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发现很多假药在纯中药和保健品的伪装下开始肆虐。如果糖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不仅会延误病情,而且有可能出现一些严重的后果,例如新闻报道的糖脂宁胶囊非法添加格列苯脲,造成一人低血糖死亡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梳理了相关的害人产品的脉络,并请医学专家进行解释和说明,防止更多人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们上当。 从“经济实惠”的格列苯脲说起! 附录假药名单(根据各地卫计委的通告)
一是价便宜,经济实惠,几块钱可以买到100片,大大降低制售假药的成本。 二是因为降糖效果明显,一般吃完以后会迅速降低血糖。给人一种“神奇”的甚至是糖尿病被治愈的错觉。 但危害是:格列本脲药物持续的时间达24小时,全部排出约需5天左右的时间。药效长,其累积效应更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发现与抢救不及时可致死。 格列苯脲也是一款在正在被淘汰的一种降糖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可能还会买到)。很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医生给糖尿病患者开具此类处方。 在某些中成药里面还会有添加优降糖,比如消渴丸,其实每10粒消渴丸里面就有1粒优降糖,也就是说它相当于把优降糖的剂量更加细化。 这样的话,引起低血糖的风险要比单纯吃2.5毫克优降糖的风险要小得多。 消渴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药,它在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糖友如使用不当和其他药物叠加或者饮食不及时也会引起可怕的低血糖。 那些披着“羊皮”的“狼” 一些披着所谓的中药或者是保健品或者“食品级的植物营养素”的“假药”往往利用患者对糖尿病和西药的恐惧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经糖顾问梳理一般这些“产品”的忽悠口号是有三种: 1.“无任何毒副作用”:很多“非药物”的产品会宣称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是“纯中药”、“保健品”或者是“植物营养素”。利用的是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恐惧(西药的毒副作用是明确写在药品说明书里的)。 糖顾问支招: 正规的中药是或者是保健品是不会宣称也不会起到直接降糖效果的,正规的产品会讲具有一定的辅助和长期保健功能,但不可以替代药物。如果这么说的话,虽然不能直接降低血糖,但是这样的产品反而可以放心使用。 反之如果这款产品宣称不是药但是起到直接降糖效果了的话,请马上停止使用,以免出现危险和更大的身体损害。 2.帮你摆脱药物依赖:利用糖友长期用药的痛点,宣称这种产品可以摆脱药物依赖,避免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对胰岛功能的损害。 糖顾问支招: 凡是科学规律用药,其副作用比起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胰岛素诞生之前,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才能够勉强维持一段时间的生命。 胰岛素诞生以后,已经挽救了数千万糖友的生命。不然就不会有像李飞龙、钱浩生……等等40年以上的控糖明星了。 二甲双胍也是一样,自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使用历史,人类已经非常清楚他的优势、劣势,能够有效的掌控它的能量为人类所服务。(注:用药请务必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帮您“修复胰岛功能,激活胰岛细胞……” “帮您修复胰岛功能,激活胰岛细胞 ,化糖方、平糖方”及其令人向往,也是正好戳中糖友痛点的“卖点”。其实大部分都是在西药的作用下,暂时性的出现血糖迅速下降的情况。但并不是胰岛功能被修复,或者胰岛β细胞被激活。 否则,不仅我们平台会第一个报道,而且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早就以新闻的方式进行播报,发明这些产品的人也不用这么辛苦的去推销了。 糖顾问支招 糖尿病治疗首先从改变自己的认知开始,多学习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才不会被忽悠! 其次,科学的饮食是血糖控制的根本,饮食上在保证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合理摄入的基础上,增加膳食纤维的比例,可以有效的延缓血糖的吸收,减轻胰岛负担。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糖原的储存,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良好的睡眠和情绪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帮助血糖平稳的作用。否则再好的药物也无法发挥最大效果。 得了糖尿病不要着急寻求治疗捷径,改变生活方式才是根本,在此基础上科学用药保持血糖稳定利远远大于弊。 最后,接受糖尿病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和他和平共处,记住健康生活,最终忘记糖尿病,幸福快乐一生。 我们希望,每一个糖友都能够远离血糖困惑,重归精彩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