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届广东普宁国际老爷节——10、正月十四云落三寨营三王爷
所谓云落三寨,是指广东省普宁市云落镇中心处的中央寨、云楼、大池,另还包了这三村在周边拓出的新圩和下新圩。三寨是黄氏聚落,据载,黄峭山第十七子黄城传至黄扬贵,约于明成化十七年从河源乌堀塘首迁至普宁云落下新埔,即今新星村;再传裔孙黄叟,于清康熙二十年移来中央寨开基,下传黄云在清雍正三年迁云楼、大池创乡。云落是一个有6万多人的山区镇,这里是半山客聚居地,因与潮语片的池尾仅一山之隔又有大路连通,自古商贸往来频繁,这里的大多数居民除了母语客家话之外,还会讲潮汕话,是双语过度地区。大概是因地处偏远山区,所以古民俗在这里保存得非常好,很多在潮语片如今被简化甚至消失偶尔才得一见仪式画面,在这里依旧每年如故的按时进行着,比如三寨黄氏的正月闹元宵,除了有营老爷的文游武游,期间最让人咋舌的当属老爷僮身出巡,坐刀椅、滚钉床、甩钉球、走火坑、洗油锅、爬刀梯等等。

黄氏宗祠中,三山国王的神厂。
普宁的山区聚落多呈星点状分布,同一个姓氏族群通常就散居在一片较大的区域之中,这一片区域可能包括有几个行政村,为了维系,除要有宗祠之外,先贤还会在这一区域中选址建起一座共有的神庙,奉祀地头神明,在每年正月社日游神时,这座庙的神明需巡游辖内的几个村落;除此,平时庙中都有僮身常驻的,以服务辖区内的居民,满足信仰上和心理上的实际需要。三寨就有这样一座庙,庙中奉祀的就是三山国王,同样的,也有老爷僮身。 僮身,又叫乩僮(乩童),通常就是指神明在人间的代言人,是一种职业。据有关资料介绍,僮身就是原始宗教巫术仪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间的媒介,类似西方的灵媒;正规的道教与佛教都不承认乩僮所作属于本教内仪式,虽他们都是承认有乩僮这回事。僮身的来源通常有三种,一是神明选中(降乩),二是老僮身传承,三是自行起僮(出神)。僮身被选中之后,必须身心纯净,在适当的时候出神,即以神明附身指示神庙内外需要处理的事情,同时也接受香客信众的问事等。一般僮身都会一位或多个人协助。
百岁僮身。桌面上这些就是法器。
每年正月中旬刚到,三山国王庙的老爷和夫人就被三寨村人请到村里寨内的祠堂中,接受着民众的香火和贡品。正月十四日,三寨开始这年的第一次巡游。是时,各种随行队伍都准备着,有如英歌、标旗、锣鼓、开路队伍等等,另还有老爷的僮身。一位从十几岁就被三王爷选定为僮身一直到今年已满一百周岁的老人,由村人扶着来到祠堂中,坐在八仙桌前面对着三山国王,低着头,身体微微抖动,有村人介绍这是在出神,在八仙桌上,摆着铜剑、钉球、两板画有符箓的木令、珓杯、符印、一套红杉,不久后,旁边的村人帮老人戴上一条红巾、穿上红杉,俨然这是老爷上身了。在吉时到了之后,英歌从外头舞了进来又出去,随后祠堂内的三山国王被扛起,出了门绕寨内一圈,接着就出寨往大池那头去;百岁僮身手持铜剑上了刀椅,由八人抬起出寨,去到寨外的广场中,由英歌围绕打圈,等着后面的巡游。这里的游神是分段式的,去大池巡游的队伍回来之后,带着三位夫人,在广场上会同英歌和老爷僮身,又往方才开始时候的寨内去;队伍游往寨内出来,再会同寨外的标旗花篮等全部人员,往下一个寨子去。村人说这天下午是要巡游三村全境的,直到傍晚才结束。

祠堂里有三山国王共三尊神像,而在后面的巡游中发现有多三位夫人,大概夫人是另外奉在一个寨内?
这位从十几岁就被三王爷点为僮身的老人,今年已经一百周岁了!会,老僮身出神了,红巾戴起。这红巾与闾山派的红头师公挺相似。

上刀椅,要出游了。刀椅上的刀据说是开刃的。



游神队伍出寨。


去另外一个寨围内(大池寨内?)。




游神队伍回来之后,还要再去刚才的寨围巡多一圈,这会老僮身就要跟上了。
在巷子中巡游。这会看到后面的国王夫人了,貌似队伍刚刚是去另外一个地方请夫人来一样?


糯米做的石榴,还有豆山等。






云落三寨游神时的坐刀椅、滚钉床、甩钉球、走火坑、洗油锅、爬刀梯等仪式,在很多时候村人就只用走火坑来概括,因为这个走火坑就是元宵当天活动中最精彩的一节,让人印象深刻。但是,除了刀椅,今年真的是什么都看不到!正月十四下午过来踩点,找了几位村人咨询,皆都说,今年正月十五的走火坑不举行了。我问为什么,村人说怕出事!等下出事谁负责?!是真的没有了。 据说三年前村里出了一位新僮身,僮身一被选中出神之后,每年游神时就要进行这些让人看起来很惊险的仪式,比如去年的走火坑和洗油锅,在看过照片之后,的确惊心动魄,十多米长烧着的火炭路,光着脚走过去,滚烫烫的一锅油,双手伸下去洗!据说新出神僮身的这些仪式是每年递增难度的,去年增加了以上两项之后,今年如果还进行的话,就要增加爬刀梯,至于那些刀椅、钉床、钉球,其实是很入门级的小儿科了。我不禁想起,在湛江雷州半岛、闽南和莆田一带、台湾部分地区的游神活动中,也有神明上身后做仪式的,最印象深刻不外是自残式的铁枝穿嘴穿皮、刺球打头壳、洗火浴等等,那场面血淋淋的刹是恐怖,看得都觉得肉疼!而在完成仪式之后,这些出神的人伤口又会好得很快,若无其事!从三寨的走火坑仪式照片上看,或不及跟以上的夸张,是大概相类的微缩版,但实际上性质却是一样的,就是在宣示神力,即在法力高强的神明附身后庇护下,怎么搞都没事。历代典籍有载:闽人信巫鬼而重淫祀!或许眼下这些正是古时南方闽越一带盛行的巫法在官方儒家正统压制下演变后所呈现的一种形式。潮人多迁于闽,也带来了当地的文化,只是又多了本土融合及新的变化。 除了三寨,普宁半山客地区很多村落都有这种僮身出巡中进行仪式的,而在潮语片区目前所知就过只有钟堂村和陂乌村两处。

他们的巡游在继续,而我们看到这一段就离开。
在这些年来的春节民俗活动走访中,似乎这是第一次去到客家村落,原本只是过来踩点,但结果发现还有一场活动看看,而且最意外的是活动中有一百岁的老僮身,虽然了解到隔天没有走火坑,收获还是有的。 这是我在2016年第二届广东普宁国际老爷节中走访拍摄记录的第十长民俗现场,正月十四云落三寨营三王爷,仅以为记。
20160323 完。
本图文为原创,请在转载时候注明作者姓名及保留全文完整。 谢绝普宁某某网转载,谢绝剽窃式的文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