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人过端午节的十件事

 闻歌起舞255 2017-05-26

福州人过端午节的十件事,你不得不知道

 2017-05-25 潇然 

文 / 潇然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与春节、元宵、中秋、冬至、除夕一起,列为岁时重要的节日,其别名最多,有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五月节等,民国初曾改称夏节,地位仅次于春节。端午的由来是古人以地支纪月份,以正月建寅,顺次推算五月为“午”月;“端者,初也”,所以,端午节是指五月最初的初一至初五,如今,常被狭义地理解为仅五月初五这一天。福州的端午节亦称作“五日节”,意思是从初一到初五这五天都可以过端午节。


龙舟竞渡


福州的传统端午习俗有很多。民间流传的《五月节诗》里列出了端午节老福州人必做的十件事:





采莲鼓咚咚,肚爿替春装;

江中龙舟竞,香袋挂衣襟;

家家忙裹粽,户户喜悬蒲;

祛毒雄黄酒,辟邪五色符;

黄烟才放过,又贴午时书。




五月节诗


这十件端午节习俗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熏黄烟、喝雄黄酒、挂香包等习俗与全国各地一样之外,还有自己特有的闽都特色,比如:采莲、送外孙(外孙女)肚兜、贴午时书、喝午时茶、夺鸭标等。现将诗中罗列的十件事一一叙述如下:


“采莲”

闽都端午

特色之一

01


“采莲”即为筹募龙舟竞渡的经费。每年从四月下旬起,“采莲”成为乡间的头等大事,各村便以2人一组,敲锣打鼓高举本乡龙舟的旗帜,挨家挨店齐唱“采莲鼓”以筹集经费。

“采莲鼓”歌词4句一段,每句7字,每段唱一商家的赞词,朗朗上口,颇得店主欢迎。采莲鼓的锣鼓声与歌唱声增添了街市的热闹气氛,也拉开了龙舟竞渡的序幕。据传,在清末民国初年时,有一支采莲队伍来到南街(现在鼓楼到东街口这段路)一带,唱了以下的内容:


其一

手拍锣鼓响连天,采莲募款到街边。

一枝蒲艾门前插,竹叶裹粽四角尖。

这间店号沈绍安,古董雅玩排堆山;

脱胎漆器扬四海,店号创设乾隆间。


其二

手拍锣鼓响连天,端午采莲在街边,

一枝蒲艾门前插,竹叶裹粽四角尖。

宣政街上好排场,蜀间馆店聚春园。

叽铡哔烰真有味,蜀碗名菜佛跳墙。

采莲曲一经过传唱,无形中起到商业广告效果,后来演变为商家做广告,推销商品的“市声”。平日吝啬的大户也为了能坐上“龙船头”宝座,大显风光,不惜花巨资捐赠及宴请龙舟队员。

采莲 / 摄影:林聪生



“肚爿”

闽都端午

特色之二

肚爿即肚兜,穿肚爿是汉族重要的穿着习俗之一,过去大人小孩穿上肚爿,能保护人体胸腹这一重要部位不受风寒。大人还利用“肚爿袋”存放钱票,防止被偷。

福州传统观念认为,过了端午节才算真正入夏。福州谚云:“未食五月粽,寒衣勿会得拢。”,就是说端午节前天气多变,时热时冷,不要急于收冬衣。福州百姓通常到端午节后,才换上夏装、铺凉席、冲凉、游泳等。福州的肚爿,中老年人多白、蓝色;小孩则男绿女红。肚爿是外婆送给外孙(女)节日礼物,从端午节起,小孩就可以穿肚兜奔走嬉戏了。

肚兜


“竞渡”

闽都端午

特色之三

福州民间的龙舟竞渡有二千多年历史,闽越族的先民“习于水斗,便于行舟而往若飘风”。

福州的龙舟竞渡与“钓白龙”的传说有关,与凭吊屈原有别。传说西汉武帝时,东越王余善叛汉,为了激励士气,事前他派人在福州城南临江筑台,进行钓白龙活动,争取闽越族群众支持,他命令各部落驾舟争夺白龙,胜利者予以重奖。当时余善命人用木头雕成白龙,浮在台江(闽江)上,让沿江各部落的健儿驾船夺取,后来余善叛汉失败,但钓白龙的习俗却保留下来,并且逐渐转化为龙舟竞渡。-端午节期间,各乡村、里社在大江大湖赛龙舟,解放大桥一带的闽江水域及西湖都是赛龙舟最热闹的地方。每年五月初一,先举行“醒龙”仪式、安上具有各村标志的龙头后才能正式下水。


醒龙 / 摄影:林聪生

下水仪式 / 摄影:林聪生


福州龙舟竞渡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初五下午达到高潮。但福州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则有夜赛龙舟习俗,因为村民白天忙于农事,到了晚上才有闲情出来划龙舟,因此相沿成俗,有“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之说,三溪村的龙舟夜赛是福建省独有的端午节习俗。


福州龙舟日竞渡

三溪龙舟夜竞渡


“香袋”

闽都端午

特色之四

香袋送给家人或亲友的小孩子。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给孩子洗完澡、穿上新肚兜、换上夏装后,把香袋挂在孩子腰间,香气四溢,有益避邪气。

香包是用花布绣成精美图案的的小布袋,香包内盛麝香、或其他香料,这是一种带有女红手艺的袋子,多是母亲、姑姑、姐姐们的佳作。此外还有“臭丸袋”(网状,内装樟脑丸),令蚊虫不敢近身。旧时临近端午时,福州许多杂货铺都有卖这种香袋,现在,瑞来春堂等中药店在端午节有制作香包赠与市民。

香包


“裹粽”

闽都端午

特色之五

裹粽,即包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传统节日食品。

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忙于包粽子,福州特有的粽子主要有花生粽与咸粽,形状则有“尖尖粽”与“牛头粽”二种,花生粽的配料是糯米、食用碱与花生,佐以白糖,清香又爽口;咸粽则是在糯米间夹肉丁、虾仁、香菇等裹成。吃粽子最好是凉了时候吃,因为这时的粽子是最好吃的,福州俗语有“热餈凉粽”一说。但粽子不宜多吃,以防消化不良。

裹粽


“悬蒲艾”

闽都端午

特色之六

福州俗:“清明插柳,端午悬蒲” 。

五月仲夏,天气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孳生,易咬伤人,在先秦时代,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五月五日作为防疫节,以躲避瘟魔毒物的纠缠。端午节当天,人们以红纸束菖蒲艾叶,悬于门上“以禳毒气”。菖蒲叶形状挺直狭长似宝剑,将其挂在门厅、床头等处,刃锋之下,邪虫恶豸自是不敢轻易进屋。


菖蒲、艾叶凉干之后还可用于小孩子洗浴。目前,福州各大中药店在端午节有备菖蒲赠与市民。

钉菖蒲 / 摄影:陈秀兰


“雄黄酒”

闽都端午

特色之七

闽人古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菖蒲酒可以起杀菌、保健、防止瘟疫作用,发展到后来,又加入雄黄形成雄黄酒。

旧时,在端午节喝雄黄酒与吃粽子同等重要,“户必饮之”。 喝毕,用余酒染大人的额、胸、手、足;涂儿童的额、耳、鼻,或在额头上画个“王”字,这样做能“不为毒虫所蛰”。但雄黄酒加热后毒性很强,从现代医学角度讲,我不建议大家饮用。

雄黄酒 / 摄影:潇然


“五色符”

闽都端午

特色之八

相传“五月五日,为天地行毒”, “闽俗以为是日五毒神下降”。

“五毒”各地有异,福州传统专指“蝎、蛇、蜈蚣、蜘蛛、蟾蜍”。为防“五毒”之害,以红纸印“五毒”图,贴屋中,并用5根针刺它们,致使不能横行;在衣饰上绣制、在糕饼上缀“五毒”图案,取驱除之意。如用黄纸摹印张天师像并绘上“五毒”图,悬户上,曰“天师符”;以黄纸印普庵佛像,贴在朝东壁上或门栏,曰“普庵符”;在厅堂上挂钟馗“捉鬼图”、“执剑蝠来(“只见福来”谐音)图”等 。

“只见福来”钟馗驱邪图


“放黄烟”

闽都端午

特色之九

端午节这天,人们在室内屋壁、床帐之上燃放黄烟,黄气渐渐弥漫,熏杀躲藏在屋角墙缝的毒蛛恶虫。

黄烟主要成分是雄黄,筒状。端午节前后,天气湿热,蚊虫滋生,旧时卫生条件不好,容易流行疾病。因此人们这日除了用菖蒲、艾叶等驱虫外,还会到药店买些黄烟消毒。

艾叶


“午时书”

闽都端午

特色之十

午时书是早年福州端午节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其形式颇似春联,但内涵比春联更广。

福州的文人利用端午节吟诗作赋,将所作的午时联贴在春联上。清朝莫友棠《屏麓草堂诗话》载:“闽俗端午日,以小春贴书端阳故实成对贴门首,名午时书。”每逢端午节正午,福州家家户户都在门楹贴上“午时书”,午时联与春联稍有不同,形制较为短小,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 “午时书”不仅在书香门第家流行,也深受平民百姓的喜欢。相传明末有个屠户叫徐五,他曾作午时书一联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恰好曹学佺路过,看见此联大为赞赏,于是叩门拜访,二人遂成莫逆之交。


小学生们在书写午时书 / 摄影:潇然


“午时书”的内容反映人生哲理,历史上流传下很多佳作,譬如“不效艾符趋时俗,但将蒲酒话升平”;“屈子自醒人尽醉,孟尝长富我甘贫”等。但目前,“午时书”旧俗容易恢复,却鲜有人去贴午时联了。



综上,福州端午节除了上述习俗之外,还有取“五月四水”、沐兰汤浴、制午时茶、私塾放假、讨债、洗港等,其中:“午时茶”由北山楂、正薄荷、广霍香、陈皮、桑叶、鱼腥草等制成,具有一定的祛风散寒等功效。五月初五日午时,用前一日汲取蓄缸并受太阳暴晒的井水来泡“午时茶”,有辟邪禳瘟之效。2015年端午节前夕,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与瑞来春堂联合制作了5000袋午时茶免费赠送市民。


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给学校送去午时茶

 摄影:潇然



附:其他

谚云:“早节晚中秋。”端午节祭祖须在中午时间,接着家宴,除了节日菜肴外,节物粽、荷叶包(夹米粉肉、红烧肉、蛏头蜞)是必不可少的。宴毕,“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或浴兰汤,有“一年疫气不侵”之说。


荷叶包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