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庇隆为什么将纳粹余党网罗到阿根廷

 铁血老枪 2017-05-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苏美英法四国即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法西斯德国战犯进行国际审判,然而除少数首犯受到应得的严厉惩处外,许多罪大恶极的纳粹头目、血债累累的纳粹党余却逃脱了历史的审判,逍遥法外,不少人潜逃到南美大陆,隐姓埋名,改头换面,重新过起平静安宁的庶民生活,其中大多数汇集到了阿根廷。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初,在庇隆当政的期间涌进阿根廷的纳粹余孽竟累计达6万人之多。他们之中有:被称为“希特勒的大脑”的阿道夫?埃希曼,此人是1942年纳粹万湖会议上作出“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决议的主要策划者;号称“希特勒第二”、被定为希特勒政治接班人的马丁?博尔曼,他在纽伦堡法庭上被缺席判处绞刑;约瑟夫?施万伯格,波兰集中营的头目;韦尔特?库斯科曼,前苏联利沃夫大屠杀指挥者;弗朗兹?拉德梅克,马丁?博尔曼的右手、第三帝国犹太人事物局局长;鲁道夫?冯?阿尔文利文,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菜助手;海因里兹?缪勒,盖世太保头子;约瑟夫?门格尔,奥斯维辛集中营医生、臭名昭著的“死亡天使”;此外还有里加犹太人集中营司令、大屠杀指挥者爱德华?罗希曼,德国党卫军将领、庇隆密友奥托?斯科泽尼,奥斯维辛集中营头目格哈特?保曼??。这些人有的化名后进入阿根廷,有的干脆就用真名堂而皇之踏上阿根廷土地,如施万伯格和阿尔文利文等人就是。他们凭着一种特有的嗅觉认定阿根廷是其避难的安全场所。自那以后,他们中除极个别被以色列和其他国家犹太人组成的追踪纳粹秘密行动小组缉拿归案外,绝大多数人在阿根延安营扎寨,过上了定居生活。
这些纳粹余党在阿根廷可以说倍受庇隆当局关怀。人称“希特勒第二”的马丁?博尔曼在阿根廷期间,曾六次被其他国家要求逮捕,甚至有的还向阿根廷当局提供马丁?博尔曼行动的具体路线,但阿警方不予理睬,也不加以任何调查,直到1960年让博尔曼安全无恙地逃离阿根廷。里加大屠杀总指挥爱德华?罗希曼在阿根廷还当上了维森特洛佩斯一个群众组织“合作社”的主席,并为地方警察机关募捐。安特?巴维利克这个在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犯下滔天罪行的魔鬼,不仅两次被庇隆拒绝引渡到南斯拉夫,而且还和政府情报部门和警方关系十分密切??,不但如此,更有甚者阿根廷政府还反过来追踪和处罚正义人士,帮助销毁纳粹分子材料,如阿警察局一个情报助理员贝拉斯科就因向报界透露博尔曼下落而被开除公职,一个与“死亡天使”门格尔作邻居的青年,也因被怀疑要绑架门格尔而遭逮捕,至于1992年春天公布的在阿根廷全部纳粹分子的档案,不少主犯档案所剩无几,有的则不翼而飞。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曾在阿根廷历史上起过举足轻重作用,提出以“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为内容的庇隆主义创始者,战后因大力实施国有化政策,广泛推行社会改良和福利措施,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对外标榜既不走资本主义也不走共产主义,奉行“第三条道路”而显赫一时的庇隆,为什么对为世界人民所痛恨和仇视的纳粹分子如此同情,如此关怀备至,甚至公开声称欢迎纳粹分子进入阿根廷?
一些学者从历史渊源去找原因,认为阿根廷是拉美白人比例最高的国家,达97%,大多数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的移民,庇隆父亲就是意大利后裔,母亲是混血西班牙人,而且阿根廷历史上就有反犹太主义的传统。但绝大多数历史学家不同意此说,认为这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客观因素。因为一个国家的政策主要取决于执政者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庇隆本人虽不是一个纳粹党徒,但他与轴心国关系密切,自青年时代他在军事学院深造时就崇拜世界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拿破仑等默武主义者,对墨索里尼、纳粹主义十分钦佩,庇隆从思想到行动都是倾向于轴心国的。
阿根廷著名文学家托马斯?艾罗伊?马丁内斯认为,庇隆早在30年代就与轴心国结下不解之缘。1939年他任阿驻意大利使馆武官,以后又去过德国、西班牙。他在与意大利军队合作中建立了浓厚感情,另外阿军队与德军队也有着传统关系。因此当拉美国家均对轴心国断交与宣战时,只有阿仍坚持与轴心国保持外交关系,直到二战结束前不久,德意已濒临彻底崩溃时,庇隆才不得不结束这种关系,对德意宣战,但实际上仍维系着藕断丝连的联系,同情纳粹余党,把他们网罗到阿根廷就是一个明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庇隆接纳纳粹是想利用德国当时居世界首位的先进科学技术,但历史学家驳斥了这种荒谬观点,因实际情况是“罪犯充斥而技术人员奇缺”。
那么,庇隆究竟为什么要为纳粹们敞开阿根廷大门呢?阿根廷总统梅内姆在移交纳粹分子全部档案时避而不谈这个问题,但不管怎样,梅内姆将档案公开并向全世界道歉这个态度还是值得欢迎的。也引起国际社会瞩目。
(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