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粽子讲究多
粽叶 市面上的粽叶,一般有新鲜粽叶和干粽叶两种。其中干粽叶更香,包时也更易操作,但使用之前需要浸泡较长时间。这两种粽叶都要尽量选宽叶面的,以叶片完整无破损为宜。选购粽叶时,要看粽叶柄头,一般好的粽叶柄短,粽叶中间的筋包起来不易断,反之长柄的粽叶中间那根筋比较硬,包起来容易折断。要避免买到霉变、有虫蛀痕迹的粽叶,以及经过化学手段加工过的返青粽叶。
粽绳 市面上的粽绳有多种,最好选用天然材质的粽绳,如粽叶绳、天然的棉绳、麻绳,避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塑料绳或尼龙绳。因为经过长时间高温加热,塑料绳、尼龙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渗入沸水及粽子里。
糯米和馅料 对糯米的浸泡处理很重要,只有浸泡充分的糯米包出的粽子才更好吃。至少要提前一天把糯米泡上,泡足12小时为宜。用足量的清水浸没糯米,泡的过程中可换次水。馅料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喜好,提前准备好红枣、蜜枣、豆沙等食材。
包制方法 取两片粽叶,毛面相贴,反向相叠,从靠右三分之二的地方对折成60度角左右的倒漏斗形状。为了防止漏斗尖漏米,可以先放一颗红枣在漏斗尖处,然后放入一小半糯米,再放两颗枣或其它馅料,上面覆盖好糯米,压实后与漏斗口持平即可。
裹粽叶时,左手握住粽体,右手将粽叶紧贴米料,严严实实地覆盖住、压平;用右手将右叶边向下折,并赶快用左手手指压住,然后迅速把左边的叶向下折,并用左手大拇指压住,折好后的粽体背部呈正三角形状。最后,右手将粽叶多余的部分捏住,顺时针紧靠粽体旋转包裹,形成一个尖角,多余的叶角贴紧粽体,用绳子将粽体捆绑好即可。
健康食用粽子有讲究
1.一次食用最好不超过两个
对于清香可口的粽子,一些人往往没有节制地大量食用。其实,营养学专家认为,粽子的主料为糯米,具有黏度大、不易消化等特点,过多食用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尤其是一些油腻的肉类粽子,过量食用后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所以,食用粽子一定要适量,一次食用最好不超过两个。
2.如何解腻味、促消化
糯米的油性和黏性都较大,在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哪些食物以解油腻、促消化呢?营养学专家认为,在食用粽子时,可以搭配淡茶、清淡蔬菜或水果等,这样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3.哪些人群需要慎食粽子
如今,市面上粽子的品种多种多样,肉粽、豆沙粽、板栗粽、红枣粽、鲜花粽等琳琅满目,咸的、甜的、荤的、素的等多种口味应有尽有。需要注意的是,粽子品种繁多,但并非人人适宜。
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来说,吃过于油腻的粽子,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吃含脂肪较多的肉粽,会加重心脏负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不要食用粽子,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此外,老人、儿童不宜多食粽子。
全方位挑选健康粽子
1.观色、煮沸、闻味 鉴别出“返青粽叶”
想要鉴别出“返青粽叶”,可以通过观色、煮沸、闻味等多招搞定。首先是要仔细观察粽叶的颜色,正常粽叶颜色呈现暗黄色,而返青粽叶多呈现鲜艳的翠绿色或青绿色。其次是对其煮沸,正常粽叶煮沸后,颜色多为褐色,水呈现淡黄色;而返青粽叶经煮沸后,颜色仍然为鲜艳的绿色,水呈现浅绿色。三是闻粽叶的味道,正常粽叶煮熟后味道带清香,而返青粽叶则带硫磺味。
2.仔细查看保质期 切勿购买过期粽子
在购买粽子时,一定要仔细查看粽子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切勿因一时疏忽而购买到过期粽子。此外,对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识不规范或缺失的粽子,最好不要购买。
3.留意是否胀气及口味异常
在购买或食用真空包装的粽子前,一定要留意真空包装是否存在胀气、漏气问题。此外,在煮好粽子食用前,还要留心口味是否发生了变化,一旦粽子出现发酸、发苦等口味异常现象,切勿食用。
4.选择正规厂家
选择正规厂家或超市所售包装标识齐全的粽子,这样的粽子品质较为有保障,不要选购缺乏厂名、厂址、保质期的“三无”粽子。
宗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