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馆藏德化古瓷器

 闲情偶的 2017-05-24


编者简介:

林泉高致,盛世收藏论坛“陶器、瓷器”版块资深会员。2007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3,462小时。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54件属于清宫旧藏),其中明代德化窑瓷器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从目前资料显示,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德化窖瓷器数量之大、质量之精,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


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像



明,高35.5厘米,宽11厘米


观音头发盘髻,戴风软披肩长巾;面庞丰腴略呈椭圆形,眼微阖,巧鼻樱嘴;颈脖及上胸袒露,横贯璎珞串饰;身着宽袖长衣,胸腹部正中衣带交结,双手藏于袖内做左拱势;圆肩修身,右部衣纹简练丰满,衬托出肌体的弹性感,左侧皱折迭起密集流畅,衣裳下摆翻卷边角起翘若迎风飘拂。长裙曳地,露一足。踏立于浮动的莲花之上,周下波涛汹涌、浪花激荡。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戮印阴文葫芦形“何朝宗”三字篆体印记。


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明,高19厘米,宽12厘米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露出,一手托如意,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可领略观音的肢体形态。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戮印阴文葫芦形“何朝宗”三字篆体印记。


德化窑白釉达摩坐像



明,高28厘米,底横13厘米,底纵9.5厘米


达摩光头赤足,面庞丰腴,大耳垂肩,头部略向右下低垂,双目圆睁,凝视下方,似静思冥想。身披袈裟,胸际袒露,拱手坐于镂雕透空的洞石之上。

达靡像是明清德化窑白瓷塑像中常见的佛教人物形象,故宫博物院即藏友渡海达摩立像、达摩坐像等十余尊德化白瓷达摩像。此像工艺精细,人物形象比例准确,神态庄重,衣纹雕刻线条硬朗流畅,充分表现出“一苇渡江,面壁九年”之达摩祖师具有的那种超凡脱俗、圣洁庄严之感,堪称德化窑白瓷塑像的杰作。


德化窑白釉何朝水款观音像


明,高22.5厘米,宽14.5厘米


观音游戏坐礁石上,头戴披风。生态静穆优雅,疑问刻画形象洗练。背有“何朝水”葫芦形戮记与“溥及渔人”方形戮记。


德化窑白釉弥勒像


明,高15.2厘米,底横13.5厘米,底纵11.7厘米


弥勒坐姿,光头大耳、垂肩,额际宽阔,慈眉善目,笑口大开。身披袈裟,前胸袒露,露出能容天下之事的大肚。右手持吉祥物放子右膝上,左手五指并拢放在半竖的左膝上,双足赤裸,靠坐于莲花台上。此像所塑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大肚弥勒形象,神态生动,雕工洗练,怫像袈裟衣褶深浅分明,为德化瓷塑佛像中之佳作。


德化窑白釉坐狮观音像


清,高19厘米,宽13.7厘米



塑像釉色白中泛青。头戴观音兜,长圆脸,弓形眉,眼睛微睁,神态怡然。身裹袈裟,下着长裙,裸胸佩戴项饰,手足不外露,结跏趺坐狮子座上。狮子卧于岩石之上,卷尾吐舌,一副乖巧安静的神态。


德化窑白釉塑贴螭龙执壶


明,通高15.5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9.0厘米


壸体呈圆筒形,小口带盖,壶身中部突起弦纹一道,壶柄和壸流分别为塑贴的螭龙形象。


宣德款德化窑白釉狮耳香炉


明,高8.3厘米,口径12.0厘米,足径9.7厘米



唇口,束肩,鼓腹,腹下至底足处微向外撇,圈足。足内暗刻篆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款。炉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莹润,白中泛黄。肩部左右各置一狮头形耳。整体造型大气沉稳,比例协调,其耳部的堆贴技法,是明清徳化窑瓷器中常用手法,将动物形象与器皿融为一体,构思新颖,搭配巧妙。


德化窑塑贴蟠螭瓶


清,高22.0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6.6厘米

瓶直口,细长颈,肩以下渐收敛,平足微外撇。通体施白釉,釉面莹亮。颈部塑贴一缠绕螭龙。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它不像明代那样因胎微微闪红致使釉呈“猪油白”色,而是釉色白中微微闪青,因此,与明代德化白瓷相比,缺少了温润感。


德化窑白釉划花夔龙双耳三足鼎式炉


明,高26.7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4.2厘米


炉造型仿商周青铜鼎式,平口出沿,口沿上置对称立耳,深弧腹,圜底,底下承以三柱形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青黄色。腹部外壁凸起弦纹两道组成装饰带,其间饰模印夔龙及回纹边饰。明清德化白瓷产品除实用器和各种文房用具外,还大置制作各神供庙宇厅堂陈设的祭、礼用器,如瓶、炉、尊、觚、匜、罍等造型、纹饰多仿自古代青铜器。


德化窑白釉刘海戏金蟾像


清,高12.0厘米,宽6.5厘米



刘海身穿布衣,笑容满面,右手挥动一串铜钱,俯身戏逗一蹒跚爬行的三足金蝉。据《列仙全传》载,刘玄英,号海蟾子,曾遇一道人索要鸡蛋十枚和十文钱,把一文钱放在几上,摞鸡蛋于其上,海蟾大叫:危险。道人说,人所在的名利场,才是危险的地方。从此彻悟修道。


德化窑白釉东方朔像


清,高42.7厘米,宽14.5厘米


此像为老者,大耳垂轮,长髯飘在胸前,穿双领长衫,头向左视,立于岩石上。据《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是西汉辞赋家,武帝即位时,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深受民间喜爱。


德化窑弥勒立像


清康熙,高17.5厘米,宽9.0厘米



此像为僧形,两耳垂肩,笑容可掬。袒胸露怀,大腹便便。双手捧腹,立于布袋之上。釉色纯厚莹润。据说唐末明州(今宁波)奉化有一神僧,宋赞宁《宋高僧传》载,布袋卒子唐天复年间(901-904年),北宋杨亿《聚徳传灯录》载,卒于后粱贞明二年(916年)。传其人为弥勒化身。北宋以降弥勒佛通常用布袋和尚形象表现出来,但己超出了弥勒作为未来救世主的含义,更多是象征吉祥与富足,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德化窑佛像


清,高18.3厘米,宽12.7厘米



此佛像为灰白胎,灰白釉,底部中空露胎,佛像头饰螺髻,方圆脸,长耳,双眼微阖,嘴角微翘,身披袈裟,右手带镯,双手掌心向上平放于腹前,盘膝而坐。


德化窑粉彩花果纹双耳瓶


清乾隆,高34.0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0厘米


唇口,短颈,斜肩,长圆腹,圈足。足内施白釉,无款识。瓶身以粉彩为饰,腹部近口沿三分之一处暗刻弦纹两道、回纹一周,将瓶身粉彩纹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绘瓜果,有石榴、佛手等。下半部绘各类花卉图案。弦纹处两端各置一耳,为铺首造型。瓶施彩均匀,色彩清新艳丽,构图简洁明快,有民窑器的朴实清新之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