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拔罐治疗颈椎病,细节尤其重要!请花一分钟了解下【颈椎篇】

 kjs999_com 2017-05-25


拔罐疗法为中医的精髓之一。拔罐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吸毒排脓,防病保健效果极佳。颈椎病患者通过拔罐治疗,可以使不适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拔罐分为两种一种是拔火罐,另一种是拔药罐。下面,康教授将为大家一一介绍如何运用拔罐疗法治疗颈椎病。

 

1
拔药罐
  • 第1种操作方法:

取羌活、当归各50克装入布袋内,将口封紧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后,再把合适口径的竹罐放入药液中煮15分钟,取出竹罐甩净药汁,迅速拔于大椎、风门、肩髃、颈夹脊上,5分钟后取下,每天拔药罐一次,10次为一疗程。

  • 第2种操作方法:

取威灵仙30克、当归20克、川穹35克装入布袋内,将口封紧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后,再把合适口径的竹罐放入药液中煮15分钟,取出竹罐甩净药汁,迅速拔于风池、大柕、风门穴上,5-7分钟后取下,每天或隔天拔药罐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 第3种操作方法:

取白芍50克、川穹20克放入布袋内,将口封紧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后,再把合适口径的竹罐放入到药液中煮15分钟,取出竹罐甩净药汁,迅速拔于大椎、肩髃、风池穴位上,5-7分钟后取下,每天或隔天拔药罐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
拔火罐
  • 第1种操作方法:

患者反坐在椅子上,将肩颈、背部充分暴露出来,施术者选取天宗、肩贞,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上述穴位上点刺,之后在点刺处拔火罐。每次留罐10-15分钟,每3天拔罐1次,去罐后慢慢活动头颈部1-2分钟,5次为一疗程。

  • 第2种操作方法:

患者反坐在椅子上,将颈肩、背部充分暴露出来,施术者选取大椎、颈夹脊,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打穴位局部,使皮肤发红并有少许渗血点,看后拔罐,以拔出少量血迹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3天拔罐一次,去罐后慢慢活动头颈部1-2分钟,3-5次为一疗程。

  • 第3种操作方法:

施术者选取患者的风门、肩井、大椎、颈夹肌,局部常规消毒后,然后拔罐,每次10-15分钟,每2天拔罐一次,去罐后慢慢活动头颈部1-2分钟,5-7次为一疗程。

第4种操作方法:施术者选取患者的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在阿是穴上点刺,之后在点刺处拔火罐。每次10-15分钟,每3天拔罐一次,去罐后慢慢活动头颈部1-2分钟,5次为一疗程。


延伸阅读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

2.运动疗法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3.牵引治疗

“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4.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5.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6.温热敷

此种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本法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7.手术治疗

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