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掌功法有“六脉感应”乾坤掌功法处处贯穿着掌的感应。掌间的感应是它的基本功法。掌体感应是它的扩展之一。六脉感应原属掌体感应的一种,由于它具有独特的作法和功效,已由掌体感应中分出成为乾坤掌功法的一个独立的分支。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六脉感应的作法。六脉感应的作法写中医四诊中的切脉的形式相类似。自己给自己做时,可将一只手的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分别压在另一只手腕的寸、关和尺的部位。给他人做时可同时将左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压在对方的右腕和左腕的寸、关和尺的部位。然后应用举、按、寻等切脉手法,察看左右腕寸、关、尺六脉的浮、沉、迟、数、虚、实等种种脉象口中医切脉的目的只有一个,在于取得信息,诊断疾病。六脉感应法是先取得信息,判断病气之所在;然后依据信息的节律,确定六指压寸、关、尺的节律,作有节律的压指。从六脉中选择与病气相关者作为压指的重点,进行指脉感应。所以六脉感应是既获取信息,又进行反馈的一种方法。 乾坤掌功法认为,既然体内腑脏疾病在手腕上的寸、关、尺部位能够有所反映,它们之间必然有某种沟通内外的气脉的通道。依靠这些通道,一方面可以从外部体察腑脏的疾病,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借助于这些通道从外部对腑脏进行保养和调理。引导脉象向正常状态恢复。如脉象数,引导其向缓慢,脉象浮,引导其向深沉。指尖与脉位之间感应所用的方法均采用乾坤掌基本功法中的四功和八法。中医切脉,指尖一直不离脉位。六脉感应,指尖既可以压着脉位(类似于合掌功),又可以离开脉位进行感应(类似于感掌功)。做六脉感应的时候,在左右手寸、关、尺六个脉位进行感应,是应用压法感应,还是应用离开脉位的对法感应并不要求六个脉位采取一致的做法。通常是根据六脉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六脉采取不同的感应方式,使六脉的脉象趋向于正常的状态。 六脉感应的作法细节,至今大部分已经失传。只留下这方面的一些传说。相传先祖中掌握六脉感应功法的名医,给人看病有的时候在切脉之后不再开药方,叫病人回家。病人回去后病渐渐痊愈。闻者以为妄言。都认为再高明的医生切脉之后,诊断了病情,接着总要开药方,针灸,才能治病。只切脉,没有治疗,不可能痊愈。事实上这里正是应用了六脉感应的方法。这种方法从表面看好象仅仅是切脉,只作了诊断,而实际上进行了诊断与治疗两个阶段。了解乾坤掌功法基本常识的入,观看六脉感应的操作过程,不难看出它与一般中医切脉的区别。 六脉感应法在清末民初尚有人掌握应用,近几十年来已不大有人使用。用现代的学科分类的概念看,六脉感应法应属于中医诊断学与气功医疗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因此,掌握六脉感应法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中医的基础,一个是气功的基础。如果有具备这两个基础的人能在六脉感应方面做一些探索,或许能使乾坤掌功法的这一分支发扬光大。 发布于2012年02月23日 16:39 | 评论数(1) 阅读数(688) 上一篇:那些不为人知的“鼠人”运势总概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