。
    【註】:「稟性」有厚薄是父母遺傳的所以有智愚之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