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关系随笔1

 观海听涛1122 2017-05-25

    人际关系随笔

    我们每天都遇到许多选择问题,尤其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选择。

  太太经常问我,某某孩子要结婚了,我们该随多少礼呀?某某父亲去世了,我们该表示多少呀?过去我也把握不好这个尺度。不过,最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就告诉太太,把握好一个原则,那就是宁可多不能少!,做人要知道感恩,千万不能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感到寒心!

  记得《尚书》大禹谟中有一句皋陶的话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意思是:对罪行有疑问的人要从轻处理;对功劳有疑问的人要从重奖励。这是一个我国古代的司法原则,也是我们现在法学中一个重要理念。

  这个原理,是古人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冤枉一个无辜的好人,比放过一个坏人更不可接受!暂时放过一个坏人,并不排除以后发现了证据继续制裁!冤枉了一个无辜的好人,可能永远无法弥补。同样道理,怠慢了一个应该感激的人,比过多的感激一个人更不可接受。对于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我们的感激是对他的肯定,如果怠慢了,他就可能远离我们。失去一个帮助的朋友是巨大的损失,而且是难以弥补的!相比之下,过多的感激了一个人,损失的要小许多,而且,受到过多感激的人,日后还可能对我们更好!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也应该把握这个原则。那就是怨疑惟轻、恩疑惟重,也就是不要轻易怨恨别人,尤其是存在疑问的时候更要慎重,同时,对可能帮助了我们的人要知道感恩,无论帮助有多大,我们都要真诚的感激,宁可感谢的多了,也不能怠慢人家!

  其实,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等等多数人际关系中,无论是评价身边的人,还是历史上的,我们都应该注意这个原则!

  说到自己今天对人际关系的一点领悟,实际是和许多深刻的教训分不开的。所谓久病成医!过去自己年轻,工作有热情,也很努力,得到了许多贵人的帮助和提携。当时虽知道对人要感激,但由于阅历和经验的关系,或者没想到,或者没做到,总之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感恩之心表达出来,并让对方真正感受到,让一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感到怠慢!所以,也就自然的造成了一些误解和问题。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自己的思想也开始渐渐成熟,自己也有机会经常帮助一下别人。当在一些年轻人身上看到自己当年那不成熟的影子时,自己就开始反思自己当年的幼稚,于是,对那些年轻人也就自然体谅和关照了许多,并时常借题发挥的提醒他们一下。对于过去自己曾经怠慢过的老朋友、老领导,也找机会尽可能的去弥补。但是,想法要变成实际,毕竟还有一些差距,许多东西,已经难以弥补。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自己依然有许多新问题和新疑惑。正如孔子所言,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悟。而且,就算偶然的感悟明白了,往往也是暂时明白,所谓可道非常道也!

  中国有句古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也是这个道理。做人、做事只有设身处地,最好身临其境,才能真正领悟一些道理,这也是儒家恕道思想的根本所在(关于恕道、金律和霍布斯的维利坦,改日再详细讨论)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那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物的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也许心态正好相反,也就是不管下一步的发展演化如何,我们首先应该持一种宽厚的态度,也就是宁让天下人负我,我不能负天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