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得主

 小栖320 2017-05-24
我们的精神角落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得主

azurebleu

6522
· · ·
  • 照片
  • 照片
    评语:2014.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作家。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 照片
  • 照片
    评语:1935. 未颁奖。
  • 照片
    评语:1918. 未颁奖。
  • 照片
    评语:1914. 未颁奖。
  • 照片
    评语:2013.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作家,主要作品《快乐阴影的舞蹈》《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你认为你是谁?》等,“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 照片
    评语:2012. 莫言,中国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等。“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
  • 照片
    评语:2011.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瑞典诗人。代表作有《诗十七首》、《悲伤吊篮》等。“因为经过他那简练、透通的意象,让我们用崭新的方式来体验现实世界。”
  • 照片
    评语:2010.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作家。代表作有《绿房子》、《中国套盒》等。
  • 照片
    评语:2009. 赫塔?穆勒,德国小说家、诗人。《风中绿李》。“以诗的凝炼,散文的率直,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
  • 照片
    评语:2008. 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法国小说家。《战争》。“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作品有诗意的创新,感性的痴迷,对文明主宰下的人性上下求索。”
  • 照片
    评语:2007. 多丽丝?莱辛,英国小说家。《野草在歌唱》》。“她以怀疑主义、激情和想像力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登上了这方面女性体验的史诗巅峰。”
  • 照片
    评语:2006. 奥尔罕?帕穆克,土耳其小说家。《我的名字叫红》。“在追求故乡忧郁灵魂的旅程中,发现了文明冲突与交流的全新象征。”
  • 照片
    评语:2005. 哈洛?品特,英国剧作家兼导演。《生日派对·看门人·回乡》。“他的作品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强行打开了压迫的封闭房间。”
  • 照片
    评语:2004.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钢琴教师》。“她用超凡的语言以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事情。”
  • 照片
    评语:2003. 库切,南非作家。《耻》。“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 照片
    评语:2002. 伊姆雷?凯尔泰斯,匈牙利作家。《苦役日记》。“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 照片
    评语:2001. 维?苏?奈保尔,印度裔英国作家。《大河湾》。“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 照片
    评语:1999. 君特?格拉斯,德国作家。《铁皮鼓》。“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 照片
    评语:1998. 若泽?萨拉马戈,葡萄牙记者、作家。《盲目》。“由于他那极富想像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 照片
  • 照片
    评语:1996. 辛波丝卡,波兰诗人。《我们为此而活着》。“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豆瓣
我们的精神角落
免费下载 Android 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博
推荐到豆瓣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Qzone
复制链接
用豆瓣App打开
广告或垃圾信息
色情或低俗内容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其他原因
分享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