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照法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动作十分关键。因此,首先要运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对照技术图片、挂图、录像,以及教师正确技术示范,体会途中跑正确的动作,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为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跑的专门练习,教师应逐一反复示范,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动作,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练。学生在途中跑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就某一动作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二、重复法 发展跑的速度和速度耐力,提高跑的能力,改进跑的技术,需要按完成动作的基本要求进行反复练习,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毅力。一是有间歇的重复练习,如原地高抬腿跑,每做20次为一组,间歇10秒,再重复练习;二是往返重复跑,如30米连续往返跑几次为一组,每组间休息20秒,跑完规定的组数;三是接力跑,按重复跑的距离分段,用接力的方法进行。 三、限制法 采用限制法主要是帮助学生改进错误动作,掌握技术动作。如原地弓箭步的摆臂练习,主要是要求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摆臂上,有力地前后摆动,也可以采用对墙站立摆臂,限制摆臂,动作有节奏,技术正确,快而有力。在地上画一条窄道让学生在窄道上反复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沿直线跑,这样能限制学生的左右摇摆跑。应注意开始练习不宜快,要求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然后再逐渐加快。 四、选择法 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途中跑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具有不同功能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动作薄弱环节自行选择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实施个别指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如根据有的学生步频不快,有的学生步幅小的实情,在跑道上摆放不同间距的实心球,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己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步频慢的学生选择间距小的一组进行练习,能解决步频问题;步幅小的学生,选择间距大的一组进行练习,能解决步长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变换法 一是变换跑的动作形状和方向。在跑进中按教师的信号进行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后退跑、并步侧跑、前后交叉跑等练习,使学生感到新鲜,课堂气氛活跃;二是变换环境跑。练习可以在跑道上进行,也可以在足球场的草坪上进行,还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僻静空地和公路上,以及农村学校附近的小山丘、田埂等自然地形地物中进行,给学生新异的刺激,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跑产生兴趣。 六、追逐法 追逐跑练习能调动学生的情趣。一是让距离跑,前后两组保持一定距离,前面的学生奋力奔跑,不让后面的学生追上,后面的学生则紧追不放,大家都跑得很认真;二是鱼贯练习,每隔5 米跑一个,培养学生放松自然跑的能力;三是运用各种追逐跑、接力跑游戏,提高学生跑的兴趣。 七、交替法 走跑交替运动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不觉疲劳。一是按教师的信号,如口令、掌声、哨声,做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二是在长方形的操场上,做对角线跑的走跑交替练习;三是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如绕足球场的边线快速跑和底线走,绕田径场的直道加速跑和弯道走等。 八、计时法 中小学生积极向上,敢于拼搏,采用计时法能激发学生练习途中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速度感觉,提高教学效果。如原地高抬腿跑的10 秒、20 秒计时跑;15米、30米的计时后蹬跑;行进间的30米、50米计时跑;50 米、100 米测验跑等,这些练习学生都会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对发展途中跑的能力能起到积极作用。 九、竞赛法 中小学生好胜心强,采用竞赛法进行途中跑练习,能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如测验15秒、30秒原地高抬腿跑的次数,看谁次数多,动作准确;规定距离(15 米~30 米)看谁后蹬跑的步数最少;规定步数看谁后蹬跑的距离最远(如10步、15步);还可以进行30米分组对抗比赛;也可以进行高抬腿跑分组接力比赛,各组从第一人开始,每人做40 次高抬腿跑,第一人做完后,第二人接着做,先完成的组为胜。 十、游戏法 运用游戏法做各种追逐、接力、传递等游戏,能使途中跑练习新颖活泼,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乐于练习。如长江- 黄河的游戏,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和十字接力的游戏。也可以运用自制小器材——彩绸,人手一块,跑时将彩绸放在胸前,做披绸跑的游戏;还可以采用依次跑、结伴跑、超前跑等游戏形式进行,使练习新颖活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