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用药5大误区,不要再犯了!

 hltsg533 2017-05-25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医生苦口婆心,重复再重复,还是有不少患者对于用药方面存在着不少疑惑,甚至依然陷入了一些用药误区。以下给大家整理了高血压用药10大误区,再次提醒各位高血压患者朋友一定别再犯错了。

误区一:不愿意过早服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是年轻人,二、三十岁就被诊断出了高血压,然后他们不愿意服用药物,担心降压药物会产生“抗药性”,如果过早服用,以后年纪大了,再用药就会无效,所以趁现在症状还不是很严重时就不用药,这是个非常错误的想法,而且十分危险。

首先要给大家明确:降压药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血压升高会损害到身体的其它脏器功能,如心脏、大脑、肾脏、及全身无数的血管等,血压控制的越早,就越能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的损害,远离危险事件的发生,如果脏器损伤后才开始服用药物,就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了。

高血压用药5大误区,不要再犯了!

“那怎么有的高血压患者不需要服用药物呢?”

的确,有的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在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二降压达标后,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甚至于不需要用药。注意!这里是一定要在你的主治医生指导下进行,其他患者肯定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误区二:自行购买降压药

有些患者不按照医嘱服药,而是按药店或同样患有高血压病友的推荐来买药自行服用,有的还偏心广告中的“好药”,还有的患者觉得价格越贵,效果越好。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不安全的。

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的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症与不良反应。在医院医生给患者开出的降压药物,是经过医生判断、做了必要的化验检测,根据患者个体的病症对应的降压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误区三:根据感觉来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测量出来的,并不能靠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有的高血压患者因为患病时间过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即使血压增高,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不适。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复诊时也方便医生调整个体方案。

高血压用药5大误区,不要再犯了!

误区四:血压降的越快、越低越好

有的患者认为血压高了,要立即将血压降下来,其实不然,除非是血压急剧升高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必须快速将血压降下来,其他情况下血压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来降压。如果血压降到过快、多低,很容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

还有的患者为了快速降低血压,要求医生给自己通过输液来降压。这里我们要明确,除了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患者是不需要输液降压的。

高血压用药5大误区,不要再犯了!

误区五:过分依赖天然降压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一些纯天然的食疗降压法无毒,也不会存在不良反应。我们在之前的专题也介绍过天然降压食物及高血压患者适合吃的饮食食谱。大家要知道,这些是在纠正你平时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的高血压患者平时不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在高血压治疗的漫漫道路上,除了坚持服药以外,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都是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的,但这只是辅助降压的一种必要手段,而不是让患者停止服药,这点大家一定要分清。

高血压用药5大误区,不要再犯了!


更多心血管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心一康 ahea-xy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