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中幽芳录》作者考

 星河异彩 2017-05-25
      关于《南中幽芳录》这一滇兰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本,一经面世就成为兰界关注的焦点,自从杨云先生1999年《大理古今名兰》出版后,兰界几乎一致认定,该兰谱作者为杨安道,在许多地方引用都认定杨安道为作者,但在我们接触到的材料和提供材料的李莼及后人的谈话中,多次提到该兰谱的作者应该是宝姬而非杨安道,李莼先生儿子李乾伟提到,老人去世前多次说起:“作者是段宝姬而不是杨安道,我以前所见过的一些宝姬的笔记中她对表兄杨安道在署名问题上的做法非常不满!一定要还历史一个公道!”
      《南中幽芳录》的作者是段宝姬,不是杨安道
      杨云先生在《大理古今名兰》中认为,《南中幽芳录》的作者是杨安道,我们认为是缺乏根据的。综观杨云先生的论述,并没有拿出杨安道是《南中幽芳录》作者的有力证据,而是根据张继白的序下的论断。仔细对照《大理古今名兰·南中幽芳录·序》和目前我们手上的李莼先生的手抄稿,有很大出入。
      《大理古今名兰·南中幽芳录·序》:
      “永乐壬辰春兰雪道人至兰溪, 赠兰室居士宝姬咏兰诗笺一册, 集诗百余首,词六十有奇, 皆安道、宝姬、桂楼及余所咏,余题书名《兰室诗》。安道知余好幽兰并书南中名兰三十八为谱,并赠宝姬、桂楼及余。余与兰雪道人、兰室居士年年以文会友,寄兰竹以雅兴,余亲绘南中七贤赏兰图及兰园赋,回赠三友,记云。继白识于望日。”
      而我们手上李莼先生的手抄稿的文字则比上面的要详细:“永乐壬辰春,兰室居士段宝姬为历代国王、清平官笔记手稿记事完稿而忙,邀请表兄兰雪道人杨安道至兰苑, 托其为居士抄写洪武年间居士所记名兰三十八谱,以其流利行书重抄, 以其书法留名于尾。段宝姬文、杨安道重抄咏兰诗笺一册,集洪武年间咏兰诗笺一册, 词六十有奇, 为兰蕙名家手稿,余题书名为《兰室诗笺》。
      安道知余自幼受父母爱兰之教, 知余好养幽兰, 常外出寻兰,并为余抄南中名兰上卷三十八兰谱而于生日以其书法为礼赠宝姬。余与兰雪道人、兰室居士年年以文会友、以兰竹为雅兴,余亲绘《南中七贤赏兰图》及《兰苑赋》回赠兰友而记之。”
      两相比较,在《南中幽芳录》作者的记叙上,前者说:“安道知余好幽兰并书南中名兰三十八为谱,并赠宝姬、桂楼及余”,毫无疑问,杨安道应该是作者。而从后者的行文中可以看出,杨安道仅仅是书稿的抄写者,真正的作者是段宝姬。同时文中还间接地谈到“段宝姬文、杨安道重抄”的原因:
      其一,“兰室居士段宝姬为历代国王、清平官笔记手稿记事完稿而忙”。
      其二,“以其流利行书重抄”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之所以托杨安道重新抄写,是因为他的字写得漂亮。
      所以,我们的看法是《南中幽芳录》的作者是段宝姬,抄写者才是杨安道。
      《南中幽芳录·序》原文辨析
      如果我们手上的《南中幽芳录·序》是最接近原稿的版本,那么《大理古今名兰·南中幽芳录·序》是一个残本的论断就可以成立,进而就可以得出其内容不足为信、《南中幽芳录》作者不是杨安道的结论。
      不论是杨云先生还是我们手上的文稿,来源只有一个:李莼先生的手抄稿。由于没有其他的资料佐证,李莼先生的手抄稿是一个孤证,加之老先生已经故去,只能做逻辑推断。
      首先,从时间顺序来看,《大理古今名兰·南中幽芳录·序》在1994年左右由李莼先生提供给杨云先生。而我们手上的抄本则是在2002年由李莼先生提供给中国第十三届兰花博览会(大理)组委会的。根据李莼先生的讲述,这些文稿在文革期间抄写在一些报纸杂志上,比较散乱。那么从1994年到2002年,经过8年多的重新整理,应该以最近的版本为准,所以我们手上的手抄本应该比《大理古今名兰·南中幽芳录·序》上的版本更接近原稿。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当初李莼先生并没有把手里收藏的全部历史资料给杨云看,只是选择了其中的部分给他并让他抄录了部分文稿,也就是与兰花有关的部分,但整个的《兰苑诗稿》只给了他一首《咏黑披风》,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对照《南中幽芳录》文本,其中的许多地方并不一致,这都是当初没有全部给杨云先生抄录所留下的痕迹。
      非常遗憾的是,就在2003年第十三届中国(大理)兰花博览会的第三天,李莼先生突然去世,他整理未完的《南中幽芳录》稿本成为残缺的稿本,此堪为兰界最大之损失!据李乾伟先生说:“父亲去世前说,他整理完《南中幽芳录》后将接着整理《南中幽芳录》下卷,因为老人已经找到部分残卷。”
      其次,2002 年,李莼先生在为《苍洱兰韵》所写的《段宝姬〈兰苑诗稿〉和〈南中幽芳录〉钞本保存经过》中,直接点明了《南中幽芳录》作者是段宝姬,杨安道是抄写者,“段宝姬的作品《南中幽芳录》共记录了兰苑中上品兰花八十品,分上下两卷。上卷是明洪武年间她所收集佳品名兰,由她记录花型态,她的表哥杨安道抄写。”在另一份手稿上,李莼先生还提到“在四十年前,在我居住的楼上,由许多与段宝姬有关的资料、她(段宝姬)的诗词手稿和部分藏书多保存在我家,直到文革抄家前”。从上面看出,李莼先生接触了很多与段宝姬相关的资料,且《南中幽芳录》的手抄稿也是出自他手下,那么他对作者的判断应该是最可信的。
      所以,基于现有的资料,段宝姬是《南中幽芳录》的作者。我们希望,有朝一日整理出《南中幽芳录》下卷文稿,使这一历史文献成为金璧,并告慰已故的李莼老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