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都没弄懂,你就敢用甘草?

 Wxb逆风飞扬 2017-05-28

如果您喜欢传统文化、中医与香道,请点击关注尘根香道。


导读:

做到心中无病才是真中医?

甘草的性味如何理解?

甘草为什么能解毒?

吃药的正确方式

甘草的功效略说


这些都没弄懂,你就敢用甘草?


心为离(?)卦,中虚为明

搞中医需要做到心中无病,理解“无病”这两个字,才算是入门。有一个具体的病名那就着相了,对着病名开方那更是大错特错。今天,以甘草为引,介绍一下中医的基本常识。

常抓中药的人会经常在处方上看到甘草这味药,为何?先从甘草的性味来说。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上品药120味,上品药无毒,久服轻身。

甘草何以能位列《神农本草经》上品?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味甘平如何理解

甘草的味道是甜的,甘味入脾;颜色是黄的,黄色是大地的颜色,脾属土;还有一个性平,是指它的寒热温凉之性,平就是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因此甘草无论从颜色、味道还是药性上来说都是中正和平的,有大地包容万物之像。

甘草主入脾胃。大家看《伤寒论》就知道,甘草能助胃气,同时也能中和其他药的药性,因此甘草又有“药中阁老”之称。

在《伤寒论》中,甘草、大枣、芍药、人参这些都是滋补的药,经方中所谓的滋补就是滋养脾胃的东西,而不是日常我们所认为的大鱼大肉、熊掌、鱼翅这些东西,切勿自误。

甘草何以解百毒

毫不起眼的甘草为什么能解毒,这还是要从它的性来看,上面说了甘草有大地包容万物之象,我们把各种垃圾都扔到大地中,而大地却默默承受一切,毫无怨言,反而从大地下为我们生出万物。

甘草正因为具有大地之象,所以才有解毒之功。人生病后大多数情况下,脾胃功能就弱了,吃进去的食物不容易及时消化,这些食物长期停留在体内就会变质,用甘草的意思就是缓解这些坏死食物给我们造成的不良影响。

当然这只是用到甘草的其中一层意思,经方用药之妙,对天地、阴阳、人体的理解真是妙到毫巅,令人叹为观止。只有真正把易经、内经、伤寒、金匮弄通以后,才能理解“不为良医,则为良相”这句话的意思。

这些都没弄懂,你就敢用甘草?

别人家的中医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听某人说他吃了中药后效果很好,自己吃后为什么效果甚微,排除药不对症的因素,其实还与煮药、吃药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煮药的次数

一般人煮药都会煮二至三次,这样其实不好,煮一次就好了,一次以后其实药性已经改变。

煮药的时间

中药用水煮的话就叫汤剂,针对不同的症状,煮药的时间其实是不一样的。入上焦或者是解表的药煮的时间就短一些,一般20分钟左右就好了;入中焦的药,煮的时间就稍长一些,差不多三四十分钟;下焦的药呢,煮大概一个小时左右。

什么是三焦?最通俗的说法是: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

引用《难经》三十一难的说法:“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

这些都没弄懂,你就敢用甘草?

吃药的学问

要煮好后,怎么吃也决定了药效。以《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为例,原文有一条: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就是说“桂枝汤”喝下去以后,应该接着喝一碗热粥下去,胃里面有东西才能把汗发出来。还要注意,喝完药以后最好盖好被子睡一会儿,等汗出来后,体内的病邪就会随着汗液排出。按这种方法医感冒,的确是药到病除。这里只是为了说明吃药的方法,不是说桂枝汤就是治感冒,或者感冒只能用桂枝汤,就像本文开头说的有一个具体的病名,那就不是真正的中医。

甘草的功效略说

1、用于心气虚、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3、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4、用于气喘咳嗽。

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以上只是建议,身体不适的话请到正规医院及时就医。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你的好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