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线城市人才争夺胜算几何?

 昵称20645102 2017-05-27

自古得人才者得天下,有人才者有未来。人才涌入之处,无量前途如深圳浦东;人才逃离之地,未来黯淡如东北西部。

在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一线城市房价高企、同时绞尽脑汁疏解人口的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纷纷举起了争夺人才的大旗:

2017年5月9日,南京发布房产新政:对于非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凡是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在南京工作,则在江宁、浦口等五区购房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而对于一般学历的外地户籍居民,要买房须先缴满两年社保。

在它之前,2017年2月,武汉正式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的口号,试图扭转长期以来武汉作为全国“人才培养大省(在校大学生数全国第一),人才流入小省”的尴尬局面。4月,武汉出台新政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为武汉常住户口;毕业超过3年的大学生,只要在武汉工作,缴纳了社保,就可申请落户武汉。按照武汉此前出台的楼市限购政策,外地人在武汉购房需提供2年社保证明。

南京、武汉之外,其它城市也纷纷行动。东莞:2017.4,外地本科学历人群,购房社保年限从一年降到半年;珠海:2017.4,博士后购房无需5年社保证明;中山:2017.3,外地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在规模以上企业、高薪技术企业工作,购房无需半年社保证明;合肥:2016.12,博士可购买人才公寓,无需一年社保证明且可获得房价20%补贴。

但一线城市也并非不需要人才,他们想“疏解”的,不过是一些人眼里的“低端人才”。在二线城市向各类人才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一线城市其实也没闲着,比如深圳一直有人才补贴计划:全日制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只要落户深圳,就能获得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本科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还可申请公租房轮候。此外,杰出人才可获得奖励补贴600万元。

广州黄埔区今年发布了两个招才引智政策,分别是2月的“黄金10条”和5月12日发布的“美玉10条”,符合条件的企业只要落户最多可以奖励1500万元,符合条件的杰出人才只要进驻最高可获2亿元资助、优秀人才最高可获1.1亿元资助、精英人才最高可获1200万元资助,而特别重大的人才项目最高可资助10亿元。

除了现金资助,还有住房补贴:黄埔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将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住房补贴范围,一次性发放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3万元,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补贴5万元,奖励额均超过深圳。对杰出人才、优秀人才、精英人才,则分别给予每月最高10000元、8000元、5000元住房补贴,补贴期3年。对新引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还提供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人才别墅,在本区全职工作满10年,可获赠别墅产权。

有人把这次南京和武汉领衔的人才争夺战,视为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的一次精准突袭,是对中国城市人才流动“虹吸规律”的反抗。他们举例说:类似的故事就在美国上演过。最近20年,美国的人口流动出现新迹象,东部的纽约与西部的加州在人口增长上表现平平,反而南部的德州成为人口增长最强劲的州,越来越多人从华尔街和硅谷迁移到德州,该州最大城市休斯顿也趁机超越芝加哥,成为全美第三大城市。休斯顿胜出有两大因素,第一税率低,第二房价低。而在国内,从2013—2016年,清华和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的留京比率下跌明显,其中,北大博士生的留京率三年甚至锐减31%。

我认为这个问题只是人口迁徙大潮中的一个小小支流,不必给它赋予太多意义,也不必给它吹太大的泡泡。任何时候,都会有潮流,有支流,甚至还有逆流。眼下这些城市的人才计划,会有效果,但未必显著,也未必切中要害。

首先,这番人才争夺战大多针对购房资格,提前几年拥有购房资格,对那些被一线城市房价吓跑的人来说,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因为这些人多是非官非富、白手起家的一代,没有多少人一毕业或者毕业一两年就能买得起房,哪怕是二线城市的房子。

其次,通过文凭门槛设立人才标准,未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比起把人分三六九等,在城市整体政策层面上,也许还不如对所有外来人口一视同仁更能促进城市发展。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协作系统,需要各层次人才或曰各层次人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缝衔接与合作,才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005年,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世纪之问,迄今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日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也谈到:“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比如好奇心和想象力。”这就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个悖论: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减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减少创造性。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使得预测教育对创造性的贡献很难,但是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大学辍学生,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很有创造性。

今天的城市竞争,已经进入非物质生产竞争时代。在新技术推动下,非物质生产已经成为人类财富增长的主要方式。非物质性劳动生产什么?生产想法、知识、信息、文本、语言、形象、情感、关系等等,而且这种新型的生产已经开始把传统的以工业制造为代表的生产,从强势地区逼入到从属地区当中。

非物质生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智慧和能量的核聚变效应及马太效应,他们像黑洞一样,吸引全世界最强大的头脑,集聚在越来越小片的土地上,进而爆发出核聚变一般的能量!

在这种态势下,除非气候地理变迁等大的环境因素改变,否则要改变现有城市格局,有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下面是当下中国六大城市群人口和GDP的占比图。

六大城市群人口与GDP对比图  来源:克尔瑞房价北京2017.5.16

很清楚,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其它三大都市群的人均GDP明显偏低,甚至低于1:1的全国平均水平。如果算上现在不易统计的大量三产和非物质生产,这个差距还会更大。

可以预言,未来各城市群之间和城市群内部,相关的差距也还会更大。那么,人往何处去?肯定是继续往人均效率高的方向去,几乎是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

去年底,在北京温特莱中心一楼的星巴克咖啡厅,我遇到一个女孩,天津人,独生女,父母亲一定要她留在天津,她则一定要到北京来。没办法,她只好准备考托福(还是雅思?),出国。她说,出国留学了,才有理由留在北京。为了到北京,她要走一条曲折的路也觉得值!

房价和房租,从来都是城市竞争力的结果,而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大小的原因。在同样的城市,同样的核心地段,ABC三个区域,离核心区写字楼步行距离只远近三五分钟,眼下同样价值1000万的房子,租金就分别是16000、14000、12000元每月。

当下,城市间和城市内部的房价落差,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今后的落差还会继续拉大。

在一线城市收紧户籍的景观之下,一些二线城市多少能获得一些见缝插针的抢人机会。但能不能抢到人,抢到人以后能不能最终留得下来,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基础创业空间,而不仅仅是摘取人才的“顶端优势”(况且,高学历人才是否代表了人才的顶端优势,还不好说)。

在这方面,像武汉这几年留住人才主要靠的是大公司,未必具有长期稳定的力量。最近几年,武汉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产业的崛起,使大学毕业生留汉数量由2014年10万人,增至2015年12.6万,2016年达到15万人。但这种大公司下的人才天花板是显而易见的。

有一点经验可资借鉴,但也需要地缘经济的配合。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讲过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999年他在杭州当市长,当时上海市长徐匡迪对他说,保兴我是杭州人,所以我要提醒你,我们上海建立三个中心,以后到杭州半个小时就到了,到时候杭州的企业家跑到上海,杭州的技术跑到上海,杭州就会变成空城鬼城。仇保兴说,我们不跟上海全面PK,也没有这个本领,但是我四个方面跟你上海有PK能力。第一是旅游,第二是住在杭州,第三是学在杭州,最后一个是创业在杭州。马云当时创业失败,到上海也没人理,到杭州就在居民楼湖畔区里创业。第二个故事是杭州的两个区,一个是萧山区,一个是余杭区,起点一样,但是走了两条路。萧山区是把当年的乡镇企业改成股份制就是民营企业;余杭区当时的省委开了一个现场会说要搞大集体,把乡镇企业办成类似于国有的企业,结果他们都变成大集体,吃大锅饭了。结果五年下来以后,萧山的产值技术创新蓬勃而上,余杭原有的十大品牌全部都消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