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道长和仙兔龟龟在天台山过夏读书 道家认为养生驻颜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人皆是神仙的种子。唐朝就出了这样一位神仙道士,天台山隐居的高道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他是唐玄宗的老师,七十多岁时受唐玄宗邀请到京,看上去之如三十岁的壮年。京城的民众望其风采如现在年轻人追星,人多的堵塞了长安的大路。李白等追星族见不到,就干脆不远千里追到了天台。“留下琼楼玉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诗句。 司马承祯认为人的天赋中就有神仙的素质,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虚气”,就能修道成仙。血气充值好,自然皮肤润泽,驻颜自然的事情了。 首先要道法自然,心念清静。合于大道。 信 敬 第 一关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 断 缘 第 二 断缘者,谓断有为俗事之缘也。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恬简日就,尘累日薄。 收 心 第 三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欣迷幻境之中,唯言实是;甘宴有为之内,谁悟虚非?心识颠痴,良由所托之地。 简 事 第 四 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饮河满腹,兽不吝于洪波。 真 观 第 五 夫观者,智士之先鉴,能人之善察,究倘来之祸福,详动静之吉凶,得见机前,因之造适,深祈卫定,功务全生,自始之末,行无遗累,理不违此,故调之真观。 泰 定 第 六 夫定者,尽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搞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庄子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字则心也,天光则慧也。 得 道 第 七 夫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象,随迎莫测,影响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通生无匮谓之道。至圣得之于古,妙法传之于今,循名究理,全然有实,上士纯信,克己勤行,虚心谷神,唯道来集。 羽化为蝴蝶,破茧而仙。 仙是心灵和身体的自由,您自由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