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地

 昌吉黄辰 2017-05-26

养育巷

养育巷 太平桥段

养育巷(道前街) 南起道前街,北至景德路。宋代称中街巷,明代俗呼羊肉巷,民国初订路牌时书作养育巷。图为道前街与养育巷交汇处,右侧道前街粮油食品商店在艾化大革命期间称五七粮店,其事迹传闻全国。

大石头巷(东美巷) 旧称平权巷,清改今名。大石头据传是陨星,原在巷东段,刻“古坠星石”,下款“大明崇祯……”。巷内有沈三白故居及张爱玲祖父的故居。

在大石头巷的高腰井

西美巷(南) 宋称和丰坊,明为米行集中地,名西米巷,清转音称今名。旧时与东美巷之间有河道,20世纪30年代填塞。巷内现有况公祠。1997年拆迁重建。

位于西美巷的况公祠

新春巷(南) 南起西美巷,北至景德路,曾名道堂巷。图为新春巷与西美巷、镇抚司前与铁瓶巷交界处。

乘马坡巷 位于古吴路南侧,北接古吴路,南至通和坊。乾隆《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均作“陈麻皮巷”。据传有陈姓麻子住此巷内。麻子,苏州人俗称“麻皮”,故名。后作“乘马避巷”及今作“乘马坡巷”,显系谐音所致。

牛车弄 在西美巷北端东侧。旧出售桔槔、水车处,水车以牛引,故称牛车弄。

瓣莲巷

瓣莲巷(西) 在养育巷西侧。明代称版寮巷,清初演变为今名。旧时有河道,清代填塞。

花街巷(东) 东出西美巷,对幽兰巷,西出养育巷。此巷与柳巷、幽兰巷等所在的道前街、养育巷地段旧时为府道等官署聚集区,大小官员在两侧巷中筑宅赁寓,更有公差或谋职候缺来苏者亦麋集该地,于是寻花问柳,“花街柳巷”应运而兴。

上世纪30年代的思杜堂

养育巷使徒堂教堂南侧的民居天井,1994年拆除。

柳巷

柳巷(西) 东出西美巷,对大石头巷,西出养育巷。旧时为“花街柳巷”勾栏院风尘之区。1999年拆迁。

太平桥弄俯瞰 太平桥弄与通和坊一带民居俯瞰。

仓米巷 宋、明两代此巷南侧有府仓,其址在今第二人民医院,故称仓后巷,后改今名。巷内有“南半园”遗址。巷内旧有河道,清代填塞。

铁瓶巷

中街路 位于景德路中段北侧,南起景德路,北至东中市。南段东百花巷以南旧称“清嘉坊”。为宋代古坊之一。

景德路与中街路口,左侧建筑为道教火神庙旧址。 2000年拓宽。

盛家浜 剪金桥巷东侧。古称成家浜巷,传是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屡建战功拜太尉的成闵第宅所在,明代开始“成”讹作“盛”。巷中曾有皮场王庙,明太祖时命各衙门立土地祠,名皮场大王神,乃官吏贪赃,剥皮立此以警戒。照片摄于20世纪50年代。

余天灯巷 明代称天灯巷,沟通瓣莲巷与庙堂巷的小巷。

饮马桥 相传晋高僧支遁饮马于桥下,故称。摄于50年代。

剪金桥巷 位于道前街西端北侧,南起道前街,北至干将西路。旧有剪金桥。

通和坊 位于太平桥北堍西侧,东接养育巷,西接水谭里。旧名“四天灯巷”。

道前街 1980年分别由卫前街、府前街和道前街合并而成。明清两朝为官署集中之地。卫前即苏州卫治前,府前即苏州府署前,道前即兵巡道前。 19 84年南侧房屋拆除,道路拓宽。

庙堂巷 位于养育巷南端西侧,东起养育巷,西至剪金桥巷。

庙堂巷畅园门前的公井。

学士街 位于道前街西端北侧,南起胥门内大街,与百花洲直线相通;北越道前街、干将西路至景德路,与吴趋坊直线相望。

学士街中段财帛司庙附近,弄内有财帛司庙,宋代其址为贡院。2002年道路拆迁拓宽。

乘骝桥 石平桥,位于剪金桥巷中段,跨学士河。

新开河(升平桥弄) 在学士街升平桥弄西侧,19 5 6年在此凿河将第二横河向西延伸出城,俗称新开河。

状元桥 原在昊县文庙与县学东(吴县文庙址在今通和新村),名青龙桥,后改名状元桥。

司前街 位于道前街中段南侧,北接吉利桥出道前街,南至三多巷口与东大街相接

三多巷 西端南侧原有桥名杉渎,后遂为巷名。清中叶演变为今名。三多为“多福、多寿、多子”之祝颂辞。旧时曾有水巷,解放后填塞。1997年巷拓建后并入书院巷。

侍其巷 位于司前街南端西侧,东起司前街,西至吉庆街。后因善士侍其沔居此,而得名“侍其巷”。

潘环巷 位于东大街北段东侧,西起东大街,东折北为尽头。宋时名蒲帆巷,后称东蒲帆巷。

位于东大街的的丽娃乡土谷神祠

师古巷 东出东大街,西至侍其巷民宅。东口原有桥名师古,巷同桥名,1958年河填桥拆。

侍其巷(小教场口) 小教场,旧时不仅作演武之所,亦作刑场。

朱家园 宋代朱勔为徽宗经办“花石纲”而自营“同乐圃”于此,故名。巷内有口古井,相传朱勔所遗。图中洋房建于民国,解放后作市政府招待所。

朱勔井 在朱家园民居内。井壁由城砖砌成,相传为北宋朱勔故居遗物,井栏由八块青石合成。

万年桥 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

地方弄 南连三多巷,北出东山长巷。弄名似与南口原有的都土地庙有关。

东善长巷(福民桥弄) 旧称东船场巷,是修理打造船只的集中地,后演变成今名。福民桥弄旧称北采莲巷,正对福民桥。1 999年拆迁重建。

南采莲巷 在司前街东侧。相传吴王阖闾时此处有大莲花池,每当夏秋,吴王宫女来此采莲,莲池四方之巷都称采莲巷,并冠以东、西、南、北采莲巷。

念珠街 旧称孙老桥巷,宋知州孙冕修白头桥,故名。

吉庆街(小仓口) 南起西大街,北接念珠街。

寿宁弄(西) 西起念珠街,东至朱家园,1997年街坊改造拆迁。

新市路 位于文庙前。宋代称昼锦坊,民国时称杨家巷。因路旁多碑刻,故俗称碑记街。解放后开辟南门市场,筑新路,遂改称新市路。牌楼

东大街

西大街

吴殿直巷 西接养育巷。宋代天圣年间殿中丞吴感所居,因名。张一鏖久居此巷。巷内8号为宣州会馆。

镇抚司前 位于铁瓶巷西,东接新春巷,西至养育巷。

绣线巷 东起新春巷,西至养育巷,原名修仙巷。

幽兰巷(东) 位于憩桥巷西端,东起三山街,西至花街巷。清康熙时称勾栏巷,同治年间改今名。勾栏,本为殿上栏杆,亦称轩槛,即红粉青楼之地也。

豆粉园 本称窦废园,相传为吴王时窦妃墓。

富郎中巷 位于庙堂巷之北,东起养育巷,西至剪金桥巷。原名“德寿坊”。

富郎中巷内郎中里 位于养育巷西侧,南出富郎中巷,北无出路。原称“南阳里”。

东支家巷 东出养育巷,西抵旧道台署衙界墙,沿袭宋、明巷名。古有支姓人家居此。

西支家巷 在剪金桥巷东侧。旧有支姓居此,其祖先为胡人月支(即月氏),以族名为姓。

西麒麟巷(东) 东起新春巷,西至养育巷。原名许蕴子巷,后因平江路有东麒麟巷,此巷冠以“西”字。

鹰扬巷(南) 南与三山街、幽兰巷接邻,北与紫兰巷与豆粉园交界。此地旧有鹰行桥,而鹰扬、鹰行实是“阴阳”的谐音,应与其东北方向的戮桥(今乐桥)作刑场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