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行其道的广告摄影!

 天童老僧 2017-05-28

文/杨兴来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图形有很多是需要依靠摄影技术来实现的,以摄影为表现形式的平面广告是宣传商品的一种重要手段。摄影作为一种图解性的摄影,为平面广告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图形元素,而且展现了事物本身的真实性,有利于在广告和消费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广告和摄影的结合,使抽象的现代图形可以应用到广告商品的宣传表现之中,而且随着平面设计的创新于不断发展变革,通过摄影及广告设计的结合创新,广告内容的宣传,在平面二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中,互相影响渗透,相铺相成的摄影与平面广告,给受众带来了越来越震撼的视觉冲击效果。

摄影技术是一项绝妙的发明创造,如果没有这个媒介,视觉影像的记录、存留和传递,还得任然依靠最基本的绘画。所以说,当代社会中,我们周围的视觉传达,都是摄影技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方便。摄影的快捷性、准确性等简化了手工绘画繁复的技巧和过长的生产时间,使传播的速度和真实性更加贴近商业发展的需求。

真实物像眼见为实 -- 增强说服力

摄觉造型艺术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其特殊性就在于摄影师利用各类摄影器材与外部世界的一种对话。摄影是一种对客体的镜子般瞬间的保存,即借助摄影器材纪实功能。它是不可复制和不可改变的,这就是摄影的根本意义。它是瞬间的艺术,能记录下不可能重演的历史瞬间,能记录下稍纵既逝的瞬间生活片段,也就是说其拍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记录平面影像信息的过程。

运用摄影的技法,更有效率的去提高摄影作品的内在质量。这种做法不仅体现广告拍摄商品的真实性,体现其公信力,使广告产品更易受消费者信任,用文字语言去说明一个产品的特性,是无法完全证明它的可信性的,而摄影图片却能直观的表现出来。由于摄影的本质原理,摄影作品拥有真实可信的科学属性。当然,有些产品它的特点不是能看出来的,而是用摄影的方法表现出来。

视觉秒杀方便快捷 -- 突出商品优势

数字摄影的特性就是快捷、即拍即看。更先进的相机设置可供摄影师调整修改,这是因为有强大的备份功能,使及时修改功能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摄影是二维空间的设计表达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平面媒体,户外媒体,网络媒体等方向。数码相机的拍摄和观看可以一起进行,就少去了很多等待的时间,这一点是之前广告技术手段所不能比的。

摄影图像是一个无障碍的通用语言,不仅仅提高了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更能成功探索过程中试图捕捉视觉形象。设计工作始终是一种手段,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超现实的画面来表达一个新的形象,来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无论是海报或产品广告,广告的功能和目的的宣传非常重视快速,便捷。广告摄影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商业市场效率的需要,特别是在摄影图在电脑中的后期处理技术与应用。满足了商家“多”“快”“好”“省"需要和广告追求。

广告中摄影色彩的表现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从根本上说,广告其实只是利用了色彩对人心理的这种影响,来达到某种表意的目的。由于色彩予人的心理感受不同,一部融汇了自然色彩的广告片,实际上对观众而言是一个高度浓缩、瞬息变换的心理体验过程。然而,如果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色彩的话,恐怕我们永远都不能够再赏心悦目了,可见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广告中,有时候为了创意的需要,往往会把画面的色彩尽数去除,只给需要表达的部分加上夸张的单一色彩,在摄影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此类作品,在画面中,只有女主角的唇鲜艳欲滴,而画面中其它的部分全部变成了黑白颜色,在欣赏完作品之后,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就只有鲜艳的红唇。在广告中这一技巧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广告中摄影光线的表现

在摄影创作中,光线其实占据着比构图最重要的地位,构图是用来增加画面的美感,而光线则是负责刻画画面中主体的细节,如此,在一件作品中,构图再有独到之处,但是光线没有处理好,那么这件作品依然是失败的。所以说,在广告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光线运用是否得当是这个广告成败的关键。

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构图、布光、色彩三者地位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那么在摄像创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广告的拍摄过程中,对此类技巧的要求会更加的严格,在以上的论述中,广告中摄影技巧的应用言尽于此,但是,我们在摄像工作中要注意的并不只这三者那么简单,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运动的物质属性总要比静止物体属性来的复杂,在画面主体的运动中能够把握全局,在镜头的运动中仍能够使画面感觉保持最好的状态,拍出好的作品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① 本篇为 设计智造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