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固态酿酒

 纯纯的恋人 2017-05-24
大米(碎米)的表面附着大量的皮糠和粉尘,为了去杂要进行洗米,方法是用40℃水洗到淋出的水无白浊为度,一般采用洗米和浸米同时进行,也可先洗米后再浸米。2.2浸米
用35cc水浸米,浸米的目的是使米中的淀粉粒子吸水膨胀,淀粉颗粒逐渐疏松起来。一般冬春季节浸米23h~30h,夏秋18h一22h。要求米的颗粒保持完整而米酥(即用手指捏米粒成粉状无粒心为度),米吸水要充足,吸水量约为25%一30%。米浸不透,蒸煮时易出现生米,米浸得过度而变粉末,会造成淀粉损失。浸米时注意必须每2h搅动1次。。2.3蒸煮
蒸饭的甑桶是上口较下口大的木制或红砖水泥甑桶,钢板、铝板(厚5mm以上)制的圆桶形甑亦可。甑底有筛板(或甑篦),将浸泡好的米均匀铺在甑篦上,蒸气从下部进入穿过米层进行蒸料。蒸料时用大火,已沥干的大米要缓缓地铺入己园气的甑篦上,每次上料厚度不超过6em~10cm,待园气后再上第二层料,上满甑。园气后初蒸15min-20min,至饭粒变色,洒入不超过大米量的60%的40℃以上热水,边翻边洒热水,翻完后再园气15min~20min,然后再搅拌疏松饭层,洒入原料米量40%左右的热水,如还有白心,应再园气蒸20min左右,出饭率一般为215%-240%,(出饭率夏天 低,冬天高)。蒸饭质量要求外硬内软,内无自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饭蒸得不熟,饭粒里面有生淀粉,则淀粉的糖化不完全,还会引起不正常的发酵,使成品酒度减低或酸度增加,这样不仅浪费原料,而且影响酒质。但是,米蒸得过分糊烂也不好,不仅浪费蒸气,而且米粒易粘结成饭团,不利于糖化和发酵,蒸馏吊酒时容易沉淀锅底,造成糊味苦味,同样会降低酒质和出酒率(蒸熟后的米饭含水量约620/一63%)。2.4冷却
对冷却所用工具及配曲台应事先严格清洗灭菌。蒸后的米饭必须经过冷却,迅速把料温降到适合于发酵微生物繁殖的温度,冷却的方法按其用途可分为淋饭冷却法和摊饭冷却法(注意摊饭在配曲后不能洒水降温,否则易被杂菌污染)。一般使用冷风冷却摊饭法,把熟饭铺放在配曲台上摊开,用木耙推散,同时吹风,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要求是迅速而均匀,不产生团块。2.5配曲
将米饭冷却到320C-34℃时,按100kg米用翠微牌高效曲O.6kg,充分混拌揉搓均匀细致后撒播到配曲台上的摊饭中,分底、中、上3层撒播,每撒播一层都要用木锨翻饭2~3次,迅速堆成梯形(夏季厚12em-13cm,冬季20cm~25cm)。最后在梯形饭堆表层撇上盖面曲,夏秋季节用纱布或白布覆盖,冬春季节在布上或麻袋上盖上稻壳或棉被,保温至320C~34。C。2.6糖化
本公司采用箱上糖化、缸内糖化2种方法,现分别叙述如下。

6.1箱上糖化
米饭摊入配曲台上后就要防止低温,使其在32℃~
34℃之间糖化.上箱后夏天在5n8h,冬天10h-12h品
温开始上升。夏天经16h~20h品温可升至38℃,--420C;冬天需24h~26h,才升温至34屯-37屯。这时可以闻到香味,饭层高度微降,口尝有微甜味时(糖化时间最好为18h~24h,品温最高不超过38℃,如超过390C将造成酵母菌死亡)可迅速采取转坛等降温措施。出箱转坛前摊饭的pH值应调控在4.5~5之间,若pH值偏高可加入适量食用乳酸调节,同时以100ks米的摊饭量用翠微牌增效曲289,活化30min~60min,再与苹果一起均匀撒入摊饭。注意箱上摊饭入坛时不加水,每坛大约放入50kg原料米的饭料。将摊饭呈凹形松软铺于坛内壁,坛底米饭掏3个小孔,待品温升至37℃ ̄38℃,坛底饭窝小孔甜液达1/3时,闻有香味,口尝是甜的,糖化率达70%-80%时,按原料米重量加入120%~125%的纯水, 将饭冲匀,饭液离坛口25cm~30cm(糖化饭离坛口太满,产生的气体易冲破封坛的薄膜;离坛口间隙太大则会产气不足,发酵不良),搅匀后用薄膜密封。发酵时料液有轻微嚓嚓声,发酵成熟后无响声。2.6.2缸内糖化
每缸投入米饭量20kg~25kg,糖化入缸的温度视气温而定,天气寒冷可升至36℃~38℃.天气炎热可降至31。C-33。C(低于30。C入缸糖化不进心)。品温达到要求后入坛搭窝,先在洗净消毒后的缸底撒少量的高效酒曲,米饭表面也撒少量的高效酒曲,缸中间掏2/3深的小孔,成喇叭形状。便于增加米饭和空气的接触面,有利于好气性糖化菌的生长繁殖,也便于观察和检查糖液的发酵情况。
米饭入缸后要根据室温和气候冷热情况,适时用簸箕,纱布、棉布、谷壳、锯末等,采用堆缸、增厚或减薄保温物等方法,使缸内糖化饭保持适宜的温度(32。C~38℃),使糖化菌遇到糊化的淀粉料迅速地繁殖生长。一定时间内就有糖化菌白色菌丝在饭面上出现,同时分泌淀粉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糖。当饭温在32℃时要盖上缸盖,培菌糖化18h-24h,品温达到370C~38。C为最好(但绝不能超过39。C),此时可看到饭窝内出现甜液,闻有香味,用手捏是软绵绵的,口尝是甜的,等甜液在窝中已达小孔1/3,糖化率达70%-80%时,就可将浆水稀释。稀释时按前述每100kg原料米,加增效曲289与苹果一并兑入浆水,浆水量每缸10kg(浆水是用食用乳酸将酿酒用水调节pH值为7时而成)。若过早加水,则由于酶形成不充分,会影响出酒率;如延长培菌糖化时间,出酒率也低,且成品酒酸度高而风味差。2.7发酵
在缸内糖化成熟已补充增效曲与苹果,pH值达到4.5的料液要准备转坛,转坛前先在坛内加入大米原料量120%~125%的水(含转坛前的调浆水)使糖化醪温度降或升至34℃一37℃,每坛糖化醪为50kg大米料液,加水60kg-70kg。由于酵母的大量繁殖,进行激烈的酒精发酵便于温度迅速上升。当酒饭达到规定的35℃~38℃时,用木耙搅拌,俗称开耙,开耙的目的是使酒饭绝对不要超过39qC,同时降低品温,使坛中发酵程度上下一致,排出在发酵过程中聚集在饭盖下的碳酸气,同时供给新鲜空气,可以促进酵母的繁殖,并减少由于酒外露接触空气而造成杂菌侵入的机会,这是酿米酒的关键,也是酿米酒最重要的工序,若能顺利完成,目的已大半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