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虎的野外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

 尤里蒙提 2017-05-23

1.我国的虎亚种
  虎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历史上虎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自十九世纪以来,虎在亚洲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成为最受威胁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目前公认虎有8个亚种。其中巴厘虎(Panthera tigris balica)于20世纪30年代末灭绝,里海虎(P.t.virgata)于20世纪70年代末灭绝,爪哇虎(P.t.sondaica)于20世纪80年代末灭绝,其余5个亚种孟加拉虎(P.t.tigris)、印度支那虎(P.t.corbett;)、东北虎(P.t.altaica)、苏门答腊虎(P.t.sumatrae)、华南虎(P.t.amoyensis)现在的分布区已极度缩小,大部分亚种的分布区呈岛状,种群数量下降,处于濒危状态。目前我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印度支那虎、孟加拉虎四个虎亚种分布,其中华南虎已濒临灭绝。

  
  目前,在一些地区,野外老虎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些人为经济活动使老虎被隔离到小片的栖息、地里,使得繁衍和生存极为困难。②准备用来捕捉野猪和鹿等的铁夹子偶尔会伤害到老虎。近年来在吉林的长白山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③由于天然林被采伐后种植单一品种的林木使虎的栖息地丢失。④偷猎者猎杀有蹄类动物食用或贩卖,使虎的食物资源大为减少。我国东北虎目前的栖息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东北虎的分布区大大退缩,目前确认有东北虎存在的几个分布点儿乎都分布在中俄边境附近。


  栖息地被毁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造成老虎种群数量剧减的主要因素,而且在目前仍然是一大威胁。在华南虎分布的一些省份,砍伐天然林而改造为单一品种的针叶林(如马尾松或杉木)等的造林活动破坏了森林的多样性和缩小了适宜当地有蹄类生存的栖息地。一旦砍掉了天然林,烧了山地,种上商品林,所有的天然植被也都被破坏。这类单一品种的人工林无法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在天然草地上种植针叶林会对依靠草地上的食草有蹄类动物起着危害作用。与湖北省交界的壶瓶山保护区和江西的井冈山都发生过此类情况。这种举措影响到保护区里的有蹄类动物对栖息地的需求和利用。


  大多数华南虎保护区的面积过小是一个共性问题。l 999年以前,华南虎保护区核心区的面积很少有超过l 00平方公里。,而非核心区人类活动均很频繁,有些保护区甚至在核心区也有生产经营活动。在1 990年l 0月—1991年2月我国原林业部与WWF合作进行的华南虎调查中,美国专家加里.M.科勒曾指出,湖南北部的壶瓶山保护区(面积665.68平方公里。)和福建西北的武夷山保护区(面积560平方公里。)是当时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保护区。但实际上武夷山已多年未发现老虎的实体。壶瓶山虽然面积较大,但受到严格保护的核心区面积仅有68.366平方公里,而一只华南虎的活动范围就可能超过核心区的面积。可见老虎保护区的面积不够大是一个共性问题。保护区内居民较多,对老虎的保护也是不利的。


    有关专家建议,湖南的壶瓶山保护区可以和与之相邻的湖北后河保护区合并。福建的梅花山保护区及湖南的八面山保护区应扩大范围,包括其周围虎及其猎物重要的栖息地。湖南莽山保护区可以考虑与其相邻的广东八宝山保护区、称架保护区合并成为一个省际间的大的华南虎保护区。但跨省界的保护区之间的合并涉及到许多问题,较难实现。在各保护区之间建立保护廊道是相对容易一些的。


    2001年6月,国家计委批准了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该项工程已于2001年底开始启动,我国现有4个虎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均被列入其中的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


3.虎的分布与数量


    虎在中国的分布曾极广。现今的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历史上曾经发现过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香港也曾发现由大陆泅水过来的虎。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台湾省曾发现过虎的化石,说明虎在地质年代在台湾曾有分布。


3.1东北虎


  1998年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召开的“世界‘老虎年’会议”上公布的野生东北虎的总数为300—400只。


3.1.1俄罗斯


  东北虎的基础种群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分布区域包括滨海边疆区的所有山林地带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南部地区。目前世界上东北虎野生种群的90%以上栖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还有少量个体栖息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在朝鲜北部的某些省份东北虎可能存在。


3.1.2中国


(1)以往数据


  东北虎曾广泛分布于东北各林区。在本世纪初,东北虎的分布区开始逐渐缩小。到20世纪70年代,东北虎在大兴安岭虎已绝迹。到20世纪80年代虎在小兴安岭已绝迹。


  关于我国东北虎的数量,过去没有确切的资料。20世纪60年代初,寿振黄(1962)估计东北“成年东北虎不过二百只”。


  据1974—1976年实地调查,当时中国野生的东北虎共有151只。其中有70只左右分布在吉林省,多数在延边地区;81只分布在黑龙江省。1989年1 1月14日在位于完达山区的东方红林业局青山林场79林班,吉林省蛟河县农民张国忠等3人曾非法枪杀了1只成年雄虎(现已制成标本,陈列于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吴宪忠等(1994.)估计,在1991年时黑龙江省的东北虎数量为12只(10一14只)。


(2)近期资料


  1998年中国、俄罗斯、美国野生动物专家在吉林省的调查表明,吉林省长白山区东北虎的数量为7—9只。1 999年1月1 6日至3月22日,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的中、美、俄专家组成的国际调查队,在黑龙江省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东北虎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从建国初期的400多只到当时的5—7只。


  20世纪9 0年代中末期我国进行了全国动物普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的总结报告中亦引用了上述数据,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总数估计为1 2 l 6只(即吉林7 9只,主要分布在延边地区;黑龙江5—7只,主要分布在完达山东部的东方红一迎春林区、老爷岭南部的绥阳—穆棱林区、张广才岭南部东京城一大海林林区)。


  张恩迪等(2002)报道,1998—1999年,中美俄三方联合对中国境内的东北虎种群进行的两次野外调查,证实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15头,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


  据2001年8月22日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经过野生动物专家不间断跟踪调查后确定,全省境内有野生东北虎8 12只,比1999年中美俄3国科学家联合调查掌握的数量多3—5只。野生东北虎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区域有三个:饶河至虎林一带有5—7只;绥阳至穆棱林区及东京城一带2—3只;大海林林业局境内1—2只。


  2003年1月25日上午,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从珲春闹枝沟东北虎活动现场取到远红外线自动照相机拍摄到的野生东北虎胶片,引起了广泛关注。


3.1.3朝鲜


  东北虎在朝鲜的分布不明确。1 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研究报告估计朝鲜的东北虎数量小于1 0只。


3.2华南虎


3.2.1野生华南虎的分布


  华南虎为中国特产。在世界现存的5个虎亚种中,华南虎是数量最少、最濒危的一种。华南虎曾广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的,“阔地区以及陕西、陇东、豫西和晋南的个别地区。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华南虎还分布在湖南、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四川、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谭邦杰,1 985)。


  由于南方人口稠密,经济开发、农垦活动频繁,森林砍伐量大,国家对华南虎的保护措施大大晚于东北虎等原因,在20世纪50 70年代华南虎分布区急剧缩小,种群数量下降很快。目前华南虎可能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浙江等省,数量极为稀少。


(1)江西


  江西华南虎目前有六大潜在分布区:①雩山山脉的七个县;②罗霄山脉的六个县;③武夷山脉的五个县;④怀五山山脉的两个县;⑤南岭山脉的四个县;⑥幕阜山脉的四个县。1999年7月,在江西省抚州地区宜黄县白竹乡发现过华南虎的足印和毛。


(2)广东


  广东省野生华南虎目前可能的主要分布区为三个地区(片):I.大东山一八宝山片。本片包括连州、阳山、乳源、乐昌等县(市)的部分地区。Ⅱ.车八岭  黄牛石片。本片包括始兴、翁源、连平等县的部分地区。Ⅲ.万石山—观音崃片。本片包括仁化、南雄、乐昌等县(市)的部分地区。


(3)湖南


  湖南省的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莽山自然保护区可能有华南虎存在。壶瓶山位于常德地区石门县,与湖北省五峰县后河地区相邻。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郴州地区的宜章县,与广东省的连州、阳山、乳源三县(市)交界。
邓学建等(2001)曾报道在湖南省桃源县的乌云界发现过华南虎踪迹。


(4)福建


  福建省龙岩市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福建三明地区可能有华南虎存在。

 

(5)浙江


  1998年10月24日,在浙江庆元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名职工首次发现形似老虎的动物在一坑边饮水,他们当即向保护区报告了发现经过,保护区迅速组织人员实地察看,并取回了足印石膏模型和新鲜粪便样本。随后一年多来,这个保护区内已多次发现“虎脚印”和“虎粪便”,经浙江大学等单位通过基因水平鉴定,证明所发现的粪便为华南虎留下的。


3.2.2野生华南虎的数量


  寿振黄(1964)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头。这显然是最高年产量的估计数。


  关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有人估计为40 80只(胡洪光等,1992)。关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有人估计约30—80只(谭邦杰,1986;袁喜才,1994)。


  1990—1992年原林业部同WWF合作,开展了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四省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估计当时我国华南虎尚有20—30只左右(孟宪林等,1995)。


  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华南虎野外种群专项调查。华南虎目前数十头的数量均为估计,也许其数量更少。


3.3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


  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岛屿地区、中国南部。1 99 8年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召开的“世界‘老虎年’会议”上公布的野生印度支那虎的总数为1200—1800只。


  据何晓瑞(1994)报道,印度支那虎在中国有89—127只,分布在云南和广西。有关专家认为何晓瑞调查的数字偏高。1998年金岜等曾组织过调查,没有在广西发现华南虎实体。


  关于云南南部的虎是否是印度支那虎,以前人们还不敢肯定(谭邦杰,1985)。目前已得到确认(何晓瑞,1994.;孟宪林等,1995;张恩迪等,2002)。


  目前云南南部的印度支那虎已难现踪迹,鲜有报道。有资料称印度支那虎目前在云南分布在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总数为14 20只。在西双版纳仅分布在勐养、尚勇、勐腊、勐仑4个保护所内和勐海县的布朗山边境一带及勐旺乡,数量为ll 16只。在思茅地区仅分布在孟连县的勐马乡大黑山和福岩乡,以及江城县的曲水乡边境一带,数量为3~4只。


3.4孟加拉虎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不丹、缅甸西北、中国西藏东南部。l 998年2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召开的“世界‘老虎年’会议”上公布的野生孟加拉虎的总数为3 l 00—4600只。栖息地退缩和割裂以及偷猎行为是主要威胁。


  孟加拉虎曾广泛分布在中国西藏东南部的阔叶林中。也有学者认为云南西北部的虎可能也是这个亚种(谭邦杰,1985),但尚待考证。从近期的资料来看,孟加拉虎曾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有过生存,但近2 0多年来已无发现,在云南已无分布(王应祥,1995,1998)。


  西藏东南的孟加拉虎最早由沈孝宙(1963)报道。后经考察,证实了虎在墨脱的分布。1973年,在拉萨市的西藏自治区对外贸易公司毛皮仓库中,收到一张来自林芝地区的虎皮;另于1973年7月及1977年夏季,在墨脱县背崩村群众目睹过虎爪和腐烂虎尸(冯祚建等,1986)。


  1990年前后,墨脱县格当乡的兴凯村民曾打死了2只成年虎(张明等,1998)。1991年察隅县误杀一只。有人经实地调查估计,20世纪90年代初西藏东南部的虎尚有10—l 5只(尹秉高等,1993)。


  邱明江等(1997)报道,孟加拉虎在西藏主要分布于墨脱和察隅县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林区,另外,林芝、米林及山南地区中国和不丹边境一带也有分布,但数量极低。


  2 0世纪末期孟加拉虎在西藏的分布范围已大为缩小,主要见于藏东南墨脱县境内,估计其总数约为8—1 2只。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是现今国内唯一有孟加拉虎种群分布的自然保护区。


  张恩迪等(2002)报道,曾经在西藏东南阔叶林中广泛分布的孟加拉虎,目前仅有一个小种群残留在墨脱县境内。


4.保护策略


(1)保护好现有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


  严禁盗猎活动。禁止滥捕作为虎食物的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解决好虎分布区中森林采伐问题、农副业生产问题,减少对虎栖息地的影响,改良栖息地生境条件,为虎提供良好的生境。要保护好虎的食物资源。应加强行政立法与执法检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2)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繁育中心


  为切实保护虎的生态环境,我国先后划建了一些以保护虎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至200 1年,我国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1 5处,详情见表l。


  目前,有些虎保护区过于狭小、虎栖息地不足、食物缺少是影响保护区发挥有力作用的重要因素。应适当扩大某些虎保护区的面积。为了保障各个孤岛状虎分布区中的虎能进行联系,应当创建和保护联系通道,即所谓的“生态走廊”或“廊道”。在虎跨国分布区争取建立国际合作保护区。
哈尔滨东北虎林园东北虎繁育工作成绩巨大,其东北虎种群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8只发展到现在的数百只。1998年9月30臼,福建省龙岩市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并筹建野化训练基地,目前该中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加强对圈养虎的饲养管理和繁育、野化训练方面的研究


    我国圈养的东北虎已达到了一定数量,正在开展对圈养东北虎的野化训练工作,可以考虑野外放归问题。目前华南虎的饲养种群数量较少,徘徊在六十余只左右,种群增长遇到瓶颈,今后应当加强对华南虎的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研究。做好人工饲养繁殖虎的谱系调查工作,搞清谱系关系。建立和完善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种质资源库。


    (4)加强对野生虎种群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对野生虎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工作相对来说还很少,野外生态学研究工作尤其不足。对野生印度支那虎、孟加拉虎的研究工作更少。今后应对虎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定期监测,对虎的栖息地状况,栖息地选择、种群动态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生态因子、行为、食性、繁殖规律、遗传特性、疾病及防治等加强研究。


    (5)加强对保护区域的有效管理


  对虎保护区域的管理不只是保护区域管理部门单方面的事,还必须得到虎分布区域居民的大力支持。应当扶持当地居民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共同建立生态发展计划,减少对虎栖息地的破坏,增加收入,提高群众保护虎的积极性,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加保护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