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澶渊之盟”,前契丹劫掠的大批汉人,这些汉人后来怎么样了?

 昵称55301288 2019-03-24

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辽代本是契丹在我国北方建立的政权。长期生活在东北的契丹人,一直熟悉着氏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力慢慢地有所提高,特别是契丹人民在和汉民族的接触中,吸收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加速了契丹社会本身的发展。

直到契丹政权,在我国北方出现了。然后契丹政权改称为“辽”辽建立后,便不断发兵南下,讨扰中原,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辽代的宦宫,许多就是战争中从南方俘获的汉人。主继恩,棣州人。公元1004年,辽承天后、圣宗领兵二十万,经保定二州南下,直驱澶州,威胁宋朝都城汴京。由于末朝军民的坚决抵抗,双方在澶州城下订立了“澶渊之盟”,契丹军队北撤。

在北归的路上,契丹贵族俘虏了大批汉人。承天后把所俘获汉人中十岁以下,容貌清秀的一百来人,再回京城,全部施以宫刑,服侍宫中。王继恩就是这次被俘至契丹的。王继恩自小聪明伶俐,深得承天后的喜爱。伴随年岁的增长,他特别酷爱读书,一得到朝廷赏賜,就全部用来买书,他的书多达万卷,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随身带着书,早晚“诵读不倦”王继恩被俘至上京时,还不及十岁。

也就是说,他的童年是在汉人中间渡过的,少年时期却生活在契丹人中。这就使王继恩既晓汉语,也通契丹语,于是成为辽宋交骋中的天然使节。每当宋朝使节来到上京,朝廷便任命他充任宣赐使(一种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职务),负责和宋朝使节进行交涉。朝廷对王继恩很信任,授予他极大的权力。王继恩利用朝廷对他的信任,每次奉命交涉,总是暗地里尽量使辽、宋二朝趋于和睦。

在辽、宋之间所实现的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中,他的功迹是不可埋没的。辽代见于记载的另一名宦官是赵安仁。赵安仁,字小喜,深州乐寿人。和王继恩一样,赵安仁也自幼被俘掠到了上京,时间大约和王继恩同时,即承天后南侵北返时。赵安仁被俘到上京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南方,希望回归自己的家园,辽圣宗。开泰八年,赵安仁和一个叫李胜哥的汉人一起逃出上京,准备越境回乡。

但是,这次南奔没有成功,他被辽的巡逻兵抓住了。幸好朝廷念他思乡甚切,其情可悯,破例没有杀他,令他仍服侍宫中。此时,宫内已酝酿着一场后妃之争。辽圣宗的皇后齐天后曾生有二子,但都早天了。宫人瓣斤生下了后来的辽兴宗,由齐天后收养,耨斤因此封为元妃,即后来的钦哀后,元妃不满齐天后位高于己,又夺走了自己的几子,因此,时刻图谋篡皇后之位,于是,便叫赵安仁窺伺齐天后的动静。

当时,齐天后正威势赫赫。赵安仁害怕遭祸,再次谋划南逃。事情很快为齐天后觉察,齐天后对赵安仁三番五次打算南逃非常气愤,决定杀掉他。钦哀后出面相救,无济于事。事情传到圣宗耳中,圣宗又出面搭救,说:“小喜的父母兄弟都在南朝,每一想起,就神魂不定。今天因为思念亲人,冒死南逃,也是孝子的一片赤心,实在是可怜悯的!”于是,赵安仁再次得到了赦免。

辽兴宗即位后,钦哀后通过发动宫廷政变,夺权听政,之后,她又密谋准备废掉兴宗,另立少子重元。可重元却把钦哀后的阴谋告诉了兴宗。兴宗立即与赵安仁商议,把钦哀后迁到了庆州守陵,夺回了政权。同时,兴宗授予安仁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自己牢牢把握了宫内大权,朝政重新稳定下来。后来兴宗实在太思念母亲,亲自到庆州接回了钦哀后。钦哀后见了赵安仁,责骂他,赵安仁惶然低头不语。

讲到这里,赵安仁也许是惧怕钦哀后的报复,或者是其它原因此后就消失了。所以后人在谈到王继恩与赵安仁时,认为朝廷给予二人的恩宠太重。实际上,无论和前代还是后代相比,王、赵二人都不过是很一般的宦官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