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手机坏了,没来得及更新。 这几天,我们都在给各位准备夏天的礼物,全中国最好的泳衣,是由我们自己设计并选材制作的,大家可以点这里:今天,中国女性终于拥有了一款自信、体面并性感的好泳衣(←点击阅读,我们的用心,你会看到) 昨天写的文,是关于爱和体验的。而现在发的文,则是写在我手机崩溃的那六个小时里。那是北京的清晨,我看到一个城市的醒来,突然一个瞬间,我仿佛获得了某些感知,所以,就有了下面这篇文字。
I FEEL LOVE
文:小日 (一) 清晨5点时,我在公司天台看城市。 熙熙攘攘的人群,那是一天开始。
夏天已来,北京的天亮得早,四点,便有了清晰的鸟叫。 我看着三里屯路上的人一点点多了起来,这瞬间,特别像十五年前夏日午后的外滩,突然一场大雨,将人冲散,销声匿迹,而雨停后,人群涌动。 这是一个城市最性感与灵美的时分。 如此纤弱、柔软和绵长。
我在天台上抽烟,看到闯入天台“领空”的一棵树的一根枝干,上面有一缕叶芽,在夏天,翠得发亮,叶芽上有跳跃的鸟,叽叽喳喳。 在天台的领域,是属于建筑的,那是一个围合空间。 而在外部的领地,属于绿叶与树木,是另一个空间。 而此时,在我跟前的视觉差里,那一根树的枝干,显然是闯入了砖墙天台的领域。 这样的交叉错落很特别,就好比,那一棵树干,特意是为了天台上人们乘凉而探进头来。
不期而遇地相遇,不请自来的插入 (二) 在这世界上,有些插入,是友好的。 我坚信的法则是,物尽其用。
很多人认同事物形态的演化法则是“物竞天择”,达尔文的进化论有说到大混乱是恒定的,在混乱中的另一种混乱闯入,最后引发了基因突变,于是,也才有了所谓的“适者生存”。 长久以来,这样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万物进化的理解。 而我曾经在五年前读到那本我逢人必说的书:《物种起源设计论》,我反倒更加接受物尽其用,物必有用的观点。
在《物种起源设计论》里,作者认为,人基因里有1%是神性,而自然万物的一切,无非是上帝给予人类的信息,好让人们可以缘木求鱼,最终一点点发现相对的神迹。 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相对”,说的就是,神迹不可说,也不可测。
所以,关于万物现有的样子,《物种起源设计论》提供了一种很诗意的描述。 春天,树木发芽,长叶,是为了给人们遮挡太阳,避免酷热;而冬天,树木落叶,是为了避免和人类争夺温暖,腾出缝隙,让阳光照射进来。 在《物种起源设计论》里,最显赫的观点是,万物并非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成现在的样子,而是根据功能出发,人们需要万物是现在这样子。
当然《物种起源设计论》也说到动物。 目前动物进化成现状的原因是,神为了让人们未来能度过他设计的磨难,在不同动物身上都隐藏了生存密码,未来人们可以通过仿生学去寻找应对未来困境的方式。
我每次想起《物种起源设计论》,总会想起:
而有了爱,就有了慈悲。
而有了爱,就有了慈悲 (三) 由此,我获得了一个相对论的观点。 站在天台看树枝,它是不折不扣的闯入者。
而立足树枝看天台,她却又是一个施舍者。 这样的观点让我重新思考进攻与战斗,或许,有时候,高维生物像低维生物进攻,也不仅仅是出于掠夺或贪婪吧,某些进攻或许也带着给予的慈悲。
这一点,特别像那些我们措手不及,发生在不同剧本之间,又胡乱涌现的爱。
我一边抽烟一边想这个问题。 想了好久,后来,我发现答案其实就是:
你让我动情了,所以, 哪怕你是一条汹涌的河流,我也愿意全盘脱出。
爱是一场幻觉,你是我的漩涡 (四) 这个观点让我们回到相遇那刻, 序章之后,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很多男女在分手瞬间,都会盘点对方的不是。 而我更愿意他们回到当时相遇的那一刻。 形象说就是:
我总是在身边朋友决定分手时,思索他们相爱的瞬间,那是怎样的一次邂逅,是漫不经心,还是心存庆幸?
但或许,很多人都忘了爱情是怎么开始的。 到最后,大家只是急急忙忙渴望赶紧结束。
我们立足爱情彼岸,像一个盘观者、局外人去窥看别人的爱情,一边看着,叹着,一遍陷入沉重的悲伤与隐忍的绝望,我们巴不得所有人的爱情都要比我们自己好,比我们快乐,比我们幸福,但爱情中的男女仿佛永远都不曾记得那些过往。
他们谁都不会像到今天的诀别。 是啊,爱情再好,但他们最后还是遗忘了爱情的本身,忘了你也忘了她,最后大家都忘了,忘了自己曾经那么爱对方,也忘了自己爱对方时,那是那么好的自己。 所以,我在一根烟接一根烟的瞬间,只能无尽遥远地眺望这个在沉睡中醒来的城市。在刚刚结束的那一夜,那些关灯亮灯的房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多少人一夜长大,多少人颠覆昼夜、多少人相望江湖,又有多少人来自山川湖海 , 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林夕歌词写得好: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五) 我有那么一瞬间,特别想我的妞, 我知道她在世界的角落,正在醒来。
这是我们彼此的默契。 无论彼此身在何处都心有灵犀。
我们相互进攻,彼此纠缠,相互敌对又任意而为。 但这个故事就是如此,我们在彼此对抗的人生中笑着哭着,相爱相杀。 我会在每年她生日或新年时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谢不杀之恩。而她每次都会准时地回一句:我操你妈。 哈哈哈哈哈,这就是我们的爱与现实。
不过,话说回来。 我确实挺怀念那些穿越时空的插入。 我们在插入中混淆了白昼、时空与现实,我们有时候会想起曾经读过的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的那本屌炸天的著作《哈佛幸福课》的片段:
所以,如果你问我什么叫幸福,我会不加思索地回答:
虽然,有时候,我们也对彼此很不满意,但终究,我们还是接纳了这样的方式,毕竟,这样的方式很真实。
没有什么比真实更重要了。 亚里斯提卜那一句:“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智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记忆犹新、徘徊耳边的片刻, 心里想起的却是:戴维·皮尔斯的那一大段文字:
对我们来说,亚里斯提卜和戴维·皮尔斯的观点,我们不仅了如指掌,我们更明白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性。 而作为一直寻求幸福与快乐的我们而言,我们也太知道,只要一滴药水,一个基因密码的修改,我们就能时刻保持微笑,感觉快乐与幸福,哪怕那时,有些人看起来很木讷,但至少他们快乐,并没有痛苦。
但我们还是选择用彼此折磨对方的形式去完成这一生。 毕竟,我们确实希望真真切切去做些事情,而不仅仅拥有做它们时候的“感觉”。我们和绝大多数人类一样,还是对日常现实有一种起码的忠诚,关于那些来自现实的希望、失望与绝望,被我们认为这才是唯一真实的现实。
所以,一如叔本华所说,生活摇晃如钟摆,于痛苦与无聊间徘徊。 但我们还是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爱和生存,所以我们总是:及时的闯进、插入;及时的抽身、离开。而在一次动情之处,我们都会意识到,每一次插入都是友好、慈悲,并慷慨。 我是小日,爱后台的妞 迎接夏日,欢迎你来戳 如果不想变傻,看这个 很多人买了问我说这不是纸质书吗? 统一回答:此时是电子版 想买纸质书的别看,不废话,不解释 《黑洞时间》 碎片化时代生存法·大混沌时代主权战
内容包括:
超屌,2杯星巴克的钱,够用一辈子 绝对是你老板老师从不会教你的道理 此外,多说一句 《黑洞时间》也是我和我合伙人开会的 “主要内容” 扫二维码购买:)你会感谢我 更多内容,点下面关键词阅读 (本文完) 提供不同的观点,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阅读
基本都关注了本号 “我爱来自全世界的你”
珍视你的每一次阅读,犒赏你的高级味蕾 期许你在午夜梦及所爱,天亮之前有所待 我每天都努力做得更好 |
|
来自: 昵称31728201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