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天体按着自己的规律运行着,无意施恩于万物,而万物却得其恩泽雨露而生长。阴阳相交,产生了雷电风雨,使万物自由自在地发育生长。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字解】至,到,真正。余,余闲。廉,清廉。 【释义】至乐的人,心胸坦荡,性有余闲。至静的人,心性收敛,廉而不失。修炼的人悟到虚静之时,心忽开朗,舒适畅快,妙不可言,就是达到至乐至静的境界了。 天道驱风使雷,运行四时,看似至私,而作用于万物生化,却无偏无倚,一视同仁,实为至公。犹天性降之于人,虽为个人所私,实际贤愚皆同,人人均有。天性与太虚等量,大公无私,若至私而实至公也。 【白话文】 人的性格有“至乐”“至静”之分,至乐者性格开朗,宽裕优容;至静者思维缜密,廉洁无染。天也有“至公”和“至私”两个方面,它将天地万物都包容于一身,似其自私;然而万物又无偿地使用它,则又大公无私。 禽之制在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字解】禽,通'擒',制服之意。 【释义】制服的诀窍在于肖,肖聚则生,肖散则死。生与死互为本根,生于何处,死于何处,人由男女而生,亦因男女而死。恩害相生,亦同于生死。由人心返还天性,为死处求生,是谓逆则成仙,即恩生于害;由天性降落人心,为生老病死,是谓顺则生人,即害生于恩。 【白话文】 统摄万物者,制造万物者,都在于一气。万物有生必有死,则生乃死之根源;有死必有生,则死又是生的根源。人间社会也是如此,无害则无恩,因救害而有了恩;若知恩不报,则害又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字解】愚人,常人,一般的人。我,指修道之人。 【释义】愚人以天文地理为神圣,我以随机应变为原则。人以愚弄欺骗为神圣,我以不言而信为神圣。人以惊世骇俗为神圣,我以和光同尘为神圣。这些都是修德之要,无德便不能培道。 道家认为,道在我身上就是德;没有德也就失去了道。有人做功出魔,或功夫停滞,就因为不注重修德之缘故。 |
|
来自: 乾元亨nqw0bmqb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