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九毒灸, 排出“毒”邪, 一身轻松!

 变色龙异想天开 2017-05-26

今年的5月30号是端午节。“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叁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养生治病益处多


在古代,艾灸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消瘀散结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对正常人,也是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温经散寒:灸法最大的特点是治疗过程中可以生热,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外感风寒湿邪、素体阳虚等因素导致的疾病效果明显。临床上,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胃寒、腹泻等病症用艾灸的治疗效果很好。

回阳固脱:阳气是人的重要精微物质,阳衰则阴盛,而灸法能够祛除阴寒,振奋阳气,适合身体虚弱、阳气衰微的患者。气除有温煦的作用外,还有固摄的功能,气不足可出现脏器下垂之症,灸法对本类病症也有很好疗效,如子宫下垂、胃下垂、肛门脱垂、大气下陷等。

化瘀散结:瘀指的是瘀滞,包括气瘀、血瘀、痰瘀等,影响经络的运行。灸法能起到化瘀散结,疏通经络的作用。

预防保健: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提出防病于未然的理念,艾灸除了治病外,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对寻常百姓来说,艾灸操作简单、功效明显,适合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方式。


夏季艾灸好处


1、治哮喘——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叁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嵴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2、治失眠多梦——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

3、治腹泻——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叁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4、治胃痛——选准穴位后,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叁里穴上各艾灸48分钟。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