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别人越努力越幸运,而你越努力越焦虑?...

 无怨无悔fduwan 2017-05-27

文 | 鲍艾乐

如今“丧文化”特别流行,“永远丧,永远心怀绝望”“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会很轻松哦”“每天努力一点点,是不是感觉离梦想更远了呢”……这些话常常被现在的年轻人挂在嘴边。

可你还真别觉得这只是个搞笑段子而已。现实中的确存在一种焦虑,叫“努力型焦虑”。他们焦虑的原因恰恰是因为自己足够努力,但自己所处的境况却没有明显的好转,或者说,看不到明显的好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别人越努力越幸运,而你却越努力越焦虑?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4点。

第一,没有清晰且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二,缺少持续而又直接的反馈。

第三,缺少交流。

第四,持续拖延。

先说第一点,没有清晰且切实可行的目标。切实可行的目标,就是细化到每天都非常好执行的目标。比如,我有个迫切渴望拥有健美身材的朋友,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八块腹肌”的小目标。他开始特别在意体重的变化,并给自己制订了“长跑”“减脂”“增肌”等系列目标。然而,他工作也比较忙,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健身房,偶尔想起来这事儿才去锻炼一下。三个月过去了,小目标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很多时候的焦虑就是因为目标过于暧昧含糊,如果能将它们拆解为一些清晰且切实可行的小动作,你会发现实行起来更加容易。比如,将“长跑”改为“每天微信步数超过10000步”,是不是更实际?比如,将“减脂”改为“每天吃老婆做的减肥餐,热量不得超过500大卡”,是不是更容易?再比如,将“增肌”改为“睡前卷腹运动30组”“每周一次健身房私教课”,是不是目标更加清晰呢?

工作、学习也是一样。“一年完成2000万元的业绩”,不如改为“每个月我要见两个客户”;“两个月达到雅思7分”不如改为“每天我要背100个单词,完成一套真题”。

相信我,一旦有了清晰且切实可行的目标,你的行动力会更强,你对于这个目标的完成也会更加自信。

第二点,缺少持续而又直接的反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学习半小时就困、上班两小时就累,玩游戏却能六七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一动不动?在一个没有惩罚也没有监督的环境下,我们做不到每天6点起床,但却能在公会PK或者打副本时准时上线?

根本原因就是游戏设置了实时反馈与奖励系统。你杀一个怪就能立马爆出一个装备;你每升一级,就能开启一个新技能;你每次公会PK或者多人对战,结束后还有一个全平台战斗力排行榜,告诉你的实力水平……所有的目标、达成途径,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面前,并且持续不断地反馈给你看进度条,这就是这么多人能够坚持甚至沉迷于游戏的原因。

所以,在设定完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之后,一定要设立一个持续的反馈机制。如果你能设立可执行的目标并且能持续获得反馈,基本上90%的可能都不会焦虑。

第三点,缺少交流。不知你是否发现,在一个团队里,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似乎也不是那么痛苦;而如果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只有你一个人,似乎路途就显得漫长得多。比较常见的是,在健身减肥这件事上,几个人坚持下来的成功率远远高于自己一个人减肥。原因就在于,缺少陪伴与交流。

人的能量是这样的,当你把变坏的感觉和情绪内化,让自己一个人承受和承担时,你迟早会崩溃。有人说,“孤独就像一种残疾”,其实,孤独更是焦虑的催化器。我们要学会找到情绪的出口,比如,一个可以交流的导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或者支持你的家人,他们都是你最好的陪伴者与交流者。

第四点,持续拖延。拖延只会带来一种“努力”的假象,但却会加剧“焦虑”的事实。

99%的人都有过因为拖延症犯了,在deadline前熬夜赶论文、改方案的悲惨经历。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拖延症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每当你遇到相对困难或者麻烦的事情,需要跳出舒适区,经历一定程度的痛苦努力才能做到时,拖延症就会自动开启,以保护你舒适的心理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拖延症最让人焦虑的往往不是他人给予的有deadline的任务,而是那些自己制订的没有deadline的计划,比如“年度计划”、学习一门语言或者技术、处理好与父母或恋人的感情,等等。因为前者只是一时的拖延,而后者是持续的拖延,焦虑也会随着没有期限的拖延而毫无止境地蔓延下去。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对主人公孙少平的描写:

“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这也是我最后想说的,对于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焦虑注定是一种伴随我们终身的情绪,可能我们要做的不是彻底摆脱它,而是不要让它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适当的焦虑,是有益无害的,因为它也在提醒你:我还没放弃,我还在拼搏。

很多人也都在想,都在问,我能否控制焦虑?

当然可以。而方法只有一个:持续自我迭代,终身学习。

人的状态可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克服焦虑,实现成长并进一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办法,唯有脱离舒适区,并且保持在学习区之中。处于这样的状态,也就一定是在不停迭代认知和技能。

《学习区:个人高效成长8分钟》就是希望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下,帮你准确找到精进的方向,并提供以下三点的内容:

首先,有效。每个具体的你,都有着众多具体的问题,亟待解决。精进的核心也在于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会提供众多的具体化场景,并给你方法论层面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来自于我自己,也来自于众多互联网圈CXO级别的反思与总结。相信这些经过实践检验过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案,是你可以拿去即用的高效信息。

其次,有趣。处于焦虑中的你,最容易排斥的就是大道理。在《学习区》这款小产品中,我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些逗逼、有些奇葩,相信你会喜欢。

第三,不跟随。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犹豫:一件事儿,自己是一个想法;而好心的朋友们是另外一个想法。他们人多势众,言之凿凿,你在坚持与顺从之间不停摇摆?我自己就多次拒绝过这种好心的提醒,并深知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可贵。因此,我给你的行动指南,是我认为对的,是否适合你,还需要你自己去思考。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思有一句名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你渴望成功,成为佼佼者;

如果你希望少走弯路,借鉴成功者的智慧;

如果你遇到问题,希望有人给予你建议——

请选择在《学习区:个人高效成长8分钟》一起成长。这个课堂,让大家只花8分钟的时间,找到学习区的入口,得到已经验证的有效技能,并带领大家在学习区日益精进。

_________

精品推荐

有趣、有料、不跟随的成长指南

每周3期音频课堂

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伴随你从一无所有走向你年薪百万

扫描二维码试听订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