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上京

 文化龙乡 2020-12-25

      金上京—长春州、泰州—古北口—燕京

 

    春、泰两州为金袭辽治,“春”指长春州(《辽史》《金史》多省称春州,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自治县八郎镇北上台子村“塔虎城遗址”),“泰”指泰州(今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古城村“城四家子古城遗址”)。据《金史·太宗纪》,大金在定鼎金源霸业,攻下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宣武区)两年后,即天会二年(1124年),开始在全境大规模置驿,“正月丁丑,始自京师(金上京会宁府)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驿”,同年闰三月,又“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把上京与春、泰之间置驿,视为上京与南京之间置驿同等重要,表明此线驿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置驿上京、春、泰一线,具有政治、军事、捺钵,及延伸交通多方面的功能。第一,辽代泰州、长春州,既为重要州治,又是军事要地,交通发达,是传统的女真与契丹往来常由之路。金袭辽制,同样需要构建上京、春、泰之间的交通,并与辽代捺钵道对接,连成一线。第二,“春水秋山”(同辽之冬夏捺钵)的需要,虽然所去地方已与契丹人有别,却仍须使用此线站道通行。第三,通达辽代中京、上京,和契丹故地。第四,其延长线通过辽中京、古北口或卢龙塞,延长线进入辽河平原,又可歧路为二,其一,为通过卢龙塞(喜峰口或松亭关),或古北口翻越燕山,到达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

 

   《金史·海陵纪》记有经行此线的重要历史事件。“天德四年(1152年)二月戊子,次泰州。四月壬辰,上自泰州如凉陉。九月甲午,次中京。贞元元年二月庚申,上自中京如燕京。三月辛亥,上至燕京。”这段史载告诉我们的信息是,海陵王经由此线,往行春水之地凉陉(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闪电河乡),到达辽代中京城,转行燕京。

  

    本线驿路文献资料,几乎仅限于“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这样一段孤句,除驿路起讫地名是明确的,而路途站道则是一个空白,以致上京至春、泰之间,及其延长线上京会宁府——古北口——燕京路线站道完整资料,迄今无法补遗。加之金源内陆的松花江右岸金代古城众多,几近鸡犬相闻,疑似问题不少,对道路更进一步的标注,特别在今地对照这一环节上,是一难点。学界对本线驿路站道的考释,多采用确定起讫点坐标,引证古道沿革,以古城遗址勾连,笼统概述的方法。本文亦如是勾画此线驿路的大致轮廓。如金上京会宁府至济州路段,以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以下简称《行程录》)参照、比定;济州至辽中京路段,以古城遗址参照、比定;辽中京至燕京路段,以辽代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原驿路旧线,则多以宋代纪行资料参照、比定。由此,取材不同,难能兼顾,故分三段叙述。

           

    一、上京、春、泰之间路段

 

    《哈尔滨史志》概述上京——泰州,“自上京会宁始,西南行30里至会宁头铺,由此西行16里至阿(城)双(城)交界,再西行经双城公正乡元宝古城、杏山乡双合屯古城、唐家崴子古城,过今拉林河进入吉林省界,经扶余县旧伯都纳古城过今第二松花江,经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他虎城、大安县二龙山古城,至洮南县程四家子古城,再北行过洮儿河,至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行至泰州(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全程1120里。”分述、图示如下:  

  金上京—长春州、泰州—古北口—燕京

   

   上京会宁府 冒离纳钵 上京会宁府城外驿,袭用契丹语“冒离纳钵”,汉译为“馆”。上京会宁府南十余里,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双丰街道双兰村新民屯(原称官屯)。[夹注:据考,“官屯”为女真语音译、简写,今改称“新民屯”,索然无味,又历史地名被无端清除。]驿馆专为接待使臣和贵宾而设,周边包括大金皇帝祭天的行在,古籍记为“皇武殿”,世宗展筑,有殿址遗迹可考。《金史·地理志》,“有皇武殿,击球、校射之所也。”又有“祭天坛”,在皇武殿东南三里,大土阜仍存,远眺如山隆起,其上建筑遗迹无存。《行程录》记述馆之景况,“馆惟茅舍三十余间,墙壁全密,堂室如奕幕,寝榻皆土床,铺厚毡褥,及锦绣貂鼠被、大枕头等。以女真兵数十,佩刀、执弓矢,守护甚严”。
 

    冒离纳钵西南行三十里至会宁头铺。

     

    第一站 蒲挞寨 会宁头铺 今哈尔滨市阿城区杨树乡翻身村二白屯古城。由此西行十六里至阿(城)双(城)交界,再西行。

   

   《松漠纪闻》记,自会宁头铺「四十五里至第二铺。」前条亦云,达河寨即应为会宁第二铺,则蒲挞寨亦当即会宁头铺。由于即达上京,故「金使前来排办祗候」。

 

    古城遗址连线上的古城分布:        

    金上京—长春州、泰州—古北口—燕京

 

    第二站 元宝城古城  今哈尔滨-双城市公正乡民旺村,西南200米处,因水土流失,城垣形似元宝得名。

  

    民旺村西南200米耕地中,元宝城四面城墙大部分残缺,仅剩约50米,被挖过的城墙黄土裸露出来,城墙的高度不足2米。护城河变成耕地。据文物部门1981年的勘察,古城周长约1480米,夯土板筑。西、南墙残高约1至2米,城墙的建筑特点系东、北墙已受到严重破坏,四面城墙各有3个马面。城外有护城壕。

  

    1981年古城北端出土一口金代铁锅,内盛一百多斤铜钱,有唐代“开元通宝”、北宋“崇宁重宝”、“熙宁通宝”、“元丰通宝”等30多种古钱币。古城还出土一把铁釜,铸铁制成的,其口径73厘米,高38厘米,直口鼓腹圆底,口沿间有七道浅弦纹环绕,铁釜锈蚀严重,但比较完整。

    

    第三站  双合古城 今哈尔滨-双城市杏山镇双合村马镫烧锅屯古城。

 

    第四站  唐家崴子古城 今哈尔滨-双城市万隆乡唐家崴子古城。过拉林河进入吉林省界。

 

    第五站 宁江州-伯都讷古城  今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伯都村“伯都讷古城遗址”。

    

    第六站 长春州-塔虎城  辽长春州治,金初袭辽制仍名长春州,今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镇北上台子村“塔虎城”,查干湖东。城垣周长十里。在辽金古城遗址中,属标准的州治规模。承安三年(1198年)复置泰州于长春县,史称新泰州。

 

     金上京—长春州、泰州—古北口—燕京

 

      金人“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并循辽人故事”。金史记录的海陵迁中都(今北京)之前“捺钵”之地,是滦河南岸凉陉(河北省沽源县)、再北金莲川、和鸭子河爻剌(上京宜春县,今吉林省扶余县东南小城子古城有混同江行宫)。在凉陉建有驻夏行宫景明宫,在爻剌建有天开殿。凉陉、金莲川契丹语“旺国崖”,是传统的夏捺钵地。爻剌距辽代春捺钵地鱼儿濼相去不远,鱼儿濼处鸭子河上游,长春州和泰州之间。金朝的捺钵之制,“春山”“秋水”“驻夏”,行宫成为处理国事的重要场所。天眷二年(1139年),金与北宋“绍兴和议”也是在爻剌春水行宫签订的。

 

     据《金史·熙宗纪》,天眷元年(1138年)“二月壬戌,上如爻剌春水。乙丑,幸天开殿”。壬戌自上京会宁府出发,乙丑到达爻剌、天开殿,行程三天,与宜春县的位置远近颇相宜。

   

    《武经总要》记,“信州,唐天后时置州,以处契丹失活部落,隶营州都督,明年迁于青山州安置。今契丹建为彰胜军。东南北三面,至生女真界各三十里,西至逆流河七十里,东南至长春州百二十里,北至黑水河三十里,地有黄龙县(渤海国地,今虏中号黄龙府,自云高祖射黄龙之所,夸词也)。”

 

    第七站 二龙山古城  今吉林省白城-大安市联合乡二龙山村-前二龙山屯南八十米。

 

    金善屯古城  今吉林省白城-大安市两家子镇同兴村金善屯南三里。

 

    第八站 新荒古城 今吉林省白城-大安市安广镇(原新荒乡并入安广镇)屯南五十米。

 

    古城屯古城  今吉林省白城-大安市古城乡古城屯屯内。

    

    第九站 泰州-城四家子古城 即辽泰州治,金初袭辽制,仍名泰州,今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古城村“城四家子古城”。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罢之,即撤消泰州治,承安三年(1198年)复置泰州于长春县(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自治县八郎乡北上台子村塔虎城),并金初袭辽泰州降为金安县,隶焉,史称旧泰州。

 

     金上京—长春州、泰州—古北口—燕京

 

                                                       古城发掘区全图

      

    前引《金史·太宗纪》,所涉及的重要地名,包括“南京”在内,全部使用辽代地名,因此“长春州”和“泰州”也只能是辽代长春州和泰州,不与后世相沿地名相混。今阿城区金上京博物馆展厅内,有金上京——金中京驿路图,将金泰州标注在今泰来县塔子城位置上,错矣。

      

    二、春、泰之间至辽季上京临潢府路段

 

    以今地对照,契丹人春捺钵所行路线,是从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上京临潢府”出发,由乌尔吉木伦河左岸转右岸,东行到阿鲁科尔沁旗和乌力吉木仁,再北上到突泉双城辽古城,然后沿洮儿河到程四家子古城,最后来到查干湖西南(现乾安县境内)

 

    双城子古城  今内蒙古突泉县宝石镇宝城村双城屯双城子古城。双城子古城包括内外两城,南墙正中城门与外城相连。内城有角楼四,城墙每隔百米另筑镝楼,军事城堡色彩鲜明,

   

    境内金界壕又称金长城,筑于高山脚下或山腰间,如遇浅山则婉伏其上,壕堑在外,堤墙在内,墙壕并列。多就地取材,夯土筑实,每隔百米建有烽火台以便了望和传递信息。整体布局体现出山岗处较代矮、平原处较高大的独特风格。金界壕工程浩大,至今轮廓完整,雄风不减,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突泉县崇山峻岭之中。

 

    吐列毛杜古城   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乡所在地村古城。古城地处大兴安岭东恻。吐列毛杜古城即坐落在河谷平原的北侧。金代,霍林河是泰州(吉林前郭县他虎城)与临湟府(林东镇波罗城)界河。金初,吐列毛杜古城一带是契丹旧部敌烈人的牧场,也有一部分汉人、奚人、渤海人杂处。吐列毛杜古城址地处要冲,是金代东北方的重镇。此要塞位于霍林河谷北侧,后面有山,西北面是金界壕。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之西,横穿大兴安岭后流经于此。流经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霍林河,在吐列毛杜一带把大兴安岭拦腰斩断,形成沟通内蒙古高原与松嫩平原的交通要道。霍林河是泰州与临潢府的界河,吐列毛杜古城一带地属泰州,军事上归东北路招讨司管辖。由于战略形势的需要,因在城内设乌古敌烈统军司,及升格为乌古敌烈招讨司。

 

    在金代,。吐列毛杜古城一带地属泰州,军事上归东北路招讨司。金天会二年,乌古、敌烈两部内徙,被安置在城东15公里的庞葛城(今车家营子)。这时,蒙古军队已开始向南进,随战局变化,招讨司迁到泰州后不久又落脚至金山(今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前公主陵)。 

 

 

金上京鈥敵ご褐荨⑻┲葩敼疟笨阝斞嗑

  

    在承安以前兴筑的界壕边堡,沿线配置的望台、戍堡、关隘和边堡都有较完整配套,尤其是东北路、临潢府边境地带。西行到乌力吉木仁和阿鲁科尔沁旗,尔吉木伦河右岸转左岸

  

    三、上京临潢府、辽中京至燕京路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