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太极拳12式动作详解(后附视频)

 吴氏太极人 2017-05-25
前言

吴式太极拳十二式是关振军先生创编的一套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及养生人士的简短套路。小编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发,以供初学太极拳的朋友练习分享!


吴式太极拳十二式动作详解
这套中老年传统吴式太极拳的架式共十二式,八十八动,每式动作均为双数,最少的二动,最多的十四动。预备式无动作,不在十二式之内。
0
预备式
释名:凡演练拳路开始之前,都要有所准备,以唤起全身各部注意,集中精神从事运动。吴式太极拳内外兼修,身心并重,尤其重视心意作用,预备式就是要调心,调身,调息,以做好行拳的准备。
 
  
(图解)面对正前方(正南)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对齐。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对大腿外侧,中指尖贴风市穴,头顶正直,舌抵上颚,两眼平视正前方,下颚微收。(眼光落在前方约十五米左右地面)体重平均在两脚,意在两掌指尖。此式要求:
   
1、调心,摒除杂念,渐渐入静;
   
2、调形(身)全身 放松,全身骨节松开,肌肉不许有丝毫紧张; (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溜臀、裹裆、顶头悬,做到太极拳九大身法的要求);
   
3、调息, 呼吸自然,平稳顺畅。
   
心静下来之后,凝神于耳,听到心跳,精神内固,意守丹田。自然起到呼吸匀细深长。经过静立三调之后,使身心达到虚静松空的境界,全身舒服,无可名状,久练之,运动起来会产生“松空圆活”之妙趣。此式实际上就是吴式太极拳的静桩功、无极功。太极拳以静制动,可防守六面劲,太极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太极拳的一切变化都是从此势中来。
1
第一式    拦雀尾(十动)
第一式    拦雀尾(十动)
   
释名:吴式太极拳中将敌人的手臂比作雀鸟之头尾。把自己的手臂比作绳索,用来缠绕对方的手臂,上下左右前后旋转,故取此名。此式为体用兼备之着法,是吴式太极拳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健身防身都有极强作用,必须精炼纯熟。
   
一、两臂前掤:松开两肩,意想两手食指接地,两臂自然向前飘起,到与肩同高、同宽,两手虎口对天,而后两小臂外旋,使两手掌心朝天,两眼向前平视,意在两掌心,掌骨前节有力,有托天之意。
二、两掌下采:两掌向内翻转,使手心朝下,如抚在一个大球的球面上,而后徐徐下落,到手与脐平时,屈膝下蹲,两膝与两脚尖垂对,小腹微收,同时两肘后撤,坐腕,两掌落在两胯外侧,掌心朝下,大指对风市穴,其他四指朝前,重力分落两脚,意在两手臂外劳宫穴,眼神平视正前方。
此动亦为吴式太极拳桩功之一,名之为“六弧桩”,(下肢、胯弧:大腿与躯干呈弧形,膝弧:大腿与小腿呈弧形,脚弧:脚面与小腿呈弧形,上肢、腋弧:大臂与躯干呈弧形,肘弧:大小臂呈弧形,腕弧:手背与小臂呈弧形。)收小腹,竖腰立顶,意守丹田。此桩功对力量的锻炼和丹田聚气的锻炼,收效极快,对稳固下盘有良好的效果。心意不论是上掤还是下采,两臂起落均不能失去掤劲,才能发挥技击作用。
   
注:以上两动在众多太极拳套路中叫做太极起式,或依古谱叫开步提手,吴式太极拳老架,将这两动列在揽雀尾一式之中。
   
三、左抱七星:接前式,重心移到右脚,左膝与右膝相贴,左脚向前踏出一步,脚跟着地不着力,脚尖翘起,回勾鼻尖,同时两掌走外弧向前合抱,左掌划大弧向前方掤起,手掌侧立,掌心朝后略斜,拇指与鼻尖对正,右掌划小弧移到胸前,中指对左臂弯,掌心侧朝下。这时为右坐步,重心完全在右脚,意在右肩。眼神从左手大指上方向前远
视。此动定式中,头、左肩、左肘、左手、右胯、右膝、右足,人体之七大部位成北斗七星之形势,故曰七星式,左手在前为左抱七星,右手在前为右抱七星。此动动静相间。
七星式为吴式太极拳最重要桩功,为拳之基础,久站此桩内劲出,方可得吴式太极拳精髓。若无桩功内劲,练拳数载也是划道道而已,真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抱七星在技击上是破解对方进攻,又为发放击打对方做准备。如对方右拳击来,我则划一个左肘粘其右肘,并以左腕粘其右腕,使对方右臂不能弯曲,此时对方即被掤起。
   
初学吴式太极拳者,练习左抱七星时会感到右大腿和小腿发胀发热,站桩到一定时间后,右腿会打
   
哆嗦,请注意休息调整,左右抱七星可交替练习。
   
此动有三点须特别注意:
   
1、注意全身动作要有协调性、统一性,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有左就有右,有上就有下,左右两
   
手要同时动作,有相互平衡相互依存的作用,不能一手动作,一手停顿,或合抱、或分张,都是同时动的。
   
2、重心右移时,鼻尖对右脚尖,尾闾对右足跟,全身重心垂直落地点不能再脚跟正中,更不能落
   
到脚外侧。而是在右脚跟内侧,照海穴下方,不然就会形成右胯外移凸出,扭着身子向右歪斜,十分难看,劲力也就不能协调。
   
3、脚下步法,无论是进是退,或是横移,都要虚脚先向实脚靠拢,两膝相贴之后,才能迈步或撤步,以保证行动时,重心的稳定及行拳动作平稳、协调与灵活。
   
(现在对以上各点作了具体说明,以后凡是遇此类动作,不再详谈)
   
四、右掌打挤:
   
1、曲臂胸前:身躯之中轴微右移,两臂内合,右掌前移至左手脉门,左肘似划一小圈,左小臂自动横于胸前,左掌心朝后,指尖朝右,右掌心朝前指尖朝天,食指尖与鼻尖前后对正。
2、左脚逐渐放平,左腿屈膝前弓,右腿在后伸直,成左弓箭步,重心在左腿,眼神从右食指上方向前平远视,意在脊背。用法:此动名“推切手”是为挤劲;可发人。拳谱云:“挤要横”是指我要用挤劲发人时,先以左小臂横开对方胸前,再以右掌向前推至左脉门处,同时速变右坐步为左弓步,脊背微微后倚。这时对方跌出或仰面摔倒。注意:发之于脚,全身要形成一个整劲,手臂是在腰胯催动下前进的,也就是拳谱所云:其根在脚,发之于腿达于脊背,行之于手。发人之时,气势澎湃,如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五、右抱七星:眼神看西南方,右脚跟回收脚尖朝正西方,身体右转。右手食指引导,用身躯的中轴旋转,带动手与脚。右掌根沿左掌大指向右前方移动,掌心朝下,指尖朝前,这时以右脚跟着地不着力,脚尖翘起,回勾鼻尖。同时,两掌翻转,变右掌在下,左掌在上,翘右脚尖时,左掌下压,右掌向上前掤右掌心朝上向后,左掌心朝下向前,同时竖腰立顶,眼神经过右手食指上方看正前方,意在左掌心。
此动技击作用有二:

其一对方从我右侧击来,我以左手接住来手,以右掌外沿劈击对方颈部,实际就是一个转身措掌,左手回拉右掌前击。其二:我转身后,如对方以左拳击来,我翻双拳成琵琶式,以右手下划,托粘其左肘,以左手翻压其左腕,拿其反关节,使其左臂不能弯曲,此时对方被拿起,我则控制住对方,可任意发放。此动注意之点出与左抱七星相同处之外,还有两点须注意:

1、右转时,身体重心仍在左脚,这是吴式太极拳的一个特点,转身时身体重心不变,以实脚辗转。

2、动作一定辨清阴阳,阴静阳动,动意在阳手,阳手先行,阴手随之,阳手发力阴手打人,这是太极拳最基本的理论,也是最奥秘的最核心技术。明白掌握这一理论,并能熟练而巧妙地运用,才算是太极拳入门了。这里先简单的提示一下,到搂膝拗步一式中,再详细地讲解。
   
六、左掌打挤:
   
1、身躯立轴微向左转,两掌微微内合,右肘向外划小弧,右小臂自然横于胸前,右掌心朝后,同时左掌前伸,落于右门脉。
2.右脚放平,右膝前弓,左腿伸直,身体成右弓箭步重心到右脚,两眼从左食指上方平远视,意在脊背。感觉用法与右掌打挤完全相同,只交换了左右手、左右腿。青壮年悬技击,往深里学,应知先师王培生宗师留下的歌诀:“挤劲夹脊找前脚”怎么用?如何一发劲就能把对方发出去。最深层的奥秘在前脚发平。这就涉及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先练好步法。
   
七、右掌回捋(坐步捋揽)
   
1、右掌向前方舒伸,翻转小臂内旋,变掌心朝下,左掌随右掌翻转变成掌心朝上,食指中指抚在右腕脉门上,重心仍在右脚。
2、坐身后移变右弓步,为左坐步,左膝屈蹲,右腿伸直,右脚跟着地,翘右脚尖,双手随身后移,向后回捋到右肘到身右侧肋骨旁,翻掌变右掌心朝上,左掌心朝下左中指无名指抚在右脉门上。双手翻即如抚鸟雀的头尾。
   
八、右掌掤挒:
   
1、沉腰坐胯微左转,以腰胯牵动双掌向左划弧,使右手移至左肋旁,食指尖对正南方。
 
2、右脚放平,腰微右转,屈右膝,舒直左脚,身体由左坐步变为右弓步,腿、腰、臂膊一齐动作。以腰胯推动右臂右掌向右前方划弧移动至右臂伸直。右手大指与右脚小指上下成一条垂直线为度。右掌心向上,指尖朝前,左手掌心朝下,中指尖抚在右脉门上,眼看右掌食指尖。小腹向左向后,之后再向右向前扭转了一圈,最后右手前伸,左脚后蹬,手脚相分,竖腰立顶。这一动是用卷措锤法,把对方掀起扔出去。
   
九、右掌后掤(反采)
   
右肘松力,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右后方走外弧线移动,左掌以四指指尖抚右脉门随右掌移动,右掌移至右耳上方,与此同时,左膝松力,向后坐,形成左坐步,右腿伸直,脚跟着地,脚尖翘起,重心在左腿,两眼注视右掌食指尖。意在右掌心。

注意:右掌向后划弧线之前,一定要踩地,右脚再向下沉站稳,这是吴式太极拳动作最典型的“重中重”。这一动是将对方连根拔起,或让其向前倾跌,或将其抡起扔到身后。注意:本动的外三合,是指右肘与左膝从身后相合相对左腿发胀发热,右掌心发热而达到练腰练腿的目的。此动腰注意腰、腿、手全身协调配合,臂随身转,同时还要自传,这是吴式太极拳又一特点“双轴运转”。
   
十、右掌前按:
   
1、腰微松,左脚再下沉,右肘尖微向下松垂到右大指肚对右腮旁(地仓穴)。

2、而后右脚尖向左扣转,使脚尖对正南,左掌仍扶右腕脉门处。右膝微屈,重心落在右脚,左腿伸直,左脚位置不变,两脚形成丁八步。
3、之后,左脚跟自然收回,脚尖朝南,着地不着力,成左虚步,右掌向正前方推出。注意:此动看似手脚在动,其实是中轴转动,带着手脚自然转动,似门轴转带动门扇门边转。脊背后倚,为武术中退身留手的动作(王洪鄂语),这是此动作的难点,须慢慢体会,
   
反复练习,才可功夫上身。

2
第二式    斜单鞭 (四动)
释名:拳术中将手臂击人称之为鞭,是比喻。单鞭是单手做鞭击,双鞭是双手左右分击。同时双膝弯曲做骑马蹲裆式,正而不偏。斜单鞭表示其方位为斜角的单鞭式。此式是将竖腰立顶下蹲动作时的身躯喻为鞭竿,展开两臂的动作喻为鞭梢,即以鞭竿坐劲而力贯鞭梢之意,故取此名。一般教材中,大多数老师都把此式作为两动(右掌变钩,左掌平按)来教,为了严格训练外三合,我按王培生宗师的传授,把此式详细地分为四动来讲。
 
一、推掌开步,松腰沉胯,右脚再下沉踩地,立轴向左旋转,带动右掌向西南角推出,同时左脚东北角后撤一步,重心仍在右腿,左脚尖着地不着力,为虚步。

二、右掌变钩,右腕松力,右手五指由小指开始,一次下垂: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变钩手,右腕向上提凸起,钩尖向下松垂,视线在右腕,同时,左脚大趾、二趾、三趾、四趾、小趾逐次着地放平,身体重心向左移动。松沉右肘、弓左膝,松右肩、沉左胯,重心移到左腿。
   
三、左掌平移,重心完全移到左腿后,立轴向左旋转,带动左掌向左平移,身体重心再移回右腿,身体躯干带动左手打一小圈,此为蓄力,这是拳谱上所说的,主宰于腰而形于手。
   
四、左掌平按,身体重心再移到两脚中间,两腿成马步,竖腰立顶,右钩外撑,左掌立掌后向左按出,眼看左手食指。在吴式太极拳老架中,单鞭反复出现十二次,可见它的重要,右手撮钩,既能击打人面或下颚,又有钩挂作用,又能立腕击发,左臂滚转,可运化对方劲力,又可翻砍,击发对方。单鞭最大的作用在于活泼腰脊,练出全身的整劲。
3
第三式    云手(六动)
释名:此式双臂在腰脊转动的带动下,上下循环运转,回旋缠绕速度均匀,动作绵绵,好似天空的行云飘舞,故取此名。
   
此式为全身动作,对于保健和技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左掌下捋,右掌平按,蹲身开步,重心移到右脚,转身45度面对正南。左脚随身收到右脚跟,随即向左横开一步,转身同时左腕松力,左臂在腰脊向右转的带动下,左掌由食指引导向右下移动,掌心向右,经左膝弧形移到右膝前上方,同时右钩变掌,以食指引导向上向右方伸出,翻手变掌心朝下平按,指尖对正西。右腿微曲,左腿横向伸直,左脚为虚,左脚尖对正南,重心在右腿,眼看右手食指,
   
二、右掌下捋左掌平按(立身跟步),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到重心完全移到左脚,同时两掌随身躯而旋转划弧,右掌向下向左划弧过右膝到两腿中间,变手心朝后,指尖朝下,同时左掌向上向左划弧到左小臂直立,立掌指尖朝天,手心朝前;随即以左脚为重心立轴向左旋转,身躯带动两臂划弧旋转。左掌旋转着向左伸出平按,变掌心朝下指尖朝正东,同时右掌向左向上划弧旋转,到右膝下,掌心朝上,指尖朝正东。同时左脚下沉蹬地,左腿稍立直,右脚向左脚跟靠拢,右脚为虚步,重心在左脚,此为立身跟步。 


三、左掌下捋右掌平按,蹲身开步,重心右移,逐渐移到右脚,左臂随身躯右转向下。向右旋转划弧,左手划弧到两腿中间,变左掌心向后,指尖朝下,同时右掌向上向右旋转划弧到右小臂直立,右掌心朝前,右掌指尖朝上,重心完全移到右脚,随即右转身,右手向右伸平按,指尖朝正西,掌心朝下,左掌向右向上移到右肘下方。右腿微蹲,左腿向左横开一步,左脚为虚,脚尖朝正南,此为蹲身开步。
   
四、右掌下捋左掌平按,立身跟步(同二)五、左掌下捋右掌平按蹲身开步(同三)六、右掌下捋,左掌平按,左转虚步合掌,身体重心向左移动,逐渐移到左脚,两臂随身躯移动,旋转划弧,右掌向下向左,到两腿中间,掌心向后指尖朝下,同时,左掌向上向左划弧到小臂直立,立掌指尖朝天,手心朝前。随即左转身向正东,右脚轻轻抬起,脚尖点地,脚尖对正东,向后坐身,重心去完全移到右脚,左脚后撤成左虚步。左掌向东平伸,向下向后拉回到腹前,小臂横于腹前,掌心朝上,指尖向右(正南),右掌向上穿于胸前,立掌,指尖斜向前向上。掌心朝左,两掌成虚合之形态,如左掌托一瓶子,右掌扶着瓶子。
   
四、右掌下捋,左掌平按(同二)。
   
五、左掌下捋,右掌平按(同三)。
   
六、右掌下捋,左掌平按。左掌下按的同时左转身,右脚虚起再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回撤一步两掌在胸前虚合,左掌在下平托,右掌侧立在上。

注意:
   
1、两臂随身旋转移动,速度均匀,毫无间断,两掌所移动划的轨迹如同地球南北两半球之四季。

对应,左手在头上为夏,右手在下为冬,左手平按下行为秋,右手上行为春。右手行至头上为夏,左手在下为冬,右手平按为秋,左手向上行为春,双手双足运行协调一致。对于调节神经系统十分有益。
   
2、云手中双臂运行完全是腰脊的转动下进行的,双手在运行中小臂也不停的旋转,手掌行到头顶上是,掌心朝外;朝前,手掌行到膝旁时,掌心向内向后,这就是说双臂随躯干转动,同时还在自转,好像是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一样。此系吴式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双轨运动”。这不仅在健身中有活动关节的作用,尤其是在推手或技击中有奇妙的作用。注意手臂的滚转与腰脊的转动必须紧密配合,互相协调身体灵活劲力顺整。年轻人学习拳架时要为以后深造打好基础。
   
3、在这个套路中,腰的左右旋转为180度,左右两手平按时,必须注意指尖对正东正西。有些同仁为了增加锻炼的效果,加大运动量,可增加腰部旋转的幅度,也可以转至225度或270度,这要根据身体情况量力而行。云手对身体的锻炼是全面的,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筋骨关节、经络血脉、乃至胃肠功能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技击防身方面更为神奇,出手蕴含着对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训练,对击人、拿人、发人、都有所训练。在太极拳谱中,有“进在云手”要诀(牛谱《十八在诀》)可见太极拳术中,将云手作为进击的主要招法。如两手轮流横过面前,又横过两膝,上面的手可护头面,又有左右砍拨的作用。下面的手可护裆,又有横截对方腿的作用。上手横过面前时既能擒拿住对方臂,将人拿住,又能顺势前进,攻敌肋间,将其发出。手臂上行下行都保持掤劲 ,上臂保持一定的弧度,隐含肘法,转腰即出捋劲,提下手一进步即为挤,双手放平则为按,横下左右双掌均为采,伸掌上击即成挒,进步用肩则为靠,只要稍作变化,云手久能自然的表现出各种太极拳招法,而且变化十分丰富,十分巧妙。可以说是“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所以云手一式在吴式太极拳套路中是最重要的拳式之一。

4
第四式    右蹬左踢
释名:此式为太极拳腿法,勾脚尖,以脚跟踹击敌腰胯为蹬,伸平脚面以脚尖点击为踢,所以,拳术中有“蹬胯踹腰”,“踢胸点肋”之说。此式名为右蹬左踢,实际上包含着传统吴式太极拳老架中“左高探马右蹬脚,右高探马左分脚”四式的内容。
   
一、左高探马:接前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掌向东北角(左前)上方探出,接着右掌向前向右向下划弧,直至到左膝外侧,掌心向外,指尖朝下,左掌向右、向下、向左、向上、再向右划圈弧,直至到右耳旁,掌心向外,指尖朝下,而后向左转头,朝后看,身随头转,直至看到右脚后跟。此动作伸张两臂,扭转腰脊在太极内功修炼中称之为洗髓之功,对健身有特殊功效,向后看时,一时看不到右脚,要一点一点慢慢来。
   
二、右蹬脚,两臂相交叉,前上举过头,把身子带起,右脚跟离地,重心完全到左腿,左腿直立,两臂分开坠肘,左腿独立,提起右膝,两小臂展开,右掌朝前,左掌朝后,掌根向西北方向按出,立掌,眼看右掌食指,右脚跟自然顺右掌的方向蹬出。在传统老谱中蹬脚是用脚后跟蹬敌的腰胯,而现在大家为了健身可尽量往高里蹬,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三、右高探马,右腿收回,右脚落到左脚前,成为右虚步,两掌虚合,右小臂横于腹前,掌心朝上,指尖向左,右脚落地,右掌上方侧立掌,掌心朝右,指尖朝上,此为虚步合掌,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左掌向东南角前上方探出,接着两掌划弧圈,左掌向上、向左、向下、向右,直至落到右膝外侧掌心朝外,指尖向下,右掌向下、向右、向上、向上、向左 直至到左耳旁,掌心朝外,指尖向下,接着转头朝右朝后看,直至看到左脚后跟。

四、左分脚,两臂身前相交叉上举过头,带起身子,左脚跟离地,右腿直立,重心完全移到右腿,两臂完全分展,沉双肘展开,两掌均为测掌,右腿独立,提起左膝。左掌大指朝上,其他四指指尖朝前,右掌大指朝上,其他四指指尖朝后,指尖用力向后伸,眼看左手,左脚尖绷直,顺左手方向自然踢出,眼看左手,右手手指向后用力伸,此为神意不同处,是王培生宗师对太极拳理论的重大贡献。
5
翻身搬拦锤
释名:搬拦捶为太极拳中用拳头攻击敌人的重要招法,以搬化开敌方攻击打来的拳或掌,而后拦截敌劲,最后冲拳击打对方,人们把这一组动作称之为“搬拦捶”,本套路是把传统套路中的“转身蹬脚和搬拦捶”两式的动作相结合,形成活泼灵巧的风格。
   
接左分脚。
   
一、交臂独立,右脚保持独立,收回左小腿悬垂,膝与胯平,两小臂于面前相交叉,两掌握空拳。
   
二、转身左搬,左脚后撤一步,向左转身,左脚逐渐落实,两臂打开,左掌向左后搂出到正西,再向后划弧到正西,右拳随身挥到正西。

三、踮步拦截,右脚抬起,立即小踮步后坐,左脚抬起,而后再脚跟着地,脚尖翘起,成为右坐步,右腿实,左腿虚。同时左掌划一立圈,侧立掌于身前,右拳后撤,落于右胯旁。

四、右拳前冲,沉右胯,放平左脚,屈左膝,重心前移到三尖相照(鼻尖、膝尖、足尖在一垂直线上,重心完全到左脚,右拳前冲,左掌抚于右小臂。

6
第六式野马分鬃
释名:此式既有仿生的意义,又是形象的动作,以身体之躯干比作马头,将四肢比喻为马头颈上的鬃毛,即两臂上下左右的摆动,和两腿左右前行迈进时的手足交织的动作。有如野马奔腾时,马头上鬃毛前后左右摆动之状态,故取名为野马分鬃。本式有左右两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两式中间夹一个六爻式,(也有人成为看式或抱七星)
   
一、 右野马分鬃:
   
1、右掌下采,接翻身搬拦捶。左掌伸向右耳侧,掌心朝外,五指朝天,同时右拳变掌,(由大拇指起逐一松开)插向左膝外侧,掌心朝外,五指指地,左膝保持蹲步,右脚跟上半步,右膝与左膝相对(左右两膝阴陵泉相贴),上身竖腰立顶,重心完全在左脚。
   
2、右脚横移,右脚向右前方迈出半步,成右隅步,(前进半脚,横开一脚半)右脚跟着地不着力,右脚尖翘起,大脚趾回勾鼻尖,眼向前平视,重心完全在左脚。
   
3、两臂分张,松腰松肩松胯,左臂由上向下向后,右臂向上向前,两掌在胸前相交而后分张,身躯侧右转,右膝前弓,成右侧弓步,两臂展开,右掌在前,高过肩,小指与耳齐,臂微曲,右掌斜侧立,掌心向左向上。左掌朝下,对左脚后跟。眼神随右手转移,看右掌食指,重心在右腿。
   
4、右肩打靠,眼神离开右手回头看,迅速看到左手指方向前四拳处,意在右肩,全身整劲集中在右肩。重心完全在右脚。注意身体是随中轴在转动,不可偏斜。
二、左野马分鬃:
   
5、左掌下采,右掌横移,右掌经眼前横移到左耳外侧,掌心朝外指尖朝上,其动作有如猫洗脸之状,故称之为虎洗脸,或猫洗脸。左掌经右膝到右膝外侧,掌心朝外,指尖朝下指地,眼神随左手转移,左腿提起,左膝与右膝相合。
   
6、左脚横移
   
7、两臂分张
   
8、左肩打靠

三、右野马分鬃
   
9、10、11、12式与左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以上几个动作与右野马分鬃动作相同,左右方向相反。
   
四、六爻式
   
13、坐步合抱,松腰松胯,身体后坐,成左侧坐步,重心移左脚,两臂向胸前合拢,左掌在上,右掌在下。


14、六爻叉交。右脚收回向左脚跟靠拢,而后再向前迈出一步,两脚向横开一竖脚宽,两手在胸前相合抱,变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掌两脚有交叉之意。此式与抱七星有不同之意。
   
五、右野马分鬃
   
15、右掌下采,左掌上穿到右耳外侧,右掌下插到左膝外侧,右脚收到左脚旁,两膝相贴,重心全在右腿,眼看右手食指。
   
16、右脚横移
   
17、两臂分张
   
18、右肩打靠
   
野马分鬃无论是对健身还是技击都有良好的效果。做好此式,强调中轴转动带动身躯四肢,要求竖腰立顶,虚灵顶劲。全身在腰胯的作用下,舒展转动,自然灵活,对于腰脊锻炼,四肢活动都有巨大益处,同时,对脏腑对全身筋骨神经血脉都有锻炼作用。
   
野马分鬃在推手和技击中有多种着法,拿人、发人运用起来灵活多样,效果颇佳,如虎洗脸破人打嘴巴,六爻式可横采对方击来之臂,如敌后撤其臂,我则顺势跟进攥取其臂,用小臂上挑,使其脚跟离地,我滚转小臂,用腰脊劲力将其放出。或小臂上挑时,沉腰坐胯,以腰脊为轴,致敌旋转。如我小臂插入敌腋下,敌则松肩俯身,压取我臂,我必须速防敌身旋转,即用横肘击其肋。如我变化不灵,我臂不得屈,被敌旋转推磨,将遭敌擒拿。不管使用何法,都必须注意全身放松.,中正安舒,动作灵活自然,不可有丝毫之僵硬。不经长期锻炼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得心应手。
7
第七式    玉女穿梭(左右穿梭)
释名:此式动作纤巧灵动,柔缓连绵,左右运转交织,进退转换往复折叠,有如玉女织锦穿梭,故取此名,在老架中环行四隅,又名四角穿梭,其中两梭的动作完全相同,本套路中只取两隅角,故称左右穿梭。
   
一、 玉女穿梭式(西南角)接野马分鬃。
   
1、松右腕,右掌由掌心朝上渐渐翻转朝下,眼神离开左手,抬头前看,再看右手食指,沿右手掌外侧弧形运转之右肘尖,左掌随眼神跟随身躯向右移动,直到右肘之下,左脚随身体的转动收到右脚旁,眼神再左回转,身体之中轴随眼神左转,松右肩,沉右胯,左脚自然向前迈出一步。
   
2、左掌斜掤,松右肩,沉左胯,左脚放平,弓左腿,左掌由右肘之下沿右小臂向左前方掤出。右手心向下,直到右手食指、中指搭在左脉门上,身体成左弓步,这时意想左手五个指甲盖由大指依次贴地,这时右脚自然变虚,重心完全在左脚。两眼顺左手指的方向前视。在前面揽雀尾一式中,已讲到此式中五个指甲盖贴地是王培生宗师所传的内功法诀,目的在于气贴背行,练习打通督脉,行大小周天功法。这是王培生先生所传吴式太极拳健身的关键之一。
   
3、左掌反采,左掌以食指引导弧形向后(东南隅)移动,左掌大指抚于左掌内侧随之移动,同时,左膝松力,向后坐身,左腿伸直,脚尖翘起,形成右坐步,重心在右腿,眼神随左掌食指移动,意在右肩井。
   
4、右掌前按,左脚逐渐落平,左膝前弓,右腿伸直,重心移到左腿,形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离开左臂下移在胸前走一个向下的弧形之后,向左前方(西南隅)按出,左掌心翻转向上,在空中翻转一个小圈,食指指尖于左眉梢上下垂对,左右两掌虎口相对。有对拉拔长之意,眼神看右手食指,意在右掌心,(注意:身体五张弓同时到达,形成一个整劲)
   
5、左掌右转,(双龙抱柱)左掌以食指引导指向右耳,向右后方转至右耳外侧,掌心朝外,右脚跟回收,脚尖对正北,同时右臂松力,右掌翻转移到左肋处,掌心贴右肋,同时扣左脚,身体右转,右脚尖也朝正北,两脚平行,形成左坐步,两臂合抱,犹如两条巨龙盘缠在一根通天玉柱上,竖腰立顶,背撑圆。
   
6、右掌斜掤,右腿向东南角后撤一步,右转身,面向正东,右脚自然向右横移半步,脚尖翘起,成左坐步,左掌转掌心向下,指尖对东南,重心完全在右腿,意在左肩,眼平视前方。松右肩,沉胯,左脚逐渐放平,右膝前弓,左腿伸直,同时右掌转掌心朝上,在左臂下沿左臂向前掤出至左手食指中指抚在右脉门处,身体成右弓步,重心完全在右腿,眼神看右食指之前方,意在右掌心。
   
7、右掌反采,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右后方弧形移动,左手指抚右臂内侧随之移动,同时,左膝松力,身体向后坐,右腿伸直,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形成左坐步,重心在左腿,意在右肩,眼神随右手食指移动。
   
8、左掌前按,左手离开右臂在胸前划一立弧向右前方(东南角)按出,左食指于鼻尖前后对正,右小臂外旋,使掌心转向上,食指尖由左眉拉向右眉梢,两掌虎口相对,同时右脚落地,右腿屈膝前弓,左腿伸直,身体重心前移,两脚形成右弓步式,眼神经左掌食指上方平远视,意在右掌心。

玉女穿梭动作连绵不断,劲法忽隐忽现。手足动作协调而又有节奏。其中拧身、回身和转身动作都必须以腰为主轴,先动脚再转身,松活圆整。经常练习玉女穿梭,可使胸、背、腰、脊、两腿和两手的各个关节都在弧的动作中得到锻炼。步法灵活,身形转动利落。可以说是玉女穿梭是一个全面的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拳式。
   
玉女穿梭在技击上有鲜明的实用价值,连绵不断的动作将拿人、发人、击人之法融贯其中。

动作的前半部分(1、2)可破敌方的“中平手法”的招式,“右腕     转”是拿,破对方击我之胸部的手,将其拿起,出左步是锁住对方的脚,左掌斜掤,左掌在右臂下沿右臂外缘前移,可用腰胯劲将对方发出。

女穿梭后半部(3、4)是破对方从上面来手之法。对方用右掌击我头部,我用左掌黏着他的右前臂,然后左臂外旋,左掌心向上托,同时,上身向后微微一坐身,左掌达到眉间额际,就将对方拿起来了。这破掉了对方自上而下的砍击之力。使其泰山压顶式落空。我的左臂下移至胸前,直向对方胸前击出。身微右移,拧腰坐胯,而后左臂在敌右臂下,上扬内旋,将敌右臂挑起,弓左膝进身,右掌直击对方胸膛。也就是先坐胯后进身,在腰胯扣合的劲力下将敌发出。

8
第八式    下势 
释名:身体下降以避敌击的姿势,此动作是从高的形式突然变为低的形式,其势形态好似鹰在空中盘旋,突然下落捕兔之状,故称为下势。本套路中此势,上接玉女穿梭,下接搂膝拗步,身形步法多变,难度较大,是专为中青年比赛传统套路而设计的动作。老年朋友腰腿不利者,第二个穿梭之后,接“上步刁掳”(上步抓踩,或叫上步按掌)再接搂膝拗步。
   
一、亮翅朝阳,双臂向右下方摆动,再过右膝,过左膝而向上摆,双掌高举,掌心朝外对正东,同时身躯随双臂运转先而转动。当双臂下摆动时,身体由右弓步变左弓步。随双臂上摆,再由左坐步恢复成右弓步,双掌上举,面对东方,如白鹤亮翅对朝阳。
   
二、披身下蹲,双臂右摆,披身右转,面对正南,双臂按到身右侧,由右弓步变为歇步,双脚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左摆,脚尖向南,脚跟在北,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实左虚,蹲身面南。
三、仆步双臂回环,双臂向下,向左向上,向右回环一周,左脚先收到右脚内侧,再向左伸直,成为左仆步,脚尖依然朝正南,竖腰立顶,同时双手再随身体转正而摆到身前,左掌在左膝上方,右掌在右膝上方,双掌心均朝下。重心完全在右腿,头左摆,眼平视,看东方。特别注意仆步时不可俯身,臀部能坐到右脚跟为最佳。下势定式时,两足要平着地面,重心落于后腿,身法保持中正安舒,八面支撑。
   
四、弓步推掌,左脚尖外摆对正东,身体左转面对正东方,重心前移,左膝前弓,左掌划弧落于左胯旁,同时,右脚向右横移一脚宽,右腿伸直,蹦腘窝(委中穴)足跟后蹬。双脚平行对正东。同时,右掌向前推出,大指对鼻尖。眼神从手指上方向前平视。重心完全在左脚。身体五弓齐发,形成一个整劲。下势起身升起。应两腿用力,使脊椎逐节向前推移,对脊骨的伸缩有切实的锻炼。
本套路中的“下势”,是由传统套路中的“白鹤亮翅”“披身蹬脚”“下势”“上步七星”等几个拳式中的部分动作奇妙组合在一起的。双臂上下左右回环两周,连贯协调,天衣无缝。步法变换采用传统太极拳基本功训练的“太极连环步”,又叫“太极五步”,身形步法变化多端而顺遂连贯。

由左弓步变左弓步,再由左弓步变右弓步。披身右转,右弓步变为歇步,随双臂摆动,身形扭转,歇步变仆步,最后左转身左仆步变左弓步。步法变化流利灵活。在比赛时可彰显下盘功夫。身体的柔韧性,动作的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精神的贯注都能综合体现。腰为中轴,上肢的肩、肘、手,下肢的胯、膝、足,全身各大关节、筋骨、肌肉、神经、经络都能得到锻炼。特别是对增加腰肌力量,抻长腿的大筋有良好的效果。
   
另注:老年体弱或者腰腿不利者,在玉女穿梭之后,改作“上步刁掳”,也叫“上步按掌”,右掌外旋变为手心对正前方(正东),继而下按,同时,左掌虎口朝前,向下向后采,同时上左步,屈左膝,身体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形成左弓步,重心完全到左腿,双掌掌心朝下,落在身体左侧,左掌在左胯旁,右掌上左膝前,眼神平视前方。这是一个拿敌臂踩敌脚的动作,也称抓踩。具有强烈的攻击作用。敌左拳击我前胸,我左手刁其左腕,右手掳按其左肘,上左步,弓左膝,我双手向后采掳下按,敌将倒在左脚下。

9
搂膝拗步 
释名:此拳式名称来源于术语,在拳术中,手横过膝盖称为搂膝,是破敌用腿攻击下路的方法。将左脚在前推右掌或右脚在前推左掌,形成左右交叉式称为拗步。将进左脚伸左手或进右脚伸右手称为顺步。搂膝拗步在进步中,一手搂敌膝,一手前按,攻击敌胸,有很强的实战作用。
   
接弓步推掌,
   
一、右掌下按,松左肩、左肘、左腕、左手食指指地,沉左脚踏地,而后左手沿身侧上提到虎口,对左耳,同时右掌向左划弧横移到左肩前,变掌心朝后,带动右脚提起,两膝相贴,而后右掌向下向前划弧,右臂伸开,右臂运转带动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右掌心对右脚大脚趾,竖腰立顶,抬头向前平视,形成左弓步,重心仍在左腿。
   
二、左掌前按,松右肩沉左胯,右脚逐渐放平,而后,右膝前弓,重心渐移到右脚,左腿伸直,形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在无名指引导下,侧立掌向前伸,当右膝于右脚尖垂对时,左掌停止前伸,展指尖,掌心,坐腕,旋转小臂,同时,右掌向后撤移,到右胯侧旁,掌心朝下,大指对胯,其他四指朝前,竖腰立顶,眼神从左手食指上方向前平视。身体五张弓同时拉平到前位,形成一个整劲。
   
三、左掌下按,松右肩、右膝、右手,右手食指指地,沉右脚踏地,而后右手沿身右侧上提到右手虎口对右耳,同时,左掌向右横移到右脚前,变掌心朝后,带动左脚提起,两膝相贴,而后左掌向下向前划弧,左臂伸开,左臂之运转带动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左掌心对左脚尖,形成右坐步,重心仍在右腿,竖腰立顶,抬头向前平视。
   
四、右掌前按,松左肩、沉右胯,重心下移,左脚逐渐放平,而后,左膝前弓,身体前移,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形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在无名指引导下,向前按伸,成左膝尖与左脚尖垂对时,停止前进,展指、突掌、坐腕,旋转小臂,同时右掌向后撤移,到左胯旁,掌心向下,大指对胯,其余四指朝前,重心完全在左腿。竖腰立顶,眼神从右食指上朝前平视,身体五张弓同时拉开到位,形成一个整劲。
五、右掌下按(同一)
   
六、左掌前按(同二)
   
七、左掌下按(同三)
   
八、右掌前按(同四)
   
搂膝拗步分左右两式,本套路中1.2两动为右式,以右手搂膝,拿取敌腿,转移破坏敌方的攻势,而左手同时向敌进攻,具体动作分解如下:对方以左脚向我腹部踢来,我即以右膝对准其膝关节下按外拨(对方不踢则已,若踢则自行倒退失败)当对方踢我落空后,其必向前下方落步,我立即进右步紧贴其左腿内侧,同时左掌击其前胸或面部,这时,对方则应手跌出。

左搂膝拗步于右式用法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变左手搂膝右手进攻与右式的动作对称。


搂膝拗步在吴式拳架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也是技击中最简单、最实用的着法。训练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要求。
   
1、“中正安舒撑八面”的身法训练:头部必须碧池虚灵顶劲,下颌微收,脊椎竖直中正,身法中正安舒,动作自然灵活,才能有潇洒自如的神态。
   
2、立柱身型履薄冰,两脚分虚实,坚持立柱型牮(音箭)柱型身法,弓步时身体重心完全落在前腿,坐步时,身体重心完全落在后腿。一腿屈膝,一脚伸直,足坚而稳,体现吴式太极拳独有的重中重,轻中轻的迈步行进法则。弓步的前腿,坐步的后腿,完全承担身体的重力,弓步定式时,身体的重心落在一条腿上,两腿承重的比例是10:0,叫做立柱型“I”力学结构,而杨氏太极拳弓步定式时身体的重力分落在两腿上,两腿的承重3:7,是“人”字型力学结构。又俗称三七开。单腿承重是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在搂膝拗步一式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行进中要细心体会,迈步猫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态。

3、“搂膝拗步斜中找”,吴式太极拳对行进步幅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正弓步前进要专走“日”字龙行步前进一步,两脚横向之间必须要有一横脚宽,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稳定,两脚行进的轨迹是:
每前进一步,后脚要先向前脚靠拢,两膝相贴,而后向前划弧斜方向迈出,然后才能弓膝,身体向前运行,重心前移,带动后腿伸直。两脚交替不断前行,身体左右摆动,如龙行,故曰“搂膝拗步斜中找”,明白了这层意思,才能走进太极韵味。

4、辨别阴阳知动静,太极拳的动作要符合阴阳变化之理,搂膝拗步一式阴阳变化最为鲜明,通过对这一式的分解,学拳方能达到辨别阴阳的初步能力,实腿为阴,虚腿为阳,实腿同侧的手为阳,虚腿同侧的手为阴,阴静阳动。在运动中,阴阳互为其根,阴阳不停的转化,阳逐渐变阴,阴逐渐变阳,手随脚的阴阳转换交替进行。每一动作,阳手先动,阴手随之而动。
   
这是基本规律,不能违反。很多人不明白太极拳的阴阳哲理,做出来的动作不协调,身子乱晃,重心不稳定。

5、一步六拍的基本功训练。如何保证上述四项原则呢?那就是做好一步六拍的下盘功夫训练,老年人不必严格要求,年轻人练功,必须坚持此项训练后,在练拳架,会事半功倍,长了腰腿劲,有了气满丹田的内功,明白了阴阳转换之理,这样拳架中的各种动作都有了基本功训练,拳学的快,行拳走架也会好看,动作协调,灵活自然,潇洒飘逸。

10
第十式  倒撵猴(七步十四动)
释义:拳术中将退步过程中腰胯向后移动的劲路称为攒劲。将敌比拟为猴,我引猴前扑而退步撤手转移其进攻之势,同时以手击其头部,故称之为倒撵猴。此式动作是以退为进,将对方所来之直力化为倾斜或使其打旋,对方落空向前扑倒,我则从他后边退打其头。故曰:倒撵猴用退步打,正斜交错妙用空。
   
此式接左搂膝拗步
   
一、左闪坐步
   
1、左手绕过左膝到身前,上提到左耳外则,虎口套耳,指朝前左侧撵猴,同时身体做闪,向后坐身,由原来的左弓步变为右坐步,左脚尖翘起,坐身的同时,右臂向左合,旋转划弧,右肘找左膝,右掌找左脚尖,左掌心对正右脚大趾,面对正东,竖腰立顶,眼向东北方向平视。
   
2、退步左掌前按,右手向后向右向前划弧,甩向正前方,同时撤左步后退,站稳之后,左掌前按,右掌后拉,形成右弓步按章,(与搂膝拗步,左掌前按的定式相同,动作细节不再详述。)
   
二、右侧撵猴(接左侧撵猴)
   
3、右闪步,右手上饶过右膝到身前上提到右耳外侧右虎口上对右耳,指尖朝前,同时身体向右闪,后坐,由原来的右弓步变成左坐步,右脚尖翘起,坐身的同时,左臂向右合,旋转划弧左肘找右膝,而后,左掌找右脚,左掌心对正右脚大趾,面向东南,竖腰立顶,眼向东南方平视。
   
4、退步右掌前按,左手向后向左向前划弧,甩向正前方,同时撤左步后退,站稳之后,右掌前按,形成左弓步按掌(与搂膝拗步右掌前按的定式相同,动作细节不再详述)
   
三、左倒撵猴(5、6)
   
四、右倒撵猴(7、8)
   
五、左倒撵猴(9、10)
   
六、右倒撵猴(11、12)
   
七、左倒撵猴(13、14)


此式应注意后退的距离必须恰当,在套路中后退的步幅与搂膝拗步前进的步幅相同。在技击实践中,要掌握对方进多少,我退多少。退步是,身体保持正直,虚领顶劲,不前倾,不歪斜,落脚即应塌腰坐胯,轻灵无滞,松静平稳。


倒撵猴式既是防御又是进攻,是击法又是发人法,在腰胯向后用撵劲移动时,使对方前击之势落空,我则用此计会进攻,击打其头,使之倒地,彰显太极拳引进落空之妙。在健身方面对协调身体各部动作极有好处。
   
另注:中老年人为了加强身体平衡能力和全身弹性力的锻炼,可改左王培生先生传授的八十一式传统吴式太极拳老架的倒撵猴(老年独立托天式)(七步十四动)
   
接搂膝拗步(左式)
   
一、坐身展臂,独立托天(左式)
   
1、松左膝,身体后坐,左腿伸直,右腿屈膝,由左弓步变成右坐步,身体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左掌向后向上划弧伸展左臂,右掌向前向上伸展右臂,两掌翻转变成掌心朝天,向左转体45度,半面朝左。
   
2、右脚踩弹,提起左膝成右独立步,同时两掌翻转,先转掌心朝下,再转掌心朝上,如舀水状,两臂平展,独立托天。
   
二、退步折臂,弓步推掌
   
3、左腿后撤一步,左脚尖着地,同时左掌向前划弧,折左小臂,使左掌虎口对左耳,右掌转手心朝下。
   
4、左脚逐渐放平,脚后跟转正,左腿伸直,崩左腘窝,完全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前按到正前方,右掌向后拉到右胯旁,眼神从左掌上方向前平视。(身体各部分要求与搂膝拗步定式完全相同,不再重复叙述)以上为左倒撵猴,下面(三、四)为右倒撵猴。
   
三、坐身展臂,独立托天(右式)   
   
5、松右膝,身体后坐,右腿伸直,左膝屈膝,由后弓步变左坐步,身体重心落在左腿。同时右掌向后向上划弧,伸展右臂,左掌向前向上伸展左臂,两掌翻转,掌心朝天,向右转体45度,半面向右。
   
6、左脚下踩上弹,提起右膝,成左独立步,两掌翻转,如舀水状,先转掌心朝下,再变掌心朝上,两臂平展独立托天。
   
四、退步折臂,弓步推掌
   
7、右脚后撤一步,右脚尖着地,同时右掌向上向前划弧到右掌虎口对右耳,左掌转手心朝下。
   
8、右脚逐渐放平,右腿伸直,脚跟转正,绷右腘窝,完全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前按到正前方(身体各部分完全同左搂膝拗步)
   
五、同一,
   
六、同二,
   
七,同三,
   
八、同四,
   
九、同一
   
十、同二,

十一、同三,
   
十二、同四,
   
十三、同一,
   
十四、同二。
   
(如受场地限制,搂膝拗步前进两步,退撵猴则后退五步,这样,套路演练完毕,仍然回到起点。

11
十一式    弯弓射虎
释名:此式两臂之动和身法之披闪以及弓箭步之配合,所形成之姿势,状似猎人骑在马上握弓射箭,故取此名,此式为双拳进击,故在本套路中取之。
   
一、两掌回捋
   
1、身体后坐,由右弓步变左坐步,头亦随身左转,同时两掌向上向左后划弧,到身体左侧;左掌与左肩平,右掌与左胯平,两掌掌心向下,眼神随掌运转,看左手食指方向。
   
2、身体向右披,由左坐步变为左弓步,同时,两掌随之向下向右划弧,经过两膝,随身右捋。右掌到右胯(右环跳穴)左掌到右膝外侧(对右阳陵泉)。
   
二、两掌具发
   
1、两掌变拳,随身右披之势,上提右拳至右耳,左拳在下,两拳眼相对。
   
2、两拳向左前方发出,左肘对右膝,重心仍在右脚,右弓步,视线随右拳向左前方远看,意在右拳。
   
三、两掌回捋
   
1、两拳变掌,向下划弧,左脚向右脚靠拢,两膝相贴,两掌向左向上,向右走回环,同时左脚向左前方迈出,成为右坐步。
   
2、身体向右披身,由右坐步变左弓步,两掌随之左捋,经过两膝,左掌到左胯(对左环跳)右掌到左膝外侧(对左阳陵泉)眼神随手由左向右转移。
   
四、两拳具发
   
1、两掌变拳,随身左披之势上提,左拳对左耳,右拳在下,两拳眼相对,两拳间隔一小臂。
   
2、左拳由左耳上向右前方(东南)出击,右拳在下随之亦向右前方出击,两拳眼相对,右肘对左膝。
   
注意:此式是进攻发人之法。运动的枢纽是腰,在腰的圆转运动中,将内劲贯注与双拳,使其螺旋前进。击发双拳时两肩要松开,身体要探出,前腿弓,后腿蹬,竖腰立顶。用螺旋劲力时,注意拧腰合胯,脚趾抓地,可将敌人放出。

此势在本套路拳架中接倒撵猴,双手由体右侧经上空划圆弧落到身体左侧,双手再由身体左侧划圆弧经双膝到身体右侧,双手握拳上提,向前螺旋式击出,要做到动作圆活自然,呼吸顺遂。以上为右式,左式方向相反,动作亦然。本式在技击中,有强烈的攻击作用。整个动作中,腰脊、胸背、以及两臂、两腿都是螺旋运动,动作开合自然,圆活顺遂,对于脊柱、脏腑、四肢、筋骨、肌肉都有极好的锻炼。


12
十二式    收势(合太极)
太极拳架套路结束终了之式,使动作还原到起始状态,恢复到自然站立形态,要求恰好回到太极起式的地点。
   
一、二郎担山
   
1、左拳右指,右拳左指,眼神随左拳所指方向右旋。右足根自然收,扣左脚,脚尖对正南,转体90度,面向正南。
   
2、右脚跟后撤,回收与左脚对齐,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两臂在小腹前交叉,目视正前方。
   
3、立身,两拳变掌分向左右划弧左右平伸与肩平,掌心向上,两臂展开如一条扁担,故名二郎担山。
   
二、十字手
   
1、两臂继续向上划弧,于头前上方交叉成斜十字。
   
2、两膝松力缓缓下蹲到两膝与两脚尖对齐,同时,两臂缓缓下移到胸前,交叉成斜十字。
   
三、两肘横击
   
1、两小臂横于胸前,两手掌心朝下。
   
2、两掌向左右平拉,左掌外劳宫找左肩井,右掌外劳宫找右肩井,此时形成两肘同时向两侧横击。
   
四、太极还原
   
1、两手食指于胸前相接,再两中指相接,再两拇指相接,两手的空间成心形,头微低,眼神看两手间,并将鼻对正心形空间。
   
2、两脚下踩,两膝缓缓直立,同时两手缓缓下移到肚脐处,两手扣在肚脐上,稍停片刻,名之三环套月。
   
3、两手分开,下行手尖指地,而后坐腕,分手到身体两侧,拇指对大腿,其他四指朝前。
   
4、两手松开,五指自然下垂于体侧,全身放松。
   
5、做3或5个深呼气,把口中的津液分三口慢慢咽下。
   
6、两脚自由踏步,双手对搓几下,身体从太极状态完全恢复到自然状态。
注:
   
1、如果有患某种风邪风湿病的拳友,双手垂于体侧之后,可用中指敲击风市穴三至五次,可能对祛病有所帮助。
   
2、有气功基础,或喜爱气功的拳友们可把深呼吸变为“黍米功”,吸气时意想全身向肚脐内收缩,想象自己变成了一粒黍米粒,呼气时想象自己由黍米粒往大膨胀到无限大。做三至五次。
   
3、喜爱气功的拳友做完黍米功后,可加做干洗脸,干梳头,用双手五指熨目、舒眉、搓耳、拉耳等动作,也就是中华传统气功中所言“欲长寿,修昆仑”。
   

4、一般地讲,收式要回到动作开始的地点,表演或比赛时尤为重要。套路中各式行走的步数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如果不是表演、比赛,平时个人锻炼身体,可根据场地情况,身体状况,自由决定每式步数。



感谢您的阅读,和我们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喜悦
文化与鉴藏
追寻历史之真
发现艺术之美
体验收藏之乐
收获投资之妙
内容:历史、人文、艺术、民俗等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宗旨:格物致知,以物及人、及文、及事、及史。

微信号:wenhuayujiancang
投稿:hxm0411@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