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献明帝拓跋寔的皇后—贺氏 贺氏,鲜卑族人,父亲贺野干是贺兰部东部大人。她年青时被选为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儿媳,嫁与拓跋寔。太和六年(371)8月4日(即七月甲戌(初七)),贺氏生儿子拓跋珪就出生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以北。拓跋珪降生之时,正是他的祖父拓跋什翼犍为代国的首领,而代国此时正面临危机。什翼犍不断采取措施推进联盟向国家的转变,引起联盟内部旧贵族势力的不满。就在拓跋珪出生前的几个月,什翼犍刚刚平息一场内乱。刺杀什翼犍的凶手长孙斤虽然被擒杀,但拓跋珪的父亲拓跋寔却在格斗中受伤丧生,所以拓跋珪是个遗腹子。此外,代国还受到外敌严重威胁。拓跋部的西方,在黄河西部的朔方一带有一支原为匈奴种的铁弗部落,骠悍凶猛。它对拓跋部频繁骚扰,是拓跋部的宿敌。三十年前,铁弗部被什翼犍击败,曾加入联盟,后转而依附前秦王苻坚。
太元十年(385)八月,独孤部再次发生内乱,刘库仁的儿子刘显杀死刘眷。刘显雄心勃勃,欲称雄代北。刘显把寄居在这里的拓跋珪看成是最大的隐患,于是,准备杀拓跋珪,商人王霸知道后,踩拓跋珪的脚进行暗示,拓跋圭急忙逃走。当时,刘显的弟弟刘亢泥之妻是拓跋珪的姑姑,便将此事告诉了贺氏。同时,刘显的谋主梁六眷是什翼犍的外甥,刘显的计划他全都知道,也暗中派其部人穆崇、奚牧告诉了拓跋珪。当晚,贺氏则去刘显处饮酒,并让拓跋珪带旧臣长孙犍、元他、罗结等投奔到贺兰部。第二天早晨,贺氏故意对刘显说:“吾诸子始皆在此,今尽亡失。汝等谁杀之”?刘显遂不急追,拓跋珪才得以脱险。拓跋圭依附其舅贺讷,贺讷见到拓跋珪后,惊喜道:“复国之后,当念老臣!”拓跋珪笑著回答:“诚如舅言,不敢忘也”。刘显此时怀疑梁六眷泄其谋,将其舍之。贺氏的从弟外朝大人贺悦举所部以奉率其部归附于拓跋珪,刘显怒,准备杀贺氏,贺氏逃到刘亢泥家,在神车中藏了三天,后刘亢泥向刘显求情,刘显才不再追究。不久,刘显部再生叛乱,原代国中部大人庾和辰在贺氏劝说下投奔了拓跋珪。
时值,贺讷弟贺染干见拓跋珪甚得众心,心中忌之,派其死党侯引七突去杀拓跋圭,代人尉古真知道后,通知拓跋珪,侯引七突遂不敢行动。贺染干怀疑尉古真泄其谋,将其抓捕审讯,并以两车轴夹其头,并伤其一目,尉古真依旧不承认,贺染干只好将其释放,并率兵包围拓跋珪,贺氏对贺染干说:“汝等今安所置我,而欲杀吾子也”?贺染干惭愧而走。 太元十一年(386)正月戊申,拓跋珪在云中盛乐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称王,建代国。同年四月,自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后来,拓跋珪占有今山西、河北地区。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十二月,拓跋珪在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与他的生母贺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追尊其父亲拓跋寔为献明皇帝,尊贺氏为太后。同年,贺氏另一个儿子秦王觚出使燕国,被燕主慕容垂留止,贺氏忧念成疾而死。葬于盛乐之金陵,谥献明皇后。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皇后——慕容氏 慕容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皇后,后燕惠愍皇帝慕容宝的四女,母亲孟氏。皇始元年(396),拓跋珪发动了对后燕的庞大攻势。皇始二年(397),后燕惠愍皇帝慕容宝放弃都城中山(今河北保定),逃到龙城(今辽宁朝阳市),慕容氏因没能和父亲慕容宝一起逃跑,在中山城陷落后被拓跋珪带回平城后宫。并做了拓跋珪的嫔妃。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历代皇妃之南北朝》