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桑偏脸城——宋徽钦二帝北迁途经奚营探究

 渐近故乡时 2017-05-27

  

文 | 李铁夫

选自《沧桑偏脸城》


——


  天会三年(1125年),金朝分两路大军攻宋。于天会四年(宋靖康元年 112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把汴京团团围住,并于闰十一月二十五日破城。宋徽、钦二帝被俘迁往金国,最后至五国头城(金国鹘里改路,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五国头城),过着“坐井观天”的囚禁生活。


  关于徽、钦二帝被俘先后押往金国上京、五国头城是怎样的路线?是否经过、驿住九百奚营1(今梨树县城偏脸城)?何时经过?经过几次?众说纷纭。本文就此拟做考证。


一、 从北迁行踪2看徽、钦二帝路经奚营的可能性


  据史料载,金人在靖康破城后共俘徽、钦二帝及后妃等3000余人,男女宗室4000余人,贵戚5000余人,各类工匠3000余人,教坊3000余人,民间美女3000余人,以及大臣、宗室家属数千人,金人拟全部掳往北国,但启程前杀了一些,放了一些,实际人数14000余人。金将一干人编为七组。金天会五年,徽宗所在的第四组从青城(汴京城西南5里)启程,北行经安阳、邯郸、真定府、涿州至燕京。钦宗被分为第七组,北行路线与徽宗不同。四月一日启程,经郑州、河阳、高平、太原到西京(大同),住了三个月,北行经怀来过居庸关,于宋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七月十日到燕京,比徽宗一行迟到52天。

天会五年“冬十月,宋二帝自燕徙居于中京”3。九月十三日,金人命令在燕京的徽、钦二帝一行向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宁城)进发。于十月十五日到达中京,行程950里,历时32天。二帝离开燕京时,宗室濮王仲理等1800余人以及部分工匠和民女仍留在燕京。


(一) 中京至上京——第一次途经奚营


  天会六年(1128年)三月二十六日,二帝一行又由中京出发,迁往更北的通塞州。金之通塞州,即辽之通州,即今四平市一面城古城。据伪满时《梨树县志甲编地理、卷4、祠庙古迹、古城》:“一面城,在县南四平街新市场,城为四面,各约一里余,高有三尺,宽约丈余……形迹已平,故地不复存矣。”


  七月,“以宋二庶人赴上京”。1根据粘罕建议,金太宗命令在通塞州的徽、钦二帝及1300余人迁往金上京(今哈尔滨市阿城市白城)。七月二十三日启程,中途路经信州(今公主岭市秦家屯古城)、隆州(今农安县北万金塔古城)、嗢热国(今农安县红石垒古城),过涑流水(拉林河)句古孛董寨(黑龙江省双城市单城子金钱屯子城)、会宁二铺(双城市青岭乡万解古城)。于天会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到达上京。


  天会六年“八月,丁丑,以宋二庶人素服见太祖庙,遂入见于乾元殿。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即在八月二十四日,金人举行献俘仪式,徽、钦二帝在乾元殿叩见了金太宗,行牵羊礼,祭阿骨打陵。


  此次迁移,史料虽然没有经过奚营的记载,但从通塞州(四平一面城)出发北行,必然经过九百奚营(偏脸城)。


(二) 上京至韩州——第二次途经奚营


  徽、钦二帝在金上京住了两个多月,于天会“六年十月戊寅,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韩州”。2《呻吟语笺证》记载:“十二月二十六日,二帝抵韩州。”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记载:“韩州在辽金两代三迁其治所。州治最初所在及第一次迁至白塔寨,均无考。第二次迁至今八面城,附部柳河县……韩州第三次徙治于九百奚营……奚营遗址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城北八里许之偏脸城。”据考证韩州第三次迁徙至偏脸城当在1150年。徽、钦二帝从上京迁至韩州,应为韩州二迁之地,即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


  在徽、钦二帝一行自上京迁往韩州的同时,金帝又命令住在燕京的晋康郡王赵孝骞等900余人也迁往韩州。当时十二月双方回合后,到达韩州的总人数约2200余人,自此他们过起自耕自种生活。


  此次从上京南迁,当与北迁上京路线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由信州经九百奚营至韩州。


(三) 韩州至五国城——第三次途经奚营


  天会八年(l130年)七月,“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1。宋代文献也有同样记载:“建炎四年秋七月乙卯,是日,二帝自韩州移居五国城。五国城者,在金国所都西楼之东北千里。”一行于七月十五日自韩州出发,经信州先到乌惹泰(即嗢热国,辽滨州),九百奚营处于韩州、信州中间,位于韩州去信州必经之路。乌惹泰位于伊通河注入混同江(第二松花江)处,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二帝在此改乘船沿混同江西北行,过嫩江进入松花江主航道,向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航行。


  史料载,二帝一行2000余人沿松花江而下五国城。船行至半路,东路都统习古乃传达金帝之令,命二帝一行去五国城人员减员。徽宗再三哀求,方允许宗室晋康郡王赵孝骞、义和郡王有奕等6人,及二帝的嫔妃约140人去五国城,其余千人移居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而以内侍黎安国等千人移居咸州。徽、钦二帝一行人于庚戌中元(七月十五日)出发,行程46天,于九月二日到达五国城。


二、 从当时南北往来路线看徽、钦二帝路经奚营的必然性


  偏脸城始建于辽代,为九百奚营。九百奚营是辽朝统治下的军事与行政结合机构。九百奚营存续的确切时间虽无考,但可推测。奚营之地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时(982年—1031年)设立,辽灭亡时间为1125年,那么,九百奚营存续的年代在982年—1125年之内。金灭辽后,九百奚营并没有废弃,称“合叔孛董”。从古城附近出土的一面刻有“咸平府黑千户”边款的双龙铜镜来看,这里设置有“猛安谋克”。所谓“猛安谋克”,最初是女真战时的军事组织单位,平时称“勃董”。“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百夫长也”,亦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阿骨打“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吏之法”,“居止处,皆不在州县,筑寨村落间,千户、百户虽设官府亦在其内”。可见,“猛安谋克”这时已发展成为军事与行政相结合的地方统治机构,且独立于州县之外,并有自己的城寨。


  九百奚营故地,不论是辽代还是金代都是扼宋金(辽)来往之要道。金代 “燕京”(今之北京)至咸平府(今开原县城)经信州(今怀德县秦家屯古城)、济州(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到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的必经九百奚营之驿。


  宋人许亢宗的《奉使行程录》、洪皓的《松漠纪闻》、张棣的《金虏图经》中,都曾提到路过九百奚营。


  宋人洪皓被金扣留,流放到“冷山”(黑龙江省五常县内)。洪皓被释放后,就是从这条驿道返回燕京,见洪皓著《松漠纪闻》一书42页……五十里至木阿铺(梨树县小城子镇);五十里至没瓦铺(梨树县泉眼岭乡玻璃城子);五十里至奚营西(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偏脸城古城);四十五里至杨柏店(梨树县喇嘛甸镇彭家窝堡村后城古城);四十五里至夹道店(辽宁省昌图县四合乡四合屯古城);五十里至安州南铺(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乡古城)……这条由上京至燕京古驿道,明、清两代沿用。


  《四平文化史略》“辽金时的交通文化”章节,根据以上资料,记述整理上京会宁至燕京路线如下:上京会宁府——(30里)会宁头铺(阿城县杨树乡二白屯古城)——(45里)会宁第二铺——……济州(农安古城)——……信州(怀德县秦家屯古城)——(40里)木阿铺(梨树县小城子乡屯内)——(45里)没瓦铺(梨树县泉眼岭乡南岗子遗址)——(45里)奚营(梨树县城北10里的偏脸城)——(45里)杨柏店(通州 四平市内一面城)——(50里)夹道店(辽宁省昌图县鴜鹭树镇四合屯古城)——(40里)安州南铺(昌图县城北40里的四面城)——(50里)宿州北铺(昌图县南20里的马仲河古城)——(30里)咸州南铺(开原老城镇)……沈州(沈阳)……迁州(山海关)……燕京(北京)。

金人王寂就辽东路刑狱任时曾路过韩州(九百奚营 俗称偏脸城),在他的《辽东行部志》中,记述了韩州迁徙的始末:“韩州,辽圣宗时并三河、榆河二州为韩州。……故城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迁白塔寨,后为辽水所侵,移迁今柳河县。又以州非冲涂(途),即徙于旧九百奚营,即今所治也。” 由此也佐证,九百奚营为“冲途”,即正设在要路上。

由于九百奚营地理位置的重要,金朝于天会年间三次来往徙居的宋徽、钦二帝,当经过此地。


三、 从后世发掘遗物看徽、钦二帝路经奚营的确定性


  徽钦二帝三次往来中京至上京、上京至韩州、韩州至五国城,人员有1300~2000人之多,一行人车辎重粮草逶迤而行,一路难免遗留人员、物品。


  2003年,在偏脸城古城南侧昭苏太河老河床处,两位当地农民在挖沙子时发现一件“大晟”编钟。此编钟为椭圆形,正面中间铸有阴刻篆体“大晟”二字。经专家鉴定,此编钟由青铜铸造,铜质精纯,形式古雅,铜钟通体铸蟠虺纹。口径最宽处19厘米,扁处13厘米。背面正中铸有阴刻篆体“太簇中声”四字。据专家分析认定此件编钟是宋徽宗所制新乐“大晟乐”里的编钟之一。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分两路南侵,汴京吃紧,“大晟府”也在这时被裁撤。靖康二年景钟大乐同徽钦二帝及他们的宗族,以及北宋王朝历代搜刮聚积的珍宝财物、法器文物皆被金人掠走。“大晟编钟”大概就是此时被金人所掠的大晟乐器中的一件。金人所掠运的法器、文物数量巨大,分装2050辆大车,由汴京运抵燕京。这些财物,一半赏给从军将士,一部分放于燕京官库,还有一些运往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该编钟应为北迁遗落之物。


  1983年在偏脸城出土了一方“京东东路保甲司勾当公事官朱记”铜印。解读一下,“京东东路”是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处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的东部,包括一府(济南府)七州,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的大部。“保甲司勾当”是地方武装,官职相当于武装部长或军区司令之类的职务吧,后来随着战争局势的演变,汴京被金攻陷,金大肆掳掠,京东东路亦在所难免。若不是金押掠俘虏路过此地遗留至偏脸城的,又作何解释呢?


  这两件物什当可佐证徽、钦二帝一行徙居北国途经九百奚营(偏脸城)。



- 方志吉林 -
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

【微信号:fangzhijil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