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官病”当治

 金陵一棵树 2017-05-24

“巧官”之巧,在于处事乖巧,“踢皮球”踢得准,时时能无事一身轻;“巧官”之精,在于为人圆滑,“太极拳”打得好,招招能四两拨千斤;“巧官”之毒,在于“无私无畏”,不图升迁,不触底线,面上笑呵呵,光说不干事;“巧官”之害,在于“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粥”,坏了风气,累及单位形象。在“巧官”心中,“权为民所用”是空谈,“利为民所谋”是妄想,“情为民所系”更是被抛之脑后。唯上唯权是他们的座右铭,唯诺圆滑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巧官”是种病,这种病能够侵蚀自身肌体,使意识迷失、思维麻木、行动迟缓,轻则反应迟钝,重则丧失思考和行动能力。“巧官”病的根源在于部分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淡薄,思想懈怠,不敢担当,不愿作为。他们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被背囊压垮了身姿,被世俗羁绊了双脚,自觉升迁无望,就以得过且过应对工作,以消极怠工对待群众。面对这些资格深、资历老,又身处要职的“老油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就在所难免。治疗“巧官”病,就要因病施策,立规明矩,铲除“巧官”的生存土壤。

用好选人“指挥棒”,让“巧官”无处遁形。不作为者身居高位,担当作为者却要甘坐冷板凳,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有为干部心灰意冷。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分析研判、日常考核、任前考察、审查核实等多种手段,校准识人“尺度”,丰富评判“角度”,拉长观察“跨度”,把那些敷衍塞责、自私自利、贪污腐化的“巧官”筛选出来,让这些挂帅不出征、坐诊不号脉的“巧官”腾位置、摘“帽子”、丢位子。要坚持以事择人、依岗选人、人岗相适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党风清醇、政治清明的干事创业“大气候”,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干事创业的干部有平台无顾虑,有位置敢拼搏。

 (作者:王跃东,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委组织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责任编辑:王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