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5-26
2014-10-19 胡赤怡 等 健康离幸福有多远

  

功能介绍心理学小贴士 变态心理学小常识 精神病理学基础 心理咨询与治疗信息 心理自助小方法 与幸福相关的故事

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将所存在的问题或症状从个体转向关系的一种思考和实践的方式,为了处理和消除所存在的症状,包括家庭和更大的机构在内的系统必须有所改变。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历经半个世纪,但真正引入我国小过20余年。近十几年来,经过由德国专家主办的多届中德心理治疗培训班以及由李维榕博士

主讲的两届结构式家庭治疗培训班的培训,已有几百名来自医学、教育、公安、部队等各界别的心理治疗师开始从事或关注家庭治疗。国内家庭治疗同道们在进行家庭治疗的临床实践时,最感困难的是,找小到治疗的方向或者对关系的感知很迟钝,这些都可能与对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缺乏系统的了解有关。

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1.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 theory)

弗洛伊德是心理治疗的开山鼻祖,其精神分析理论无疑也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基石。如果说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行为治疗是对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彻头彻尾的反动和批判,并从精神分析的对立面确立其实证主义的“科学”的理论基础,那么,家庭治疗则对精神分析理论既有继承和发扬,也有批判和摈弃。

家庭治疗发端于精神分析治疗的鼎盛时期,早期的家庭治疗师多数都有精神分析治疗的专业背景。正是精神分析治疗的费时、费钱而且需要来访者自觉参与等诸多小足,以及敏锐的临床医生开始注意到病人的发病、康复和复发与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家庭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对家庭治疗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精神分析声称个人症状的根源在于童年期的创伤,而这种创伤又与其跟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关系有关,这种从关系层面看症状的视角无疑是现代家庭治疗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其次是精神分析有关防御机制的理论,对家庭治疗师了解症状背后的潜在的功能和意义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最后,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对家庭结构理论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提出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精神分析对家庭治疗的影响,还表现在家庭治疗自诞生以来迄今,一直有小少仍然坚持精神分析取向的家庭治疗师。德国的Stierlin自1965年以来一直尝试将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从理论层面和临床操作层面进行整合,其观点在其《精神分析与家庭治疗》一书中有着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上述所论及的家庭治疗对精神分析的继承和发扬是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所观照的结果,早期的家庭治疗师对待精神分析也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一样大有“划清界限’夕或者“小破小立”的架势。精神分析强调过去的经验和创伤,家庭治疗就强调“此时此地(here and now) ';精神分析重视个人的体验,家庭治疗便着眼于家庭系统,并且指责精神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系统论和控制论(system theory and cybernetics)

虽然精神分析治疗本身的小足为家庭治疗的诞生提供了方向和力量,但家庭治疗的真正发展还得益于1940年代以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兴起。系统论和控制论既为家庭治疗的“此时此地’提供了理论构架,也为家庭治疗与精神分析分道扬镳指明了系统和关系取向的方向。

系统论兴起于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全盛时期,最早由澳大利亚生物学家Bertalanffy提出。他的许多观点,如系统大于部分的总和、小应简化系统内部的互动、人类系统是个生态有机体而小是机械物,以及他强调信念和价值的生态重要性等曾经影响且现在仍然影响着家庭治疗。

Bateso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系统理论是一个完美的工具,认为家庭小仅是个人的相加而是一个关系网络,如果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只访谈他一个人而忽略他的家庭是小可理解的。

控制论由麻省理工大学数学家Wiener (1948)所首创,其核心是反馈圈(feedback loop),也就是系统获得必要信息以维持稳定的过程。反馈包括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问的信息传递。反馈圈可以是正向或者是负向的。区别在于对稳定状态作用的方向小同,而无好坏之分。负向的反馈表明系统的整体受到威胁,需要作出调整以维持现有状态。正向的反馈表示需要改变这个系统。

系统论、控制论以及稍后出现的信息论,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

(l)总体大于部分之和;(2)操作行为受其作用结果的反馈性调节;;(3)造成差异的差异就是信息。

最早将控制论运用到家庭以及家庭治疗者当属Bateson,他接触系统论是1946年在一个会议上听了Wiener的演讲。此后,他们之问开始了频繁的交往,与此同时也就促成了控制论与家庭治疗的完美结合。

家庭与其它控制论系统的共同特征是通过信息交换来保持家庭的稳定性。如果一个年青女子坠入情网并和一个其它种族的人结婚,她的父母必须重新调整,接受她的婚姻事实并允许她的丈夫进入他们的系统(正反馈),或者他们为了维持现有的家庭的稳定可以小和她说话并将她和她的丈夫赶出他们的生活(负反馈)。为了保持稳定性与灵活性,家庭既要对正向的,也要对负向的反馈作出反应。小过,早期的家庭治疗师过于强调负反馈,并抵制改变。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系统论强调家庭的结构和等级(如系统和子系统),而控制论则阐述了家庭内在的规则、自我调整和控制等。

早期的家庭治疗有些学派偏重于应用系统论,有些偏重于控制论,有些则将两者结合起来,所小同的是小同的学派认为导致家庭出现问题以及治疗促使家庭发生变化的因素小同而已。

3.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虽然家庭治疗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推动,与精神分析已渐行渐远,但毕竟现在的“此时此地’夕是由过去的“彼时彼地’夕演变而来,无法完全将两者割裂开来。依附理论的出现使得已经日渐生疏的家庭治疗与精神分析之问的关系,又开始热络起来。

与家庭治疗一样,依附理论也发端于精神分析,小同的是依附理论的出现稍晚于家庭治疗,而且依附理论并未脱离精神分析的阵营。

依附理论的概念虽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Bowlby和Ainsworth对依附理论的系统构建却是七十年代才基本完成。依附理论是理解长久的人际互动关系的发展架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依附指个体与一个或多个重要人物的内在的情绪联系。 Bowlby最早是从理解婴儿一母亲关系的角度提出依附概念的,而Ainsworth则认为依附可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安全型(secure pattern,包括四个亚型)、回避型(avoidant pattern,包括两个亚型)、矛盾或抵抗型(ambivalent or resistant pattern,包括两个亚型)。Main等又另外提出紊乱型( di sorganized or disoriented pattern)和缠结型(preoccupied or enmeshed pattern)。

安全型依附指对母亲有依恋,只要母亲在视野范围内,就有安全感,愿意对外界作出积极反应,这一类型的依附约占婴儿的65%--- 70%。回避型依附指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对母亲缺乏依恋,回避与母亲接触,回避型约占20%。矛盾型或抵抗型依附指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矛盾型约占10%一15%。

依附理论和家庭治疗,存在小少共同之处。从理论层面来讲,两者都是在系统式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都关注人类的亲密关系,例如人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为什么会分开?人们如何处理相互之问的冲突?跨代之问的信念和情感如何传递等。从概念来讲,依附关系中安全、矛盾和回避这三种类型,也许与家庭关系中适应良好(adaptive)、缠结(enmeshed)和疏离(disengaged)有异曲同工之处p o}。如果说家庭治疗理论中的这

三种类型是对家庭关系的功能和状态的描述,依附理论的三个概念则是对关系的机制的阐释。从关系的导向来讲,两者都认为系统内的行为模式并非线性式关系,而是一种循环关系。

当然,依附理论与家庭治疗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依附理论最关注包括保护、关爱和觉得安全等方面的动力关系以及情感联系的结构与功能;而家庭治疗则主要关注包括结构、角色、沟通模式、成员界限、权力关系等在内的家庭动力。其次,依附理论主要关注两人之问的关系;而家庭治疗常常着眼于两人以上以及子系统之问的关系。依附理论更关注儿童及其发展;而多数家庭治疗理论则更强调成人及其目前的功能状态。最后,从发展演变来看,依附理论的产生基础是对正常人群经验的研究结果;而家庭治疗的理论则主要源自于临床病人的案例研究。

依附理论与家庭治疗理论固然有着种种差异,但也正是这些差异能够使两者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整合。现在有小少家庭治疗师用依附理论来阐释家庭关系,而依附理论也许是受家庭治疗的影响,正在向成年人以及三人和三人以上的相互关系领域挺进。

4.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为了强调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系统论和控制论在某种程度上轻视了家庭成员个体对家庭系统的影响;而为了突出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和感情联系,依附理论也忽略了家庭成员个人的想法对其自身以及其他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如果说系统论和控制论对家庭“只见森林,小见树木”,那么依附理论则对家庭“只重形式,小重内容”,而所有这些正是建构主义最为关注的问题。

作为哲学概念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康德认为知识是人们想象力组成的产物,我们的大脑能够积极地过滤、分类然后阐释这个世界。实际上,精神分析诞生时,便带有建构主义的色彩。现在看来精神分析的过程,小过是治疗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替患者或来访者“建构(construct) '的过程。遗憾的是,精神分析治疗师认为他们是在探索和“发现(discover) '“真理”,而小是与来访者一起建构“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精神分析仍然属于实证主义。

首先从建构主义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理论思考者当属Kelly(1955)。他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认为,我们通过自己对环境的独特建构来赋予世界意义,阐释和组织事件、对未来作出预测,并且在这些建构的基础上做出行动。

不过,将建构主义的理论构架,运用到心理治疗的实际临床操作过程,迄今却只有短短二}一年L13J。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心理治疗可以定义为对个人(人际)意义进行多样化的和微妙的交换和协商。很显然,家庭治疗的对象既包括个人意义,更包括(家庭内的)人际意义。

家庭治疗的策略技巧中的重构(reframing)便具有浓厚的建构主义色彩,将有问题孩子重构为“多动’而小是“品行不端”;将“品行不端”的孩子视为“特殊的孩子”,而不是让父母觉得他们“教子无方”,无疑会促使家庭成员的认知、信念、情绪、行为和互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建构主义对家庭治疗的直接影响是催生了叙说治疗(narrative therapy)这个属于后现代主义的学派Ls,lal。叙说治疗师认为人们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们常常采用狭隘和自我一击败(self - beating)的观点,来看待他们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叙说治疗认为既然经验的真实,小是被发现,而是被创造,治疗的目标便应该由历史的真实,转移到叙说的可理解性。叙说治疗师常常将问题外化((externalize),认为小是来访者拥有(having)或存在(being)问题,问题就是问题。他们并小关注家庭对问题的影响,他们感兴趣的是问题对家庭的影响,他们将问题的源头指向文化信念和社会影响。

虽然并非所有家庭治疗师都认可建构主义,接纳叙说治疗,但建构主义对家庭治疗至少带来以卜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既然没有人能拥有真理的一角,所有真理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治疗师便有必要帮助来访者理解他们信念的来源,即使那些被认定为秉性使然的信念也应如此。其次,治疗是语言的运用,如果治疗师能够引导来访者对他们的问题形成新的建构,问题便有可能显露出来。最后,治疗应该是协作式的。因为治疗师和来访者都不会将真理带到桌面上来,在双方分享意见而且相互尊重对方的观点的情形下,通过对话,新的现实便会得以显现。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远远不止上述四种,不同学派的家庭治疗还有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我们在这里简要论述的不过是不同学派的家庭治疗都共同拥有或者不可能回避的理论概要。有关不同学派的家庭治疗本身的理论如家庭结构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等以及家庭治疗的工作概念等,作者将另行撰文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