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考高招]用哲学思维方式复习《经济生活》

 资深兔子看世界 2017-05-24

用哲学思维方式复习《经济生活》

李祖布

作者简介:李祖布,广东省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摘  要

具备核心素养是对人才的新要求。哲学中的联系性思维、发展性思维、矛盾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本身就是核心素养的内涵。“就熟取材”,依托《经济生活》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哲学思维指导下复习《经济生活》,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知识。

关键词

哲学思维   经济知识  互联互通  核心素养培育

《经济生活》知识繁杂,致使学生感觉难学,而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是学习的障碍,但又能成为训练思维能力的有利条件。在学完哲学后,运用哲学思维对《经济生活》知识进行复习,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对经济知识深度学习,增强知识的方向感。《生活与哲学》思维性强,《经济生活》知识性强。将两个模块知识进行互联互通式的复习,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联系性思维的运用与锻炼

联系是一事物与周围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联系性的思维方法。《经济生活》中的知识充满了各种联系,用联系的思维复习经济生活,有利于弄清知识的前因后果、现象和本质、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联系的形式,并梳理出知识脉络。我们在审视《经济生活》知识的联系时要从不同视角审视,既要审视每框知识的联系,又要审视每课知识间的联系,既要审视每单元内知识间的联系,又要审视单元间知识的联系。

1.把握因果联系,增强思维的严密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把握一事物应有的联系,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一知识与周围知识的联系,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把与问题有关联的知识找出来,在复习和练习的两个环节都要强化对知识认识的周全性,经过这样的训练,会逐步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例如,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联系;消费水平与收入、物价、消费心理有联系;市场秩序与法制、道德、信用制度建设有联系;企业经营成功与否与技术、管理、诚信等有关;就业与经济建设、政府服务、个人择业观有关;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分配政策有关;财政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配置资源、促使经济平稳运行有关;搞好宏观调控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相配合。等等,这些知识是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受多种原因影响,或一种经济现象产生多种结果。简言之,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

2.把握现象和本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一事物与他事物既有近因的直接联系,又有背后的深层次联系,教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既要看到事物表面的联系,更要看到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借助知识与知识之间应有的联系促使学生追问,深入思考,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例如,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产量,而作为生产的企业受价格影响,要提高管理水平、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就转化成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某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下降,需求扩大,消费水平提高,进而积极地消费又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受价格等市场调节影响又不可避免盲目进行,出现市场的局限性,导致资源浪费,出现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需要宏观调控。又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又涉及到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分配两种,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要求随之出现,而个人收入分配又与国家财政、税收有关系,完善这些关系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再比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这种联系也属于直接与间接的联系,一级层次联系与二级层次联系甚至更多层级联系,形成了知识的线性联系,经济生活中的线性联系比较普遍,教师把知识置于线性视域下进行复习,引导学生思维由表层学习进入到深度学习,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刻性。

二、  发展性思维的运用与锻炼

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这是宇宙规律。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经济领域的事物,其自身变化发展让人扑朔迷离,我们用发展思维复习,既可以理清经济发展脉络,又能通过丰富的具体的事例提升学生发展性思维水平和能力。

例如,货币是商品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偶然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从一般等价交换到货币出现,使学生认识到货币的诞生。货币的诞生并不意味着货币发展的终结,贵金属货币的出现又发展到纸币,再从纸币发展到电子货币再到网络虚拟货币。以货币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思考,对货币的发展就会形成一根发展的线索。如果把消费作为一个小专题看待,引导学生对消费的发展进行梳理,由开始的物质消费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存再到绿色消费,形成了消费的发展观。对经济发展进行线索性的整理,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出到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片面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有从小康社会建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等等,经济生活中或大或小的内容都无不蕴含着发展。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利用哲学发展性思维审视经济生活内容,又用经济生活知识印证哲学思维,既是对经济生活知识在复习中进行再认识和提升,又利用熟悉的知识素材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三、矛盾性思维的运用与锻炼

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存在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世界。既然任何事物和任何时候都有矛盾,这就决定我们要用矛盾性的思维即对立统一思维方式看待经济生活的知识。

例如,本币与外币在币值、汇率上是成相反方向变动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需求量和供给量是成反方向变化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相关,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相关;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相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相关;一种商品的价格升降与替代商品需求量大小成反相关,与互补商品需求量大小成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物价成反相关;投资收益与资本流动性成反相关;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财政收入、企业所得与个人收入在分配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财政政策是逆风向性行事的政策,即在经济过热的时候,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过冷的时候,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市场调节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外开放政策中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等,经济生活中对立统一的关系是随处可见的。

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复习经济生活,发现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有其对立面,有利于学生从两个方向中去把握知识。有了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就会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下列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即: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对比,消费类型的对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对比,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比,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储蓄存款、购买股票、购买债券的投资对比,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对比,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对比,偷税与骗谁的对比,市场调节中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对比,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的对比等等。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经济知识理解更全面、更准确。用对立统一的思维复习,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减少思维的狭隘性和绝对性。通过《经济生活》知识实例引导学生形成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既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四、创新性思维的运用与锻炼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复习时,密切关注每种经济现象是处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发展过程之中。

例如,作为交换的媒介从贝壳等实物发展到金银货币再到信用工具进而到网络数字交易。基本经济制度经过辩证否定,从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再到混合所有制经济。分配制度通过辩证否定,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融资方式通过辩证否定,从储蓄存款发展到储蓄存款和股票、债券、保险、基金并存的多种融资方式。经济体制通过辩证否定,从计划经济体制过度到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辩证否定,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到集约型经营方式。对外开放通过辩证否定,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新优势,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通过列举的事实,让学生看到凡是现实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终结,培养学生质疑现实的精神,增强改造现实的勇气,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

知识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密不可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在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取知识。知识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载体,科学思维是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训练思维载体要做到优化选择,避免舍近求远、舍熟求生,而应“就熟取材”,所以,把已学过的《经济生活》知识作为训练思维的载体和用已学过的哲学思维来加深对经济知识的理解,可谓相得益彰。当然,让学生将哲学思维和经济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相互作用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解决这种挑战性问题,需要教师有哲学思维,有哲学与经济的互联互通的思考。需要在教师提示引导下,用专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分别揭示出《经济生活》中关于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辩证否定的经济知识系列表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才能逐步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即关键核心能力(国际新教育思潮5C)。实现知识和能力有机统一的发展是三维目标之一,也是核心素养应有之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技时代到来的形势下,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立足核心素养的培育,用哲学思维复习《经济生活》,是一种创新的合理的有意义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应然要求。

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年第2期第69-7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