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你的人品

 信息宝库 2017-05-25

一个人对待弱者的态度,就…

来自有书

00:00 18:36

文 | 井姑娘 · 主播 | 姗姗

▲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读完《蒋勋说文学之美

    更多快看视频,可在应用商店搜索“有书共读”APP


各位书友们,大家好。


白居易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矛盾的人,他可以写《卖炭翁》这样的诗为民间疾苦发声,又能写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阳春白雪的句子,感觉像是杜甫与李商隐的合体。


现在请翻开《蒋勋说唐诗》第158页至第196页,边阅读边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白居易会这么矛盾?

2.你最喜欢他哪一首诗?为什么会打动你?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乱频发,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战事。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刚由彭城县令升任徐州别驾,见战事吃紧,便送儿子到南方避乱。


年幼的白居易从此经常南北奔走,触目之处,无不是战乱和苛政下挣扎呼号的黎庶,无不是骨肉分离的创痛和苦难。


也许从这时候开始,百姓的悲苦和凄凉,就砌入了诗人最初的记忆背景,成为他很多诗歌中不变的底色。


关于白居易的写作,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他写完诗以后,要拿去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只要老太太有任何字听不懂,他就开始改。


白居易对自己的创作对象有清晰的界定,写的东西要让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懂,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心愿所在。他觉得他的文学如果只满足上层阶级,没有意义。


白居易的写作理想是成为民间的发声者,成为民间的代言人。大家在读白居易的一些诗的时候,会觉得他在努力避开一些生僻的字。


所谓”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卖炭翁》是白居易非常著名的一首诗。


一开头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有一点像民歌,一个卖炭的人,砍下树,然后在山里面烧成炭。


“满面尘灰烟火色”,烧炭当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两鬓苍苍十指黑”,形容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都是黑的。


这样一个辛勤劳动的老人,“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来的钱能够做什么呢?也不过就是吃饱饭,有衣穿。


这几乎是比汉乐府还要浅白的文字,我觉得白居易选择这种书写方式,是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


托尔斯泰曾经为创作了《战争与和平》而困扰,他觉得现实中有的人连生活都难以维持,而他的文学没有关照到这些。蒋勋先生称其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与自我道德批判,里面有一种不安的情绪。


我们不能说这一定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文字修辞也是重要的。但当知识分子有这样的自觉时,是一个时代中非常动人的一件事情。


在读到白居易的《卖炭翁》时,我们大概才了解到“古文运动”绝不应该只是当成文学运动来看。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社会悲惨现象,原本阅读文学的人都是试图要读到美,白居易要做的,可能就是要让读者心里不安。


可以想见,此时一种关注百姓的社会思想在慢慢完整起来。像白居易一样的知识分子,努力让自己接近可能他们已经有一点远离的民间,开始用自己的良心去做记录,要让人们知道当时底层人的生存状况。


文学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文学有另外一个职责是真正使人类的灾难、苦难、孤独和寂寞被人听到,而不是仅仅去歌功颂德。普通百姓,不管是捕蛇的人,折臂的人,还是卖炭的人,都有机会变成中国文学的主角。


知识分子成为普通百姓的代言人,他们构成了唐代非常重要的道德自觉的力量。






蒋勋先生在书中故意把白居易某些大家很熟悉的绝句与他的乐府诗做对比,从中可以看到两个白居易。


有些诗句几乎不能想象是白居易写的。比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还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很讨厌自己写这种诗,他觉得他应该去写折臂翁,不应该写这种小资情调、风花雪月的诗。他觉得文学应该直接让人家知道,看完以后可以做什么,譬如说可以去孝顺,去爱国。


蒋勋先生不完全赞成他这样的说法。蒋先生认为,文学的功能在社会里是非常多重的。如果要求文学艺术必须直接对社会有所改善,有可能真的变成教条。


白居易是真正道德上有觉醒后才写的《卖炭翁》,如果没有道德的觉醒,《卖炭翁》会变成样板戏。


真正的道德自觉不应该是样板,应该是真正从每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生出的自觉。一旦变成样板是蛮可怕的,因为会作假,也有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尤其在穷困和没有人性的年代。


我们在读白居易的时候是非常矛盾的,替他矛盾,也替自己矛盾。这种矛盾更突显了白居易的丰富,他两面都有,社会意识与道德主张这么强的诗人,竟然有如此浪漫的部分。


白居易的矛盾是我们心里的矛盾。我爱美,爱美不见得与社会道德感冲突。也许正是因为爱美,刚好希望社会有正义与公理。






写《长恨歌》时白居易大概三十岁左右,在陕西做一个小官,听到别人讲五十年前唐明皇与杨贵妃是经过这一带到四川去的。


安禄山造反之后,战争发生。有一天早上,皇宫宫门打开,一队人马朝西而去。老百姓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密报来了,潼关失守,京城即将不保。


皇帝匆匆忙忙带着重臣、贵妃,由三军护卫出城逃亡。到了马嵬坡,军队发生政变,杨贵妃被赐死。这样一个事件,在当地一直在传述,五十年后,白居易写了《长恨歌》。


《长恨歌》篇制宏大,内容的时间跨度为二十年,而地域则由长安到蜀中,由人间到仙境。全诗结构清晰,首尾完整,情节曲折多变,富有传奇性,语言流畅清丽,抒情性强。


诗歌的前半部详细地刻画了明皇重色,杨妃专宠,不恤国事,纵欲行乐,终于乐极生悲,安史乱起,马嵬兵变,生死相隔,批判玄宗重色误国,表达了创作的主观目的。


但随着下半部的展开,死别入蜀,明皇归京,辗转夜思,太真惊梦,殿中寄语,诗人逐步淡出批判的主旨,转而以浪漫的手法,加入民间传说,表现李、杨二人天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痛苦,歌颂两人坚贞的爱情。


我每每读《长恨歌》,内心有如江河奔腾。


既惊艳于杨妃的美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感叹唐明皇对杨妃的宠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又为杨妃被赐死、长生殿内人鬼情未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深情感动不已。


我相信,大多数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与感动。我们每一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期待,也都感觉到生命里面如果有过这样的爱恋,大概生命是可以没有遗憾的。


我们最后并不见得一定要坚持这个男子是不是唐明皇,也不见得坚持这个女子是不是杨贵妃,白居易已经远远离开了这两个人的故事,而变成去描述人世间不可磨灭的真情所在,这才是这首诗感动了这么多人的重要原因。






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因主张用强硬手段剿灭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势力而遭到藩镇的嫉恨,竟然在上朝途中遭到刺客暗杀。事发之后,朝野震惊。刺客的主使其实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朝野上下却无人敢言。


此时白居易已经不再担任谏官,可是他激于义愤,不顾自己的职责所限,上书朝廷要求捉拿凶手。他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入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旋涡中,成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牺牲品。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最后是一个孩子大胆地说出了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皇帝没有穿任何衣服。安徒生并没有说这个孩子的结局怎样,但是白居易用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我们讲真话的结局。


他的奏章发出之后,权臣十分不满,给他安了一个“越职言事”的罪名,要处理他。大概别人觉得这个罪名还不够重,于是又添油加醋说,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落井而死的,可白居易竟然还写了《赏花》《新井》这样的诗,明显是不孝,于是两罪并罚,白居易一夜之间,便由万众瞩目的天子脚下,被贬到了枫叶荻花的江州做司马。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在江州的日子,大概是诗人人生中最悲苦的一段岁月,被贬官又生病,心情寥落;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地方偏远,环境艰苦;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即使喝酒也常常是一个人在喝,偶然有一个朋友都会很珍惜;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所以这个朋友要走,诗人心里很难过。


“忽闻水上琵琶声”,突然听到邻船传来动听的琵琶声,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这个曾经色艺双绝名动京城的琵琶女给终岁不闻丝竹声的诗人带来了些许安慰,但是更多的却是让诗人更真切地感觉到被贬谪的悲凉和无奈。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本来听了琵琶已经非常感伤,又听琵琶女谈了自己的身世,诗人很难过。


于是最重要的句子出来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个秋夜,同样的漂泊憔悴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了一起,两个不相识,但是也不必相识的天涯沦落人,用音乐和诗歌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互诉悲苦人生。


到今天,我们还是觉得这首诗很美,因为它变成了人生中最感人的东西,在很多旅途当中,碰到第一次见面的人,然后谈到生命里面最深情的部分时,我们都会想到这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会感觉到,陌生会变成熟悉,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生命的默契。


长按扫描,听蒋勋讲中国文学之美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